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76,376贴子:14,639,460
  • 22回复贴,共1

分享一段本人采录到的私塾吟诵调——老南昌读书音吟诵《游子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吧里有不少关于吟诵的帖子,非常振奋,接触吟诵的时间不长但却爱之深切。鄙人在此分享下前些时日在南昌采录到的一段吟诵调。
感谢李树凡老先生的配合录音,此音频为老人根据记忆来吟咏的,据他本人讲,这是当时南昌比较流行的一个调子!李树凡老人南昌县塘南镇人,今年已八十有七,曾为当地一中学校长,其启蒙时因家寒未入新式学堂而入私塾(也算是万幸),中学时代考入南昌市心远中学(南昌二中前身,清末民初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中学并称国内三大名校,曾培养过胡先骕、方志敏、邹韬奋、黄秋园、傅抱石等人),解放前毕业于当时的国立中正大学(蒋中正创立,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及台湾中正大学的前身)。在南昌,与李老同时代的知识份子中读过私塾并通吟诵之道的老人已所剩无几了,很庆幸能找到他并获其配合,这里仅上传了当中的一段,虽然时隔近八十年了,但从其双目紧闭、摇头晃脑的自得神情中依旧能深深地感受到老人童年时读书的快乐。


IP属地:江西1楼2013-02-26 12:52回复
    过去私塾教育中,古诗文皆授之以吟诵,,故大凡读过几年私塾的都懂吟诵,而朗诵是西学东鉴后才有的,最初仅用于话剧中的台词念读及早期白话文诗歌诵读。
    吟诵主要有吟咏和诵读两种方式,吟诵用的是基于各地方言的读书音,而且吟诵重在诗文内容而不在曲调,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吟诵的调子亦有别,故吟诵常因地、因人、因时而异。一般来讲,近体诗以吟咏为主,重阴阳、平仄和四声,平声音长,仄声音短,有时也诵读,但亦讲究平仄,平声长、仄声短的特点也不变;其它的文体,如古体诗、经、史等是以诵读传授居多,也可吟咏,但不如近体诗吟咏严格。
    《游子吟》虽非近体诗,但老人在这里仍用的是较为严格的吟咏方式。


    IP属地:江西2楼2013-02-26 12:53
    回复
      我就是南昌的


      3楼2013-02-26 13:12
      回复
        难得啊,我外公也曾读过私塾。


        IP属地:江西4楼2013-02-26 14:58
        收起回复
          欢迎来交流http://tieba.baidu.com/p/1475347025


          IP属地:上海来自贴吧神器5楼2013-02-26 19:39
          收起回复
            南昌二中。。梦想啊
            同为南昌人


            IP属地:江西6楼2013-02-27 21:27
            收起回复
              找到了~真好~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27 22:18
              收起回复
                感谢楼主的分享。同为入门阶段


                8楼2013-02-27 22:28
                收起回复
                  江西的娃顶之


                  IP属地:江西9楼2013-02-28 13:36
                  回复
                    南昌娃冒泡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3-02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