于底集(Yù Dǐ Ji)位于郊区于底村内。每逢农历三、八日为集,归郊区工商局西里工商所管理,设有集市管理委员会。
于底集历史悠久,据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刻本的《获鹿县志》记载,当时于底已是获鹿县有名的八大集镇之一(另有:城关、镇头、寺家庄、赵陵铺、铜冶、李村、尹村),可见,该集至少也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该集在解放前规模较大。牲口市在村内永安桥以西;猪市在桥以东;棉花市、粮糠市、木货市、禽蛋市、蔬菜、干鲜果品市按序分六行摆列在整个东西大街上。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后,集市暂停。
解放后,集市继续开放,1953年,1955年先后撤销了棉花市、牲口市。1958年至1960年集市暂时关闭。1961年恢复集市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商品交易活跃,成交数量很大。永安桥下的禽蛋市场热闹非风凡,春夏季节,每逢集日上市的鸡蛋达1,000至2,000斤之多,交易额1,800余元。戏楼前是猪市,1980年上市量4,500头,成交率80%,年交易额4万元。成交总额8万余元。
大家都顶啊
于底集历史悠久,据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刻本的《获鹿县志》记载,当时于底已是获鹿县有名的八大集镇之一(另有:城关、镇头、寺家庄、赵陵铺、铜冶、李村、尹村),可见,该集至少也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该集在解放前规模较大。牲口市在村内永安桥以西;猪市在桥以东;棉花市、粮糠市、木货市、禽蛋市、蔬菜、干鲜果品市按序分六行摆列在整个东西大街上。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后,集市暂停。
解放后,集市继续开放,1953年,1955年先后撤销了棉花市、牲口市。1958年至1960年集市暂时关闭。1961年恢复集市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商品交易活跃,成交数量很大。永安桥下的禽蛋市场热闹非风凡,春夏季节,每逢集日上市的鸡蛋达1,000至2,000斤之多,交易额1,800余元。戏楼前是猪市,1980年上市量4,500头,成交率80%,年交易额4万元。成交总额8万余元。
大家都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