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寿庵吧 关注:253贴子:67,944

【读书楼】2013年3月 来说说那些正在读的好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书,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世界的别处,他人的生活。笔下的、心中的、真实的、幻想的……
看的过程很愉悦,记录感受的过程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人生那么短,时间那么少。所以我想建楼来集中大家手头正在看的书。
每月一栋读书楼。看一下,每个月能盖几层哟~
镇楼图 我读


1楼2013-03-03 10:49回复
    今天上午看完了《心外传奇》,对医生们无比敬佩。
    艾特本吧几位医生和准医生们。表达敬意。@心灵鸡汤学生版 @莴笋好吃 @2222用户名 @编外吧友某法医

    好书!膜拜“柳叶刀”的冷静锋利!太酷了,星星眼~
    关于心脏外科发展史的医学科普书。不学术。“外科之父”比尔罗特曾经说过:“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本书就是从“外科之父”的这一断言开始,一个个病例一个个悬念,拨开迷雾层层推进,看心脏外科如何破冰通关,把所有的不可能化作可能。这个过程中,科学与愚昧的激烈对战,一个个伟大而寂寞的身影,每每让人唏嘘不已。
    破冰之举,拯救蓝婴——B-T分流手术成功。1944年11月29日。现代心脏外科历史的真正开端。 塔西格和布莱洛克医生。美国。
    冷冷的心,沸腾的血——B-T分流的作用是增加肺的供血以缓解患者的青紫。并非心脏畸形真正彻底的纠正。深入心脏内部的外科手术,无血术野意味着流入心脏的血液将不得不暂时中断,这怎么可能呢!——低温实验突破种种非议,心内直视下手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成功。1952年9月2日。PS:只能阻断血液流动8分钟,手术时限是真正意义上的争分夺秒,太伟大了有木有!(同时意味着复杂病变不适用,需要进一步的更完善的方法。)比奇洛和刘易斯。
    廿载一梦,伟业初成——体外循环和人工心肺机。1953年5月6日。在一片冷落和沉默中,孤独前行了廿载的吉本医生,终于让他的实验得以临床应用。然而,由于机器本身尚存缺陷,人工心肺机应用临床成功仅此一例,低温手术更受推崇。这一章,其实挺心酸。吉本医生再也坚持不了,放弃了。仅仅只差一点点。ORZ。
    绝地中兴,柳暗花明——这一章可以拍成电影。具备了很多的电影元素、张力和戏剧性。疯狂的医生:试图以患者的直系亲属作为“心肺机”,用活人交叉循环的方法来拯救患者,挑战医学、伦理学和宗教的界限,遭遇各方的非难和阻力;遗憾的爱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美丽的少女尤斯蒂斯的死亡,是李拉海医生决心和行为的初衷;无私的帮助:导师奥根斯汀力排众议、大胆扶持;伟大的父爱:为了拯救孩子,父亲愿意以身犯险,父子俩是否有可能活着再见,还是外界预料的200%的死亡;跌宕起伏的情节:1954年3月26日,手术成功,但
    是术后恢复出现了问题,即使应用了一切挽救手段,4月6日,孩子离世了。是手术最终失败了吗?李医生要怎样面对这样的结果,面对孩子的父母?李医生不甘心和病魔认输,终于说服了孩子的父母(父母好伟大嘤嘤嘤嘤~)解剖后发现,就心脏而言,手术包括术后恢复都很好,孩子的死亡是肺感染造成的。亲子间的交叉循环心脏手术方式,是成功的!(艾玛,我的剧透真彻底= =)
    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3-03 10:53
    收起回复
      2013年3月4日

