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波雅的eh吧 关注:1贴子:114
0.0


1楼2013-03-06 17:00回复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 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 比如:
    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
    2. 孙悟空的师父那么厉害,怎么就无缘无故的消失了?
    3.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取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
    4.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把经取来,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慢慢走过去?
    5. 神仙们既然可以长生不死,为什么一个个的还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无能吗?那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万神的主宰?
    7. 唐僧是有道高僧转世,为什么却总是过不了惊恐之关?老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8. 妖怪们又是怎么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难道就没一个妖怪产生怀疑吗?
    9. 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在等什么?难道就没有一个急性子抢了就吃的?
    等等。这么多的矛盾、硬伤,当然, 还远远不止这些,作者解释得了吗?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可是, 作者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 或是在宏“佛”? 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 同样, 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 反抗, 奋力, 挣扎, 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
    因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说, 《西游记》既没有宣传道家, 也没有宏扬佛法。而是另有其事。究竟是什么故事,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竟然是三百多年来, 未有任何一位读者参透的真相!!!
    下面,我将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读《西游记》。


    2楼2013-03-06 17:00
    回复
      23) 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 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来取经, 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如来取出锦阑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说:“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又取出三个金QQ,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 如来给了观音五件宝贝, 袈裟、锡杖指明是给取经人亲用的, 所以菩萨不敢贪污。而那三个金QQ并没有指明一定要去Q谁的脑壳, 如来的指示可以这样理解: 1) 用金QQ去Q神通广大的妖魔, 念紧箍咒咒他。 2) 让神通广大的妖魔来做取经人的徒弟。 3) 取经人可以收几个徒弟? 并没有明说, 但暗示了只有三个编制的指标。 4) 究竟选谁做取经人的徒弟, 由菩萨自己来安排。 观音菩萨把这三个金QQ拿去之后, 只用了一个, 另外两个被她私吞了, 但她仍然完成了任务, 所以如来也没有追究她。 我们来看菩萨是怎么做的: 第一个金QQ把孙悟空Q住了, 送给取经人做了徒弟。 第二个金QQ把黑熊精Q住了, 自己带回去帮她看门守山。 第三个金QQ把红孩儿Q住了, 自己带回去做个善财童子。 观音菩萨用这三个金QQ虽然Q住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 但只给了取经人一个, 自己却用了两个。 而猪八戒与沙和尚都是玉皇大帝的人, 这两个家伙有明显的卧底嫌疑, 可菩萨为什么还要让他们混进取经的队伍? 她完全没有按照佛祖的意思办, 而自做主张的用了两个奸细, 这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观音菩萨既然是这样用的这三个金QQ, 就说明在观音菩萨的眼里: 红孩儿是最神通广大的妖魔, 黑熊精与孙悟空是比较神通广大的妖魔, 猪八戒与沙和尚还算不上是神通广大的妖魔。 孙悟空虽然厉害, 但也斗不过黑熊精, 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两个打成平手。可见, 黑熊精可以抵得上一个孙悟空。 