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少白《写在城外的话》
“人的寂寞并不是没有人陪他,而是没有人懂他”咀嚼这句话的时候,我正深深陷入一起俗事的不厌其烦,心中无处可诉、无人能懂的寂寞,无时不在吞噬着我的坚强,让我无比怯痛于这样一种深入骨髓的自我悲哀。
作者将这样一句话作为精髓贯穿,把铭心刻骨的寂寞之痛于全篇蔓延开来……我们跟着他的脚步徘徊在那朵孤独的红莲之外,随着他的思维黯然在凋谢的莲池之间,更与他一起吟尽海子诗歌轮轨的绝望。
原本以为,寂寞是一种自知自恋的感觉,正当我肤浅于此的时候,作者的笔锋兀然转出了一番柳暗花明的神采——“生活是一门把握的艺术,也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无论是红莲的孤芳,还是海子的理想都被这句话一网打尽,原来作者并不是要表述寂寞呈现出来的表象。
“没有人没有不快乐的时候,也没有人没有不寂寞的时候”。
作者娓娓而书的正是这样一种坦然,寂寞的载体“人”的情绪应该被自己感染,也应该被自己排解。“人的寂寞就是一座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以自己为中心,别的人都在自己的城外,以别人为中心,自己总在别人的城外”。
自从有了钱钟书《围城》中对婚姻的诠释,大家都习惯把城外和城内通指婚姻的纷纷扰扰,而作者却把城的内外做了一次人心的比喻——人的内心就是一座城,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
细细想来,似乎把这作为人心的表述也尤为经典!
一篇短文,隐匿着一个灵魂的独白,作者把每一个想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灵魂的栖息地,做着最真切的灵魂袒露。
我们在一个人的城堡里侧耳倾听,听着作者这颗灵魂对寂寞的感谓,听着作者对情绪的自我解赎,听着作者心灵博大后的自由开阔。
好的散文一定是能打动人心的,他会让你在他的思想中彻悟人生的悲凉与深邃,我被这篇文章感动着,不是因为他的表象而是他的灵魂让我能有对着自己救赎的坚定。
附:李少白的《写在城外的话》
http://www.shuj.cn/viewthread.php?tid=38582&extra=page%3D2%26amp%3Bfilter%3D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