      美国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威廉姆R美普斯博士自传暨案例集,就其法医生涯中最奇异、最引人兴趣的16大主题展开,讲述了作者在法医科学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介绍了在美国有重大影响的十几起刑事案件以及西班牙远征者、美国前总统泰勒、英国“象人”、俄国末代沙皇家族等历史迷案。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亚马逊五星评价最多的法医普及图书之一,也是美国MIT等多所高校法医学、人类学等经典推荐读物。(此段摘自豆瓣)
      整本书的文风其实挺朴实的,没有故意夸张吸引眼球,是本不错的很实在的书。细节描写很到位,能了解到很多信息,比如骨头的知识、犯罪的工具、行凶的可能过程。。。(咳咳咳,如果想杀人,推荐先读读这本书。斧头砍劈会让鲜血四溅,不利于善后让自己当场逃脱哟,还是使用锥子之类锋利尖刃比较好,直奔头部太阳穴,一下就可以毙命了,干净利落好处理。。。就酱。玩笑话,千万别来真的,ORZ。)
      作者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与骸骨对话,穿越死亡的阴暗地带,回溯死者的经历,挖掘人心深处的弱点。还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在其中的交织。
      由于题材原因,重口味片段难以避免。如下:
      “长刃刀在移取大脑时很有用,特别是新鲜的大脑,在被强行挖出脑颅时,会发出类似吸吮的声音。但是,被移出的脑组织很快就会潮解,变成黑色的布丁状。”——吸吮。布丁。。。ORZ。看完这段,还有几个人吃得下布丁的?哈哈哈~不能瞎我一个。
      下面是布丁的图片 ,其实我还百度了脑浆的图片,不贴了,把自己雷着了,恶心坏了%>_<%

      还有这段话,非常文艺,很有画面感。哈哈哈哈~
      “我曾经见过蛆虫在腐烂的尸体上面像爆米花一样雀跃地蠕动着,大群大群快乐地翻涌,跃入空中十八英寸高,然后落在地面上发出轻柔的啪啪声,像是细小的雨滴。”
      小块的碎骨通常容易与石块混淆,区分两者会很有难度。咳咳咳,开始免费授课:首先,捡起“石块”,凑到嘴前。嗯,伸出你的小舌头,轻轻地快速地舔一下。。。对,没错,用你的舌头。。。嗯,这个是真的石块,扔到一边吧。。。嗯,这个黏在舌头上了,啊哈,这是碎骨头。。。因为碎骨头具有多孔特性,而石头不会。。。这个窍门是法医区分这两者的方便常用的方法。嗯,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你也可以玩儿这一招!嘿嘿。
      有些案例描写的很详细啊,细节神马的太生动具体了。。。ORZ。关于许多离奇的死法,匪夷所思,叙述得太专业了,让人印象深刻。


      5楼2013-03-04 09:26
      收起回复
        2013年3月8日

        蝴蝶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我在瞭望,瞭望着
        进入那宽广的世界,
        进入宽广的世界,遥远的世界。
        我瞭望着东南方,
        我望着,望着我的家乡。

        闭封之镇
        一切都倾斜了,像一个蹒跚、佝偻的老妇人。
        每个人目光闪闪,都盯着唯一的期待
        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
        这里没有很多士兵,
        只有被击落的鸟儿在报告战争消息。
        你会相信自己听到的任何一点传闻。
        屋子更挤了,
        气味的身子挨着身子,
        有着亮光的阁楼在尖叫着、经久不息。


        9楼2013-03-08 08:29
        回复
          2013年3月9日
          每个事件,尤其是人本身,都各有其复杂性。丢弃预设立场、脱离道德评判,在还原事件本身的过程中,依靠逻辑推理,尽量真实客观地再现。这个不仅是柴静、不仅是媒体的职业操守,亦是我觉得自己看问题该具备的方式。唯其真实,才能克服偏见以及盲目的情绪化反应,得到独立的判断和深刻的理解。是这本书,给我的体会和收获。
          以“虐猫事件”和“药家鑫事件”为例。在阅读《看见》之前,我对于这两个事件主角的印象,是“凶残、暴戾、漠视生命”,大体与网络中的主流群众意见是相同的。并不了解造成“凶残、暴戾、漠视生命”的更深层的原因,也几乎没有想过去听听他们的内心。如王女士所想要的,她只要求得到公正,这个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所有的话语权,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我来说,的确还是需要不断改进。不仅是对于公众事件,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当如此。
          这句话个人很喜欢,摘录:“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3-09 15:04
          收起回复
            新书到了,哦耶~~ \(≥▽≤)/~啦啦啦