而红孩儿差点把孙猴子挂了, 菩萨收伏红孩儿时还找李天王借了三十六把天罡刀, 李天王当年也没有用这来对付猴子, 可见红孩儿要比孙悟空厉害的多。 孙悟空自己也知道红孩儿要比他厉害, 他打不过就不说了, 后面有一段, 让孙悟空看的怕! 当红孩儿被三十六把天罡刀穿住后, 菩萨叫她的徒弟木叉赶上去, 用降魔杵(有千斤重)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 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痛,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行者却道:“菩萨啊,那怪物不怕痛,还拔刀哩。” 如来佛赐给观音菩萨的金紧禁三个箍儿, 紧箍儿,先与孙悟空戴了;禁箍儿,收了黑熊精做守山大神;金箍儿,一直舍不得用,最后收伏了红孩儿, 这金箍儿是这三个金QQ里最厉害的一个, 一个抵五个, 套着红孩儿的头顶,双手与双脚。 可见, 红孩儿要比孙悟空厉害的多! 在观音菩萨眼里, 这三个才是神通广大的妖魔, 当然, 西天路上肯定还有更加厉害更加神通广大的妖魔, 如果有比观音菩萨的法力还大的妖魔, 那么, 观音菩萨即使有这三个金QQ恐怕也是收伏不了的, 所以在观音菩萨法力可控的范围内, 这三个人才是最牛的妖怪! 现在,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取经班子假设为两组: 甲组: 唐僧, 红孩儿, 黑熊精, 孙悟空 乙组: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大家说, 是不是甲组更为得力些? 但是观音菩萨却是选择的乙组, 她宁愿让两个有卧底嫌疑的奸细混进来, 也不把那两个更加神通广大的妖魔给唐僧! 她要那两个更强大的妖怪归顺到她自己的门下, 好为她做事, 一个来看门管山, 一个做财务总监, 为什么? 因为她有更加秘密的事要做, 有见不得人的事要做, 所以才要把这两个更加厉害的家伙弄到她的门下, 究竟是什么事? 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的。


      3楼2013-03-06 17:01
      回复
        (24) 唐僧究竟有没有凡心
        话说唐僧师徒四个人凑齐了, 几个菩萨们吃饱了撑的慌, 变成大美女跑来试他们一试, 要把他们师徒四个招来做女婿, 结果把猪八戒给吊在树上了。这一回就叫《四圣试禅心》。
        这一回的问题太严重了, 不知道该骗了多少人, 我们得仔细看。
        傍晚时分, 唐僧师徒来到一处人家, 行者正望里偷看,忽走出一个半老不老的妇人来,娇声问道:“是什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八戒饧眼偷看,你道她怎生打扮—— 脂粉不施犹自美,风流还似少年才。
        进来后, 妇人道:小妇人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只生了三个女孩,前年丧了丈夫,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
        菩萨究竟要试他们什么? 大概有两个方面: 一是试他们是否真心实意的去西天取经, 二是试他们是否还有凡心(主要指性欲)。
        我们的唐师傅在听到这桩美事后是什么表现呢? : 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唐师傅在想什么? 我来帮他分析: 只存在两种可能。
        1) 留下来结婚
        2) 继续去西天
        谁也不能打保票说唐僧没有留下来结婚的意思,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表态, 他推聋妆哑,寂然不答, 就说明心里还在考虑, 既然他不表态, 那我们就只能认定他留与走这两种想法各占一半。
        那妇人又说: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真真,二十岁;次女爱爱,十八岁;小女怜怜,十六岁,俱有几分颜色,料想也配得过列位。
        三藏好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唐僧听到这番话后, 为什么会惊?
        我可以肯定地说, 唐僧是想留下来结婚的!
        老妇人先说有家资万贯,娘女四人, 唐僧只是推聋妆哑, 反正他也没有说, 你是不知道他到底想不想滴。后来说了三个女儿的具体情况, 唐僧要是不想的话, 那他是不会一惊的, 最多和先一样, 继续装聋做哑。
        唐僧要是想留下来结婚的话, 那后面就是怎样配的问题!
        用他这个童男子帅哥配四十五岁半老不老的寡妇,而三个丑八怪徒弟配三个美貌的黄花闺女, 他唐僧能不吃惊么?
        而猪八戒闻得这般富贵,又配十八岁的小妹妹, 他就心痒难挠,坐在椅子上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
        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了一顿。
        唐僧心里肯定是很烦的, 要是他没有留下来结婚的意思, 那他可以很干脆很直接很明白的说清楚, 并不需要发火, 很简单就能处理的很妥当的一件事, 可他就是不作声, 这不作声算什么呢? 是想还是不想? 谁知道呢?
        唐僧又说:“悟空,你在这里罢。”
        你看, 这还是师父说的话吗? 师父完全有权利禁止他们在这儿结婚, 一切行动听指挥, 都给我去西天, 谁也不许妄想! 这不是一句话吗?! 可他不说, 却叫悟空留在这里。叫悟空留在这里, 就是一种试探, 人家要招四个, 他先派出一个试探, 这一个能成, 他也准能成!!!
