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却不同,他是形神俱灭,不是生寄死归,更不是重入轮回,而是彻底的消失。这里的莫相期三字,其实是他在对已逝的袍泽故人道一声抱歉,轮回路上,你们等不到缎某我来了。
3、出山泉浊况通衢:出自老杜“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思是避世者能保持自我高洁,不受世尘侵扰,但入世之人,就如同离山的清泉,会被泥沙污得混浊不堪。更何况,这出山之泉已是流到了交通要道九衢路口?老缎身为帝师,久在中枢,以身在“通衢”自况,算是非常贴切的。
4、窥坐群鸥:这里是暗用了鸥盟的意思,也属熟典生用的技法。鸥盟,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陆游 《夙兴》:“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而群鸥窥座,则意味着鸥鸟仍愿与他亲近,这算是暗用了另一个鸥鸟的相关:《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往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针对对方的机心动,则鸥鸟不下。而群鸥在他不能、也不肯退隐的前提下,仍会来窥座亲近,则缎的人格与品性修养,于此可见一斑。
5、首丘老狐: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叫做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家乡的思念,《楚辞》: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6、抱褐金门等相关,我在《记一个人的离去——写于缎君衡退场当夜》中曾解过,这里就直接复制了,详情见下:
这首诗里,“抱褐金门樗散材,屠龙有技半堪哀”这一联用了好几个典,褐应该是指褐衣,布衣贫贱者的常服,抱褐金门,暗用了东方朔避世金马之意:“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而樗散出《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有不为世用的一面,也有材大难为用的一面。
至于屠龙有技,也是出自于庄子,《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私以为,这里用的是刘禹锡《何日卜》之意:“屠龙之技,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作俑之工,非曰可珍,时有所用,贵于斫轮”。
时无所用、时有所用又是什么意思呢?《何日卜》中也自有解:“君问曷由,主张其时,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考之缎君衡平生,这个时字,是他一生遭遇跌宕之始,也就是他的平生际遇:“吾此生囹圄,在境遇与肩上之责”。
他的才具,无疑极出类拔萃,若只图个人安稳,悠游于金马门下,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时乎时乎,这个人要命的责任感,和他的经历一相合,只图个人安稳,恰恰成了最不可想象的事,他要顾全的东西太多,那么代价就是他要去顺于时,而不能顺于己。一己的才具,非曰不伟,但考之剧中与会刊原设,终究不能算是让他尽其材了,只能以半堪哀三字作评。
——————————
典故差不多都理解后,再读一遍诗,估计就能看出来,这四首之间,是依一定的顺序落笔的。比如如第一首,他固然琴酒自若,等着最后的湮灭,但毕竟才和十九分开,路上大约也想到了魔皇,人非草木,岂有不难过的道理?所以这一首结束时,他无疑是想着家和孩子们的,这才会吟出“他日儿孙如我老,可能家祭起彷徨”这样的句子来。
第二首,回首生平,沧海桑田,但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一路行来坦然无悔,因为他的格局和养气功夫在那里,读万卷书,养浩然气,天下事一肩任之,纵然身心支离,那又如何。但对着干涸的血渍,他还是会想起中阴界的那场大劫,那些人都是他的故人与袍泽。对于中阴界这样的生人与亡灵并存的世界言,虽然九泉路渺,但死亡本身并不算是终结,至少还有来世可期,或还没入轮回,大家在死后的世界中还仍能再取。只不过,这对他而言却是不可得了。但这里不必作悲解,曾读万卷书,曾看沧桑变,家国河山,也不曾弃他,所以他在用沙虫代指死去的那些军人和故人时,用了“多谢”两个字,这首诗既有他那种任凭境遇如何我仍是我的独有内敛狂傲,也有他性情中算计筹局之外的平和待人、对于他人总有某种善意底线在的个性特质。
3、出山泉浊况通衢:出自老杜“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思是避世者能保持自我高洁,不受世尘侵扰,但入世之人,就如同离山的清泉,会被泥沙污得混浊不堪。更何况,这出山之泉已是流到了交通要道九衢路口?老缎身为帝师,久在中枢,以身在“通衢”自况,算是非常贴切的。
4、窥坐群鸥:这里是暗用了鸥盟的意思,也属熟典生用的技法。鸥盟,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陆游 《夙兴》:“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而群鸥窥座,则意味着鸥鸟仍愿与他亲近,这算是暗用了另一个鸥鸟的相关:《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往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针对对方的机心动,则鸥鸟不下。而群鸥在他不能、也不肯退隐的前提下,仍会来窥座亲近,则缎的人格与品性修养,于此可见一斑。
5、首丘老狐: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叫做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家乡的思念,《楚辞》: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6、抱褐金门等相关,我在《记一个人的离去——写于缎君衡退场当夜》中曾解过,这里就直接复制了,详情见下:
这首诗里,“抱褐金门樗散材,屠龙有技半堪哀”这一联用了好几个典,褐应该是指褐衣,布衣贫贱者的常服,抱褐金门,暗用了东方朔避世金马之意:“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而樗散出《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有不为世用的一面,也有材大难为用的一面。
至于屠龙有技,也是出自于庄子,《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私以为,这里用的是刘禹锡《何日卜》之意:“屠龙之技,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作俑之工,非曰可珍,时有所用,贵于斫轮”。
时无所用、时有所用又是什么意思呢?《何日卜》中也自有解:“君问曷由,主张其时,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考之缎君衡平生,这个时字,是他一生遭遇跌宕之始,也就是他的平生际遇:“吾此生囹圄,在境遇与肩上之责”。
他的才具,无疑极出类拔萃,若只图个人安稳,悠游于金马门下,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时乎时乎,这个人要命的责任感,和他的经历一相合,只图个人安稳,恰恰成了最不可想象的事,他要顾全的东西太多,那么代价就是他要去顺于时,而不能顺于己。一己的才具,非曰不伟,但考之剧中与会刊原设,终究不能算是让他尽其材了,只能以半堪哀三字作评。
——————————
典故差不多都理解后,再读一遍诗,估计就能看出来,这四首之间,是依一定的顺序落笔的。比如如第一首,他固然琴酒自若,等着最后的湮灭,但毕竟才和十九分开,路上大约也想到了魔皇,人非草木,岂有不难过的道理?所以这一首结束时,他无疑是想着家和孩子们的,这才会吟出“他日儿孙如我老,可能家祭起彷徨”这样的句子来。
第二首,回首生平,沧海桑田,但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一路行来坦然无悔,因为他的格局和养气功夫在那里,读万卷书,养浩然气,天下事一肩任之,纵然身心支离,那又如何。但对着干涸的血渍,他还是会想起中阴界的那场大劫,那些人都是他的故人与袍泽。对于中阴界这样的生人与亡灵并存的世界言,虽然九泉路渺,但死亡本身并不算是终结,至少还有来世可期,或还没入轮回,大家在死后的世界中还仍能再取。只不过,这对他而言却是不可得了。但这里不必作悲解,曾读万卷书,曾看沧桑变,家国河山,也不曾弃他,所以他在用沙虫代指死去的那些军人和故人时,用了“多谢”两个字,这首诗既有他那种任凭境遇如何我仍是我的独有内敛狂傲,也有他性情中算计筹局之外的平和待人、对于他人总有某种善意底线在的个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