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失恋的疗伤药方
再没有什么比在春天失恋更让人糟心的事儿了,难道不是吗?这个春天本就短暂。玉兰花刚是花骨朵,却被倒春寒打了回去。再努把力气盛开的时候,却已满目芳菲,谁还惦着玉兰枝头的清香呢?人心同理。一位少年朋友约我饮酒,感慨女人薄情。两个人在大年初一相遇相恋,不出3个月,就劳燕分飞了。大概都是这莫名其妙的“2·14”洋节给闹的,不在家吃饺子,非去搞什么“同城约会”,疯了不是?年少伤春,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就怕碰上死要面子瞎较劲的。年轻人说:“本来吧,就是一起感觉不错,可她一提分手,那么决绝!我那个心呐,反而被揪到了半空,好像非她莫属了!”
英国有个哲学家叫罗素。他说,人类有一种天生的感情,就是容易对那些拒绝他(她)的人、轻视和忽略他(她)的人,给予最多的爱。这是经验之谈。这说法大概可简化为一项情感定理 ——爱情,往往产生于“受挫心理”。俗话说,得不到、已失去,纠缠于男女之间的情爱,无非就是两种“心结”。这就是“受挫心理”。本来平顺的心境,因爱而不得,或得而又失,于是泛起剧烈的波澜,或爱或恨,如硬币的两面,反正是深深刻在心上了,由此不能割舍。
一位诗人曾感叹:为她写过无数诗篇/她从不感动/一个陌生人/只轻轻说了句/跟我来/就把她的芳心带走。你看看,这里面包含着多么强烈的“失败感”和“受挫感”,只不过,它们装扮上“爱情”的外衣,妄图表演一出顾影自怜的小闹剧。罗素老头儿把这一切看穿了,既然是“定理”,就像一道几何题,你坦然应对就好嘛,没什么可沮丧的。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抚平一段情感创伤最佳的方法,就是赶快开始另一段新的情感。罗素研究了一辈子数理哲学,没几个人懂,后来把自己丰富的情感经历写成了畅销书《幸福之路》,竟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也有人咒骂他不讲道德,“追逐每一个穿裙子的女人”。对于这样看得开、想得透的人,这种评价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如果说罗素的“药方”更像一种速效药,对那种短暂而虚幻的伤春小痒一吃就灵,可人的情感世界,毕竟不只是春花烂漫,开过就过了。有些深沉的情感埋藏在土壤之下,不是一阵春风秋雨能够轻易触及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情感,就会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经历爱情的挫折与失败,就不只有矫揉造作的审美意义了。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
这方面,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药方”,似乎更有舒肝理肺、补中益气、“治表”更“治里”的功效。在脍炙人口的著作《爱的艺术》中,弗洛姆提出,对于爱的挫折,人需要自我反省:即便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也不能成为拒绝爱的理由,因为本质上所有“爱的失败”都源于你根本不懂得爱的艺术。在他眼里,爱情就像弹钢琴、画油画一样,是一门手艺,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必须付出努力。这就意味着,不管什么“得不到、已失去”,不论你被什么“受挫定理”支配,爱情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源于你自身“爱的能力不足”!这种“爱无能”,最初可能源于无知,而从长久看是缺乏训练。
弗洛姆告诉人们,爱情并非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能体验到的感情,恰恰相反,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那么即使你暂时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爱人,可你的每一种爱的努力都潜藏着失败,你得不到满足,对方也得不到。
年轻友人听我叙述至此,感慨道:“确实!女朋友和我掰的时候说,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看来她也很郁闷。”他随后问:“弗洛姆的感情生活很成功?”这真是个好问题。我说,这位精神分析专家结过3次婚,情感也颇多波折,事实上似乎很糟糕。年轻人恍然大悟: “久病成医啊!了不起!”(完)
再没有什么比在春天失恋更让人糟心的事儿了,难道不是吗?这个春天本就短暂。玉兰花刚是花骨朵,却被倒春寒打了回去。再努把力气盛开的时候,却已满目芳菲,谁还惦着玉兰枝头的清香呢?人心同理。一位少年朋友约我饮酒,感慨女人薄情。两个人在大年初一相遇相恋,不出3个月,就劳燕分飞了。大概都是这莫名其妙的“2·14”洋节给闹的,不在家吃饺子,非去搞什么“同城约会”,疯了不是?年少伤春,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就怕碰上死要面子瞎较劲的。年轻人说:“本来吧,就是一起感觉不错,可她一提分手,那么决绝!我那个心呐,反而被揪到了半空,好像非她莫属了!”
英国有个哲学家叫罗素。他说,人类有一种天生的感情,就是容易对那些拒绝他(她)的人、轻视和忽略他(她)的人,给予最多的爱。这是经验之谈。这说法大概可简化为一项情感定理 ——爱情,往往产生于“受挫心理”。俗话说,得不到、已失去,纠缠于男女之间的情爱,无非就是两种“心结”。这就是“受挫心理”。本来平顺的心境,因爱而不得,或得而又失,于是泛起剧烈的波澜,或爱或恨,如硬币的两面,反正是深深刻在心上了,由此不能割舍。
一位诗人曾感叹:为她写过无数诗篇/她从不感动/一个陌生人/只轻轻说了句/跟我来/就把她的芳心带走。你看看,这里面包含着多么强烈的“失败感”和“受挫感”,只不过,它们装扮上“爱情”的外衣,妄图表演一出顾影自怜的小闹剧。罗素老头儿把这一切看穿了,既然是“定理”,就像一道几何题,你坦然应对就好嘛,没什么可沮丧的。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抚平一段情感创伤最佳的方法,就是赶快开始另一段新的情感。罗素研究了一辈子数理哲学,没几个人懂,后来把自己丰富的情感经历写成了畅销书《幸福之路》,竟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也有人咒骂他不讲道德,“追逐每一个穿裙子的女人”。对于这样看得开、想得透的人,这种评价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如果说罗素的“药方”更像一种速效药,对那种短暂而虚幻的伤春小痒一吃就灵,可人的情感世界,毕竟不只是春花烂漫,开过就过了。有些深沉的情感埋藏在土壤之下,不是一阵春风秋雨能够轻易触及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情感,就会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经历爱情的挫折与失败,就不只有矫揉造作的审美意义了。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
这方面,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药方”,似乎更有舒肝理肺、补中益气、“治表”更“治里”的功效。在脍炙人口的著作《爱的艺术》中,弗洛姆提出,对于爱的挫折,人需要自我反省:即便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也不能成为拒绝爱的理由,因为本质上所有“爱的失败”都源于你根本不懂得爱的艺术。在他眼里,爱情就像弹钢琴、画油画一样,是一门手艺,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必须付出努力。这就意味着,不管什么“得不到、已失去”,不论你被什么“受挫定理”支配,爱情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源于你自身“爱的能力不足”!这种“爱无能”,最初可能源于无知,而从长久看是缺乏训练。
弗洛姆告诉人们,爱情并非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能体验到的感情,恰恰相反,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那么即使你暂时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爱人,可你的每一种爱的努力都潜藏着失败,你得不到满足,对方也得不到。
年轻友人听我叙述至此,感慨道:“确实!女朋友和我掰的时候说,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看来她也很郁闷。”他随后问:“弗洛姆的感情生活很成功?”这真是个好问题。我说,这位精神分析专家结过3次婚,情感也颇多波折,事实上似乎很糟糕。年轻人恍然大悟: “久病成医啊!了不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