        总之, 他就是不肯很干脆很直接很明白的向人家说清楚。
        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
        那妇人见他们推辞,就把门关了。师徒撇在外面,八戒埋怨道:“师父忒不会干事,把话通说杀了。”悟净道:“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八戒道:“兄弟,不要栽人。从长计较。”
        行者道:计较甚的?你与这家子做了女婿罢,我不检举你。
        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
        猪八戒说“大家都有此心”,应该是句实话, 否则不敢这样顶撞师父。
        老猪去放马, 猴子就跟踪, 三藏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但只不可只管嘲他了。”行者道:“我晓得。”
        为什么不要嘲他? 唐僧还想多打探点情况, 然后再做决断。
        我们的唐僧师父在这一场戏中的表现, 自始致终, 都是最棒的!
        因为他自始致终都没有漏出太大的马脚, 反正他就是不表态, 他一个不表态, 你就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无论你有多少怀疑, 都只是怀疑, 他唐僧可是没有说出来哦。
        反过来说, 菩萨们精心策划的这场对唐僧的考验是完全失败的! 因为你并没有试探出唐僧的真实想法, 仅仅只是戏弄了一下猪八戒, 那猪八戒本身就是个大流氓, 不需要试就知道的, 你还试他干什么?!
        唐僧才是法定的取经人, 考核的对象是唐僧, 在考核的过程中, 唐僧只是耽误了一下时间而已, 根本就还没有作答, 按说, 考核还没结束, 应该继续进行才对, 可是,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 菩萨们已经走了, 房子都没了, 考核居然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你说怪不怪?! 这件事实在是太可疑了, 的菩萨们忙了大半天, 究竟在考验什么?


        4楼2013-03-06 17:01
        回复
          (25) 《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四圣试禅心》这一回中, 唐僧对几个美女已经是动了心的, 但他不表态, 尽管他没有表态, 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行为看得出来, 他派出一个徒弟打头阵, 试探女方是否真心嫁给他们, 这几个徒弟各说了一番话:
          孙悟空说:“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
          猪八戒说:“大家从长计较。”
          沙和尚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沙和尚搬出菩萨压唐僧, 宁死也要往西天去,这是很有分量的, 唐僧从此不敢再小看了这个沙僧, 他肯定会怀疑沙僧是菩萨特意安排来监督他的, 所以一路上对这个沙僧总是不冷不热。
          而孙悟空是花果山的猴王, 一座山上只有猴王一个人有交配权, 所有的母猴都是他的, 小猴都是他的种, 否则, 他怎么会叫他们为“孩儿们”呢? 第四十二回孙悟空去请菩萨时, 菩萨还怕孙悟空骗她貌美的善财龙女,说他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孙悟空道:菩萨这等多心,我自从入了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这就说明他以前还是干的。
          而现在, 孙悟空说“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就绝对是假话, 又说“叫八戒留在这儿。”这句话就是推脱之辞! 唐僧从此事之后, 对孙悟空是百般刁难! 老是要赶他滚蛋, 为什么? 领导安排给你打头阵试探的任务, 你不去完成, 推脱给别人, 领导要你这样的人干什么?!
          猪八戒说“大家从长计较。” 这是合唐僧的心意的, 而且他主动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 替领导分忧解难, 所以, 尽管他出了丑, 唐僧也没有批评他, 只是说他“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蠙直。”唐僧肯定在想, 这次多亏他老猪了, 否则出丑的就是我老唐! 从后面可以看出, 无论猪八戒怎样使坏, 唐僧也总是护着、偏袒猪八戒的。唐僧是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的。
          通过这一段, 我们应该明白: 凡是领导要你做的, 你就的积极去做, 不要管他是对的还是错的。
          人人都在说假话, 只有猪八戒说的:“大家都有此心,......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是真话是实话。
          当然, 猪八戒也不是能够揣摩领导的意思, 否则他也不会向菩萨们说出“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猪八戒不避虚实无所顾忌的展示自我, 从客观上表现出了唐僧的想法, 表现出了所有人的想法。
          在这次短暂的, 仓促的考核中, 菩萨要考验唐僧的两个方面: 一是是否真心实意去西天取经, 二是是否还有性欲。
          唐僧的相貌是没有话说滴。唐僧的年龄正值性欲的旺盛期, 说他没有性欲这是不可能的! 不需要试, 绝对有!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 神仙们都是有性欲的, 何况唐僧还是个凡人啊!