            11楼2013-03-10 14:49
            回复
              2013年3月13日

              首相被刺,平凡的快递员青柳突然就成了罪犯,他必须不停地逃、逃、逃…… 而在逃亡的过程中,青柳发现,这几年以来,他周遭的许多人和事,都是早就预谋好、设计好,让他成为“奥斯瓦尔德”的各类证据。他还可以相信谁?
              这本书,在前文埋下了很多线头,在时间线上也是跳跃的,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事件断断续续地穿插在一起,所以在阅读习惯上,前面有点觉得阅读过程总是把被打乱节奏,BUT,继续看下去。。。看完了,回过头来,觉得这种写法很不错,过去温暖的亲情友情爱情和现在身陷重围的窘境形成了对比,而过去人物的一一登场和伸出的援手,不断印证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信赖。”
              伊坂幸太郎的书挺合我口味,感觉作者是一个情感丰富心思细腻的人,埋线和揭秘都是小心翼翼的环环相扣,而且作为推理小说而言,伊坂的情感描述部分也是相当细腻的,最后一幕,前女友的小女儿在青柳手背上敲的“优”~~~

              歌曲《Golden Slumbers 》: “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
              同名电影: 主演: 堺雅人 竹内结子 吉冈秀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3-13 14:30
              回复
                2013年3月14日

                关键词:科普 趣味 生活常识 果壳阅读 科学松鼠会
                科学其实并不那么冷艳高贵,当科学俯下身接接地气儿,科学也变得平易可亲。
                理工科其实也并不枯燥干瘪,在坚硬的符号公式和眼镜背后,倏忽蹦出的小幽默好可爱有木有!
                这是一套松鼠们的科学杂文拼盘。基本上都是浅易的,各人的文风有差异,有的严谨,有的好玩。通读,碰到自己喜欢的就仔细阅读,其余浏览,反正看一遍不可能全部弄懂,不懂的先放着,以后要是碰到实际问题再去翻吧。弄懂了的可以忽悠别人~
                举几个例子:
                辣椒为啥这么刺激和火爆,?看看“花花事”,探讨植物界中的“恋爱高手”。
                全色盲是不是很让人同情?其实无色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单调无聊(参照黑白摄影和光影流动,很美吧?)
                用数学模式虚拟“稳定婚姻问题”,得出的结论:爱情需要主动大胆去追求,习惯于等候和被动的银好苦逼,嘤嘤嘤嘤~
                完美爱情进化论:理想对象=贝克汉姆+玛丽莲梦露
                “闻着就饱了”不是俗话了,已经有食品公司在实验“减肥气味”,ORZ。。。
                “宅”的各种描述:食谱不等式、性幻想分析、独乐乐是自我保护……膝盖中枪无数好想死一死QAQ。
                附送的书签:





                14楼2013-03-14 17:29
                回复
                  13年3月15日
                  咳咳咳。。。书到了,直接上图。




                  金刚芭比,哈哈哈~

                  为嘛这个白衣男子介么木有精神,不科学 = =

                  原来甜食星人这么讨人喜欢哟~是不是爱吃甜食的人心地都比较温柔~

                  以下几个我也觉得挺萌,喜欢哟~
                  “围裙男子”:男生版绝对领域,就是衣服与围裙颈绳之间露出的肌肤。

                  和服男子:和服真是一大必杀技啊。。。不经意间就会秒杀一片眼球。。。让我想起某部邪恶的动漫咳咳咳。。。

                  像女孩子的男子:温柔、清秀、可爱的美少年。


                  15楼2013-03-15 11:46
                  收起回复
                    2013年3月17日

                    刚刚看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紧接着看这本《人间失格》,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是因为我的思想仍然滞留在上一本书里,还是“二元背离”的思绪同样浸淫着《人间失格》的骨髓?
                    “我”分裂出另一个“我”,清醒地游离在外,看着这个“我”以滑稽搞笑来伪装自己、迎合他人。
                    同样的事日日反复,
                    只需遵循与昨日相同的惯例。
                    倘若避免大悲大喜,
                    彻骨的悲伤便不会到来。
                    前方路遇挡路之石,
                    蟾蜍都会绕路而行。
                    小叶就算喝了酒,也不够醉,所以做不到避免大悲大喜,也做不到像蟾蜍一样绕路而行。
                    求不得 爱无能 入世与避世 逐流与遂心 颓废与绝望
                    即便在死亡的那一刻,分裂的身心、蜕壳的灵魂,是否最终归一了呢?!
                    同名电影 主演:生田斗真






                    来自贴吧神器18楼2013-03-17 16:05
                    收起回复
                      亚马逊真是速度,昨天下单,今天就到了。赞!每次都好快。
                      @嘎玛糖君 我的书到了,哈哈哈哈~
                      《纳尔齐斯与歌尔蒙德》 赫尔曼·黑塞
                      《北斗有七星》 崔子恩
                      《唐朝穿越指南》森林鹿
                      《胭脂的下落》崔子恩
                      《胡适四十自述》
                      《忧郁的热带》 斯特劳斯


