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王瑶先生(王得后)
听说,我没有亲见,王瑶先生中年的时候还是西装革履,并且叼着烟斗的。
这是真的。大概是1988年吧,有一天晚上我们去拜访先生。临告别,先生让蕴如
师母拿出一套五张照片送给赵园和我,上面已经题好词。其中1961年的全身像,
就是笔挺的西服,乌黑的头发,而且特浓密。那张头像的轮廓,长长的脸,稍尖
的下巴,乍一看,像五十年代我们熟悉的一位苏联诗人。不过王先生的眼神是严
厉深邃的。但并不看着你,也不像在沉思,挺怪的。先生弥留的时候,不能说话,
写了许多要说的话,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的。有一段给大女儿超冰的,说:“我
苦于太清醒,分析了许多问题,自以为很深刻,但不必说,不如痴呆好!”我怀
疑“不必说”其实是“不能说”。对了,先生那照片上的眼神,就是冷冷的清醒
的专注的眼神,却又向内吸收自己的所见所思的样子。这些,自然是现在对着照
片的遐想。那天晚上双手接过照片,略一翻检,心情是别样的沉静,而且奇怪:
为什么现在送这一套照片呢,题好了词的?
我认识王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华发满颠,齿转黄黑”了。那是1976年,
“最高指示”创建“鲁迅研究室”的时期。李何林先生从天津南开大学调到北京,
出任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又指定从全国几个省市借调十几二十个
研究人员,而王先生内定为研究室副主任。莫明其妙的是,王先生就在北京,却
迟迟未能报到。我从天津来,反而捷足先登,竟是第一个。于是经常盼,经常念
叨:王先生怎么还不来呢?那时我们有政治局批准的八大研究课题,真所谓“极
其”繁重而且紧迫呵。
世事就是这样,隔岸观火,好像一切都明明白白简简单单似的;身在漩涡之
中,反而稀里胡涂,手足无措。分明有“红头文件”,而且“圈阅”了的,可王
先生就是调不来。一方“看来他们是不想‘放’,又不愿说‘不放’,因此拖拖
拉拉,不解决问题”。一方则只有天晓得。王先生有点尴尬,有点焦急,有点寂
寞。他在信里说:“我个人只能‘一切行动听指挥’。但‘拖’得太久也不好。
我希望文物局他们早点与北大商谈。估计北大现在是不会断然不放的。”又说:
“我的借调事据北大中文系总支说,已同意借调,但须对北大指导研究生工作有
所兼顾,实际上目前并无研究生,何时招考也说不定。我想鲁研室方面可以同意。
但究竟如何解决,则只有待领导安排而已。”一年多之后,王先生终于被“安排”
到了鲁研室,算是“借调”。我们这先期“借调”的一批,有的去掉了“借”字,
留下来;有的打道回府了。
于是每星期有那么几天,上午八、九点钟左右,王先生从接他上班的轿车里
出来,一手拿着或挟着深褐色的大皮包,叼着或拿着烟斗,一摇一摇上得二楼,
走进他的办公室。下午五点钟,王先生又一手拿着或挟着深褐色的大皮包,叼着
或拿着烟斗,一摇一摇快步走进送他的小轿车,绿色上海牌的小轿车,回到北大
去。这五点钟,是准时的。这是李何林先生的脾气。要不是北大路远,接王先生
的车开出得迟,早上也会八点上班的。王先生有个晚上读书、看报、写作到深夜
而次日晚起的习惯,临到该上班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辛苦。
王先生一进办公室就很少出来。不串门,不谈笑,也很少开会。要不开会的
时候轮到他不上班,要不开的会只谈室里的行政事务,与他无关,他不来。只有
中午吃饭的时候,能够见到王先生,拿着一副碗筷,和我们一道排队买饭。很快
地吃完,涮涮碗,走了。
听说,我没有亲见,王瑶先生中年的时候还是西装革履,并且叼着烟斗的。
这是真的。大概是1988年吧,有一天晚上我们去拜访先生。临告别,先生让蕴如
师母拿出一套五张照片送给赵园和我,上面已经题好词。其中1961年的全身像,
就是笔挺的西服,乌黑的头发,而且特浓密。那张头像的轮廓,长长的脸,稍尖
的下巴,乍一看,像五十年代我们熟悉的一位苏联诗人。不过王先生的眼神是严
厉深邃的。但并不看着你,也不像在沉思,挺怪的。先生弥留的时候,不能说话,
写了许多要说的话,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的。有一段给大女儿超冰的,说:“我
苦于太清醒,分析了许多问题,自以为很深刻,但不必说,不如痴呆好!”我怀
疑“不必说”其实是“不能说”。对了,先生那照片上的眼神,就是冷冷的清醒
的专注的眼神,却又向内吸收自己的所见所思的样子。这些,自然是现在对着照
片的遐想。那天晚上双手接过照片,略一翻检,心情是别样的沉静,而且奇怪:
为什么现在送这一套照片呢,题好了词的?
我认识王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华发满颠,齿转黄黑”了。那是1976年,
“最高指示”创建“鲁迅研究室”的时期。李何林先生从天津南开大学调到北京,
出任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又指定从全国几个省市借调十几二十个
研究人员,而王先生内定为研究室副主任。莫明其妙的是,王先生就在北京,却
迟迟未能报到。我从天津来,反而捷足先登,竟是第一个。于是经常盼,经常念
叨:王先生怎么还不来呢?那时我们有政治局批准的八大研究课题,真所谓“极
其”繁重而且紧迫呵。
世事就是这样,隔岸观火,好像一切都明明白白简简单单似的;身在漩涡之
中,反而稀里胡涂,手足无措。分明有“红头文件”,而且“圈阅”了的,可王
先生就是调不来。一方“看来他们是不想‘放’,又不愿说‘不放’,因此拖拖
拉拉,不解决问题”。一方则只有天晓得。王先生有点尴尬,有点焦急,有点寂
寞。他在信里说:“我个人只能‘一切行动听指挥’。但‘拖’得太久也不好。
我希望文物局他们早点与北大商谈。估计北大现在是不会断然不放的。”又说:
“我的借调事据北大中文系总支说,已同意借调,但须对北大指导研究生工作有
所兼顾,实际上目前并无研究生,何时招考也说不定。我想鲁研室方面可以同意。
但究竟如何解决,则只有待领导安排而已。”一年多之后,王先生终于被“安排”
到了鲁研室,算是“借调”。我们这先期“借调”的一批,有的去掉了“借”字,
留下来;有的打道回府了。
于是每星期有那么几天,上午八、九点钟左右,王先生从接他上班的轿车里
出来,一手拿着或挟着深褐色的大皮包,叼着或拿着烟斗,一摇一摇上得二楼,
走进他的办公室。下午五点钟,王先生又一手拿着或挟着深褐色的大皮包,叼着
或拿着烟斗,一摇一摇快步走进送他的小轿车,绿色上海牌的小轿车,回到北大
去。这五点钟,是准时的。这是李何林先生的脾气。要不是北大路远,接王先生
的车开出得迟,早上也会八点上班的。王先生有个晚上读书、看报、写作到深夜
而次日晚起的习惯,临到该上班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辛苦。
王先生一进办公室就很少出来。不串门,不谈笑,也很少开会。要不开会的
时候轮到他不上班,要不开的会只谈室里的行政事务,与他无关,他不来。只有
中午吃饭的时候,能够见到王先生,拿着一副碗筷,和我们一道排队买饭。很快
地吃完,涮涮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