          唐僧这个取经人是观音菩萨一手安排的。如来佛并没有指定一定要唐僧来, 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来个没破身的处男, 更没有规定说只有处男才能成得了佛, (何况如来佛自己就不是处男, 原是王子, 不知道有多少女人) 如来佛的要求很简单、很明确: 要的是来一个“善信”。
          唐僧这一路走过来确实不容易, 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取经失败:
          1. 唐僧被妖精吃了(外因)
          2. 唐僧自己不走了(内因)
          外因其实好解决, 而内因就不好办了! 唐僧要是真的在路上找个女人结了婚, 不往西天去了, 你说咋办?!


          5楼2013-03-06 17:01
          回复

            猴子虽然有火眼金睛, 但脑子必定不是人脑, 只能看表面问题, 还把沙僧当好人, 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
            这三个人都要赶猴子滚蛋, 肯定是有原因的, 各人有各人心中的秘密。
            但唐僧作为领导, 嫌疑最大, 因为决定权在他。他为什么铁了心要赶猴子滚蛋呢? 我们再看这件事的起因, 发现在遇到白骨精之前, 唐僧早就看的孙悟空不顺眼了!
            最先是在菩萨变美女试他们的时候, 猴子不配合领导, 领导已经很烦他了。
            当时, 猪八戒提了个建议: 先含糊答应, 哄她些饭吃, 再干她一炮, 今晚落得一宵快活, 明日肯与不肯, 只在乎你我。
            这个建议真的是很不错的, 是合乎领导的心意的, 但猴子却又挖苦打破, 让他干不成!
            更可恨的是, 这个猴崽子竟然先知道是菩萨来检查工作, 却不跟老子说一声, 存心想看老子出丑! 不是八戒顶着, 可怎得了!
            现在, 走到白精精的地盘了。
            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
            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也亏我救你性命,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
            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
            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
            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等我化斋去。
            你看, 白精精还没来, 他已经是越看猴子越不爽了! 总之要寻由头找茬子, 百般刁难孙悟空。
            这个时候, 白精精来了, 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唐僧的眼力很好, 是他第一个发现白精精的, 白精精的打扮是: 露着酥胸。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唐僧是有性欲的, 不但有, 而且正值旺盛期, 现在, 悟空不在身边, 唐僧见到这个美女时的第一反映是“跳起身来”, 注意了, 唐僧的这个动作: 跳, 是极其罕见的! 跳了之后, 一口气连问了人家三个问题。然后,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攀起来了, 像说相声一样, 打的火热。唐僧大概与美女之间十分健谈, 仅两人的对话, 就占了小说几乎一页的篇幅, 这是西游记中最长的对话!
            悟空化斋回来了, 认得是妖精,当头就打, 长老扯住道:悟空!你来打谁?
            行者道:师父,这个女子是个妖精。
            三藏道:你这猴头,如何乱道!你怎么说她是个妖精?
            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她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她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唐僧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孙悟空被唐僧开除佛籍、工作籍的根本原因是: 窥探领导私生活, 以作风问题威胁、恐吓、侮辱领导, 情节极其恶劣!
            什么问题都会有商量的余地, 唯有这----! 任何一个领导都要整死你!
            因为唐僧看猴子不爽是在白精精出现之前!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即使没有白精精事件, 唐僧也会找其他借口开除猴子。


            6楼2013-03-06 17:01
            回复

              蟠桃、人参果、唐僧肉这三种食物是特殊食物, 是仅有的解决生死问题的特殊食物! 既然是解决生死问题的, 那么,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头等大事, 是永远置顶的! 神仙界所有神仙的所有行为、目的都必然是围绕着这一最最最重要的生死问题在活动。
              吃特殊食物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 吃到了的就能延长, 没吃到的就不能延长。
              无论哪个神仙或妖怪在活着的时候, 除了想千方设百计弄到特殊食物解决生死问题以外, 每一天, 还要起早贪黑的想千方设百计弄到常规食物以解决生计问题。
              生计问题仅次于生死问题, 一日三餐, 先得把嘴糊住, 否则的话, 大限还没到, 中途却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咋办?! 所以, 除了特殊食物之外, 还有每天的常规食物, 常规食物又分素的、荤的, 素的是饭菜野果子, 荤的就是肉, 最好吃的是人肉!
