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马会二中吧 关注:4贴子:205
  • 6回复贴,共1
窗外,云海渺然。 我常常如现在这般,在飞机上戴着耳机,虽然事实上什么也没有播放。 空姐或空哥常常会如刚才那样,微笑着走来提醒我关掉电子播放设备。 一如我以前看到一个人在蒲团上静坐, 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在禅定而非只是打个盹或是盘算 着明日的工作计划。 耳机和蒲团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妨碍我们认识真相。 在发表《苏格拉没有底》这张作品之后的四百多天里,我常常在思考相似的问题:如何在下 一集的作品里铲除耳机与蒲团们, 让音乐语言以最为透明的姿态表达我的内心、 中间不横亘 任何妨碍? 探访这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得说起另一次的飞行经历。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2-28 07:54回复
    一如此刻,彼时我也在高空中埋头写着东西。 (忽然想到了一段话,当时我并不确定是否会 于日后写进歌词里,总之当时自我感觉很好便是了。 ) 忽然间飞机剧烈的颠簸,乘客开始骚动,机舱出现异响,再然后是连续的失重,小孩的哭喊 声......但是我的妙文还没写完! 我忽然清醒(又或者说忽然糊涂)般的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假设这架飞机在十分钟之后就这 么摔下去,我还要不要写下去? 毕竟,写得再有见地,构思得再巧妙,它也不可能被除我以外的任何人知晓了。 毕竟,这纸片很快将随着我一起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任何存在过的证据。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2-28 07:55
    回复
      “当你的创作没有观众,你还要不要创作?” 有个声音回答我,不要了。创作是“我”表达“我”的一种途径,如果没有人接收,“我”的创作 等同于对着空气说心事。 另一个声音回答我,仍要。因为就当作自己对自己内心经历的记录,起码自己可以做自己的 观众。 那好, “当你的创作这一秒完成,下一秒就灰飞烟灭——连你自己都永远无法做你自己的观众,你 还要不要创作?” 不要吧?……仍要吧? 这摇摇欲坠的空间,可不正是一个耳机或蒲团般的妨碍! 在第四号作品的创作过程里,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2-28 07:55
      回复
        我常常观想自己处在那个摇摇欲坠的空间里。那个时刻,一切 是非粉饰都已毫无必要,一切创作技巧都是浪费时间,一切迎合讨好都不再拥有对象。我甚 至连自己都无需讨好,无需写出“让自己喜欢的作品”——反正我很快也就完蛋。 我只需要遵从内心,让本我再飞一会儿。 再过半个月左右,“预热主打”就将发表,然后首波主打,第二波主打……作为一张摆在唱片 店里的 CD,它可能须经由这一系列宣传流程才能为人们所知,对此我们都已习以为常的接 受。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2-28 07:57
        回复
          然而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作品,我更希望它能被按着曲序进行连续性的收听。我想, 有感的听者将一如既往的无感。 当然, 这是非常不错的一个事情。 ——你在挑选音乐的同时, 音乐也在挑选你。谁都不比谁更高阶,只是一场双向选择罢了。 甜美的声音广播着,这段航程即将结束,飞机已开始下降。 落地后,我将完成最终的混音检查,然后静待发表。我想把以上文字打出、发出,算是一段 日子的小结。我已经很久没有发什么长篇的文字,可能内心所想的,基本上都在新的音乐里 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2-28 07:57
          回复
            四十分钟的音乐,十首词曲创作和制作,我倾注了大 量的气力在这件事情上,回望起来,感到很过瘾。感谢,每一位为它奉献才智的音乐搭档, 公司同仁;感谢,关照我的家人,朋友;感谢,一直在身边的听者。
            窗外一片灰白。 飞机再一次摇晃起来。 我常常如现在这般,戴着耳机,虽然事实上什么也没有播放。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2-28 07:58
            回复
              不喜勿喷。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28 0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