                      20楼2013-03-19 13:31
                      收起回复
                        今天开始看《文学回忆录》,这本书买来两个月了,只是因为太厚了,望而生畏,居然从未翻过,真是可耻= = 那就花两个月,慢慢一点点把它看完吧。今天翻了一点,老先生说话真是爽利,很喜欢。收到新书心情巨好。


                        21楼2013-03-19 13:45
                        回复

                          刚刚开始看,目前只看完希腊部分,忍不住就想跑上来唠叨几句。
                          《文学回忆录》,实在是太好太好了,必须一看,不要错过。
                          迅速,简洁,明白,犀利,中肯。深入浅出。
                          浓缩了文学史的精华部分,带有强烈个人特质的评述,一语中的、烙印深刻。
                          “中国神话,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太现实。神权、夫权、谁管谁,渗透神话,令人惧怕。希腊神话无为而治,自在自为。”
                          “希腊整个文化艺术像是一个童贞的美少年。想起希腊,好像那里一天到晚都是早晨,空气清凉新鲜。”
                          “整个人类文化就是自恋,自恋文化是人类文化。人类爱自己,想要了解自己。人类爱照镜子,舍不得离开自己。”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
                          中学水平的估计就能看得懂,当然,如梁文道所言,木心的作品:“好读难懂,难懂易记……有时立即记住了某一句,回头细想,其实还没懂得确切的意思;于是可堪咀嚼,可堪回味 。”
                          这书可以放一辈子,时不时想起来就去翻一翻。70元钱,就可以听一位人文素养优质,气度胸襟翩翩的导师给自己讲课,还可以一听再听。真是再便宜不过的好事儿。(没错,我就是在广告。广而告之!)
                          老先生真是好风度:




                          23楼2013-03-21 14:35
                          收起回复

                            其实只写到1917年胡适27岁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止。
                            可以从中了解胡适的早年生涯和生活、学习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的思想萌芽。
                            娓娓而谈,闲话家常。平实坦率不做作。
                            写到母亲,“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部分,在以前便在“亲情美文”的节选中读过,再看,仍旧感动。
                            关于“文学革命”。缘起、契机、几次论战,胡适思想的整理和逐渐系统化, 这部分可以说为以后研究胡适的人、或者对胡适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蓝本。
                            刷几张胡先生的帅照片:




                            来自贴吧神器26楼2013-03-24 09:53
                            回复
                              2013年3月25日

                              书腰上红晃晃地印着:天涯论坛头条推荐,“考据派”眼中的唐朝真相。
                              果然。。。炒得太火的书,看的时候,常常会失望。
                              对于这本书,我的结论是:这是一个会使用现代网络语言的“孔乙己”,钻故纸堆挖历史书找出了各种边角余料,然后拼凑成的啰哩啰嗦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原谅我的刻薄。刚翻开,看前面几章的时候,我还是蛮有兴趣的。原来唐朝的东市、西市是这样的,所以现在有“买东西”的讲法;是谁在喊“大巴荒”,那是杜甫呼唤“太白兄”,用长安话念古诗让我笑不可支;见了官员不能乱喊“大人”,这时候的“大人”是你的“爹”,平白让人占便宜……
                              再往下看,我就开始打瞌睡了。文字很小白,文采风流什么的,不要指望在这本书里看见。网络语言的穿插搞笑,不算成功,有点刻意,这个GET不到我的笑点。最大最大的问题是,这书实在实在太琐碎了,一个称呼,可以翻来覆去地讲好几页,从父母亲友上司下属普通民众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等无数角度进行论证。ORZ。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本书的优点,严肃可信认真负责,但是我HOLD不住。。Zzzzzz~~~~~~睡着了,梦里还有一个不停念叨的唐大师。OMG!
                              我的看法:非穿越人士,就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即可。有志于唐朝穿越的各位,那就仔细研究吧。吃喝玩乐、贵族市井、文娱生活、典章制度……这本书无所不包,确实可以作为穿越必备的百科工具书。记得穿过去之后,不要手忙脚乱地临场翻看哟~丢我们现代银的脸。内容太多了,估计真的弄通记熟,也差不多可以白日飞天了。嘿。
                              刷图:






                              来自贴吧神器27楼2013-03-25 08: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