              沙和尚吃人, 是因为流沙河没有素食, 要饿着肚子等好些日子才能遇到一个人, 猪八戒吃人, 完全是因为人肉好吃, 孙悟空吃人, “若想人肉吃, 便...”, 说明是为了换换口味, 改善生活。
              神仙就是妖怪, 没有区别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编制, 有编制的, 天庭认可了的, 就是神仙, 没有编制的, 天庭不认可的, 就是妖怪, 本质上是一样的, 孙悟空本是妖怪, 天上封他个官职, 他就是神仙了, 他不做官了, 就又是妖怪。
              妖怪吃什么, 神仙就吃什么, 是一样的, 不同的就是神仙比妖怪吃的更高档! 孙悟空从天上回到洞里, 小猴们拿最好吃的给他吃, 他还故意咨牙俫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玉皇大帝招待如来佛, 吃的是龙肉, 喝的是凤汤, 炒龙肝, 熬凤髓, 和我们杀一只鸡是一样的。如来佛照吃, 并不忌荤, 也不戒酒。
              所以, 龙肉、凤肉、人肉, 仅仅只是一盘菜! 仅仅只是每天的常规食物, 仅仅只能填饱肚子, 充一餐之饥而已!
              白骨精是第三个要吃唐僧的妖怪, 在白骨精之前, 也曾有两个妖怪要吃唐僧。一个是寅将军, 一个是黄风怪。
              寅将军完全不知道唐僧的底细, 所以他不知道唐僧肉是特殊食物。他以常规食物来对待, 准备把唐僧留作下一餐充饥。
              黄风怪不是很想吃或是不敢吃, 为什么? 这个我们以后会讲。黄风怪手下的虎先锋倒是非常想吃, 但是他也没有把唐僧当作稀有资源来对待, 仅仅只是把唐僧当作了一顿饭。
              白骨精并没有把唐僧当作一顿饭, 她就是冲着这个稀有资源来的, 挨打也要去吃, 冒死也要去吃!
              白骨精的死, 属于意外事故, 这就和人一样, 寿命的大限还没到, 却被人砍了, 被车撞了, 提前死了。
              为了解决生死问题, 却死在了生死问题上。噫! 光有稀有资源还不够, 还得有本事不被人打死才行!


              8楼2013-03-06 17:02
              回复
                (28) 神仙的等级是怎样定位的
                长生不老的食物, 一共只有三种: 蟠桃、人参果、唐僧肉。
                对于妖怪来说, 前两种他们就休想吃到啦, 所以, 他们只剩下一个选择了, 就是想办法吃唐僧肉。
                要吃唐僧肉, 首先得识货, 比如最开始的那个寅将军, 就是因为不识货而白白错过了机会。
                白骨精是识货的, 但正是因为她识货, 反而把性命丢了, 可见, 要想不死, 最起码得有一定的本事, 以确保不被别人打死。
                要想不被别人打死, 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
                1. 有一定的武艺,
                2. 有一件称手的兵器,
                3. 有一样超强的法宝,
                4. 有较高的法力,
                5. 有自己控制的较大的势力范围。
                基本上就是这五要素。
                孙悟空有较出色的武艺, 有一根金箍棒, 金箍棒可以替代部分法宝的功用, 但主要还只是一件称手的兵器, 所以孙悟空最多只是属于第三个层次的神仙或妖怪。
                猪八戒、沙和尚属于比第二个层次略高一点点的神仙或妖怪。但武艺不精。
                有没有厉害的法宝, 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菩萨的瓶儿, 老君的圈儿, 比什么兵器都厉害, 有些妖精武艺不高, 但法宝实在太先进, 基本上都是遥控或声控的, 只需要对着对方晃一下, 或按一下钮, 或喝一声“哼”“哈”, 或叫一声姓名, 你的武器就被他没收了, 甚至连人都要化成浓血! 比如金银童子青牛精, 有法宝时就比猴子厉害, 没法宝时, 啥也不是。
                有法力的神仙几乎都不再使用什么武器法宝之类的玩意了, 就凭自己本身的心、意、神、气等等, 就行了, 不拿武器比拿武器还厉害! 孙悟空就不行, 若不用金箍棒就必然差些。像镇元大仙一挥手, 连人带马全装袖子里了, 如来佛一巴掌就压住猴子了。根本就不用抄什么家伙。就连那个红孩儿可以单凭自身吐火, 就比猴子高一个层次, 但红孩儿的武艺、兵器、法宝都是有欠缺的。
                为了不被别人打死, 大家都在不停的升级, 你一升级, 就必然对我造成威胁, 我不得不升级, 这样下去, 就是恶性循环, 所以, 除了自身单个的能力之外, 还要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越大, 安全就越有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大, 加入到较强大的势力范围之中, 安全也有保障。
                如来佛的势力范围超级大, 控制了整个佛界。而玉皇大帝的势力范围最大, 控制了整个神仙界。他凭的是什么? 凭的是他老婆园子里的那些果果, 按一棵树结100个果果算, 3600棵树完全可以供应所有神仙的需求, 因此, 所有神仙的生死问题都控制在玉皇大帝的手里, 每次蟠桃宴, 各路神仙都要赶来拍马屁, 如来佛也不敢马虎, 玉皇大帝说: “我这儿有只毛猴子, 你过来处理一下。”如来佛也只得马上停下手上的工作, 立即赶过来。
                现在, 我们再来看白骨精, 没有武艺, 没有兵器, 没有法宝, 没有法力, 势力范围只有她的老巢白虎岭巴掌大点窝儿, 她也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势力范围较大的组织, 甚至没有一个小喽罗, 完全一草根妖精, 她还想吃唐僧肉? 唐僧肉是给她吃的? 想的倒美!
                在白骨精之前, 有个妖精是黄风怪, 他抓住了唐僧并没有吃, 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
                黄风怪本是灵山脚下的一个得道黄毛貂鼠,他天天听如来讲经, 佛派的人他应该比较熟悉, 不可能不知道唐僧的底细, 既然他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但他还是没吃, 就说明他并不是冲着“唐僧肉”来的。


                9楼2013-03-06 17:02
                回复

                  他的目的是要与孙悟空“见见手段”, 他的三昧神风吹的孙悟空受不住, 可见, 他是有一定的法力的, 西游记里有法力的妖怪并不多见咧, 那么, 就很清楚了, 他虽有一定的法力, 但却没有相应的正果, 他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混个编!
                  唐僧取经, 有三个徒弟的编制, 现在唐僧还差一个徒弟, 如果孙悟空对付不了他的三昧神风, 就会把观音请来, 他就可以向观音申请保唐僧去西天, 从而可以得到一个编制, 正式的加入这个较大的势力范围, 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会进一步扩大。而且, 成了正果之后, 就有资格去吃果果了, 也用不着吃唐僧。
                  所以, 唐僧在黄风怪的眼里, 并不是“肉”资源, 而是“壳”资源, 他想借唐僧这个壳上市。可惜被孙悟空钻了空子, 搬来灵吉菩萨把他拿去立了一功。
                  观音菩萨在事先是考察了的, 她之所以没有选中黄风怪, 是因为黄风怪本身就是佛派的人, 他控制的那个山头, 就等于是被佛派控制住了, 他守在那儿很好, 不需要调动工作, 如果用他来保唐僧, 那个山头就丢了, 综合而言, 弊大于利。
                  观音菩萨选中的是猪八戒、沙和尚, 这两个人原来都是玉皇大帝的人, 有很明显的卧底嫌疑, 观音菩萨既然敢用, 就说明这两个家伙是好对付的, 料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把对手方的两个人收编了, 是完全符合“把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渗透、扩张、推进”这个大原则、大方针的。而选用黄风怪就违背了这个大方针, 反而因小失大了。
                  唐僧取经, 观音菩萨是项目总策划, 她要利用这次机会达到两个目的: 一, 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是为私。二, 同时扩张佛派的势力范围, 这是为公。从东土大唐国到西天灵山, 这一路上艰险重重, 无非有三股势力: 天庭的势力, 佛派的势力, 地方割据的野势力, 观音菩萨意欲将不合作的势力一一消灭, 全部成为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
                  因此, 唐僧在妖怪眼里是稀有资源, 而在观音菩萨的眼里, 仅仅只是一个运作的棋子。
                  观音菩萨初到长安城的时候, 是霸的土地爹爹的办公室, 当时的长安城只有土地神祠,城隍、社令,及各庙等, 这些都是天庭的势力。
                  很显然, 长安城没有观音的寺院, 按原著, 长安城里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佛派控制的势力范围, 或者是有一点点, 但不是她本人控制的势力范围, 但是观音菩萨的法力是很大的, 经过她的运作, 靠! 唐太宗在长安城里修了一座规模最大的有五十亩宽阔的大相国寺! 观音菩萨对佛派扩张势力范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僧这一路上所有的反对势力都必须一一消灭, 只有消灭了所有的反对势力, 才能真正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件事就必须安排一个非常喜欢惹事生非的金牌打手去做, 于是, 孙悟空就成了最佳人选! 孙悟空最爱干这种事了, 三天不打人手就发痒。
                  若换一个人, 法力虽然很大, 但不喜欢惹事, 而是采用拉关系, 套交情的手段使妖怪们放行, 那么, 唐僧是走过去了, 但观音菩萨的势力范围却并没有扩大, 这, 绝对不行!
                  各位, 看西游记, 不要只作“记”看, 要作“计”看, 不要只作西游记看, 要作“稀有计”看。


                  10楼2013-03-06 17:02
                  回复
                    (33) 西游记中最牛的神仙
                    西游记中可以延长寿命的食物有三种: 蟠桃、人参果、唐僧肉。可人参果的产量实在是太低, 一万年才结30个, 唐僧肉只有一个, 且不可复制, 所以, 后两种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神仙们的需求, 只有蟠桃的产量才够数。
                    神仙们的生死问题, 都被蟠桃控制着, 蟠桃被道派控制着, 因此, 道派是所有神仙们的最高统治者。而佛派要想摆脱道派的控制, 首先就得摆脱蟠桃的控制。蟠桃宴其实就是一个奖惩大会, 听话的, 奖果果吃, 不听话的, 贬下界去。
                    佛派不断的骚扰、侵吞、抢夺道派的地盘, 道派当然会从蟠桃资源上对其进行制裁, 这是关系到佛派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难道佛派就不怕吗?
                    不怕! 如果怕, 佛派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去和他们作对了, 既然敢作对, 而且做的毫不留情, 就说明佛派是不怕道派制裁的! 为什么不怕呢? 我们综观西游记全局, 发现---- 观音菩萨已经找到了第四种长生不老的新资源! 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比蟠桃还要高产的新资源!
                    究竟是什么? 我们按图索骥来寻宝:
                    最初, 如来佛做“安天大会”时, 就已经完全暴露出了他的野心, 但是, 从如来佛的言行来看, 仍然承认玉皇大帝还是他的上司, 并不存在反叛天庭的意思, 所以面子上是完全说的过去的。可是, 佛祖如此有意拨高自己的身价, 就等于是狠狠骟了道祖一嘴巴! 从此, 道祖太上老君与佛祖如来就结下了梁子, 双方暗暗地较上了劲儿!
                    这里, 我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来佛祖当时在天庭的地位。天庭政府是由道派操纵的, 道派是执政党, 是权利机关, 佛派是在野党, 相当于政协宗教部门, 因此, 佛派与道派的差距其实还是很大的!
                    你不要以为如来佛的法力大, 地位就高, 那是后来的事! 最开始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厉害, 玉皇大帝就小看了他, 玉皇大帝在捉拿孙悟空的时候, 先派李天王, 再派九耀星, 再派如来佛, 这个过程, 就充分说明在玉皇大帝的眼里, 如来佛的法力仅仅只是大于九耀星的角色! 要是如来佛也没有办法, 玉皇大帝就要派大神仙对孙悟空痛下毒手了!
                    结果, 如来佛一出手, 法力极其惊人! 紧接着, 如来佛又提出“安天大会”, 向所有的神仙宣布: 是他如来佛祖上来“安”的天! 锋芒直逼道祖, 道祖的心里能舒服吗?
                    如来佛在安天大会上出了风头, 但他还不是最牛的一个人! 因为他排挤的是道祖, 并没有反叛天庭, 这个时候, 最牛的一个人出场了, 谁? 寿星!
                    寿星是不请自来的, 是瞅准了时机来的, 是第一个在重大公共场合带头反叛天庭的! 所以他最牛!
                    这个长头大耳短身躯的南极老寿星一来, 就当着所有神仙的面拍如来佛的马屁, 又送灵芝瑶草,碧藕金丹给如来。还有几句诗道:
                    无相门中真法主,色空天上是仙家。乾坤大地皆称祖,丈六金身福寿赊。
                    意思就是: 如来佛是真法主, 不管是天上, 还是地下, 乾坤大地之间, 如来佛都可以称“祖”。
                    寿星为什么敢第一个带头反叛天庭? 我们来分析一下:
                    1) 研究寿星这个家伙, 发现他并没有任何别的本事, 他的最大本事就是长寿, 怎样延长寿命是他的专业! 他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长寿秘方! 所以, 蟠桃对于他来说, 可有可无, 如果他还要靠吃蟠桃来延长寿命的话, 那他和别的神仙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还敢叫“寿星”么!
                    2) 寿星是唯一可以摆脱蟠桃控制的神仙, 但是他没有武艺, 不厉害, 所以对于他来说, 有没有蟠桃无所谓, 而有没有最强大的势力保护他, 才是最关键的! 他所需要的是最强大的势力范围保护伞!
                    3) 在安天大会上, 他看到了如来佛祖无边的法力! 认定了跟着如来佛才可以获得最大庇护! 但如来佛又受制于蟠桃的控制, 所以, 寿星正好乘此机会来跟如来佛祖做一笔交易!
                    4) “丈六金身福寿赊”, 丈六金身指如来, 福寿指寿命, 赊, 这个字很值得玩味, 原意本指赊帐, 这里就是在暗示如来佛: 他可以用不为人知的长寿秘方来和如来做一笔交易!
                    如来佛当然是心领神会, 所以一回去, 就开始实施传经东进扩张计划!
                    这个计划由观音菩萨全盘负责, 观音与寿星达成了这笔交易, 这笔交易的地点就在万寿山五庄观, 见证人就是镇元大仙! 在这个非常隐蔽的地方, 不仅完成了双方的交易, 而且还达成了三方结盟!


                    17楼2013-03-06 17:03
                    回复
                      (35) 长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鲁迅曾经说过,满口的仁义道德,其实就是两个字“吃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神仙是怎么吃人的。
                      寿星的长寿秘方就是“吃人”, 准确的说是吃娃娃, 或长寿秘方的主要配置成份就是娃娃。因为寿星是吃娃娃的, 并且已经把吃娃娃的方法告诉了观音菩萨, 所以观音菩萨也吃娃娃了。西游记中有两处讲了吃娃娃的故事, 一回是观音菩萨的宠物金鱼精, 一回是老寿星的坐骑白鹿精。
                      观音菩萨的金鱼精在通天河陈家庄向村民强行勒索娃娃, 每次要两个儿童以及猪羊牲口供献他。他便保当地风调雨顺, 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
                      这个金鱼精自称“灵感大王”, 就说明他是在帮观音菩萨做事,“灵感”, 是观音菩萨的简称, 全称是: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金鱼精每次来时都是一阵“香风”, 可不是普通妖怪的“腥风”哦!
                      金鱼精来此收购娃娃, 当然是奉命行事, 怎见得呢? 我们来看:
                      猪八戒假变成童女一秤金,金鱼精来的时候没有防备, 被八戒一钉耙打掉了一片鳞。后来又见面时, 八戒喝道:你前夜与我顶嘴,今日如何推不知来问我?我是东土大唐圣僧之徒弟,往西天拜佛求经者。你弄玄虚,假做什么灵感大王,专在陈家庄要吃童男童女?
                      猪八戒还以为他是在假借灵感观音之名, 没想到, 这个居然是真的!
                      那妖邪道:“你这和尚,甚没道理!你变做一秤金,该一个冒名顶替之罪。”
                      金鱼精并不认为自己吃人不对, 反而认为是猪八戒不对, 猪八戒这样做, 是犯了罪! 犯的是冒名顶替之罪! 犯了哪家的罪? 当然是观音菩萨。看来, 这金鱼精还准备去向观音菩萨投诉猪八戒的。
                      孙悟空去找观音菩萨, 菩萨急的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了, 又怕鱼儿被他们打死了, 又怕鱼儿把唐僧吃了, 你看菩萨: 懒散未梳妆,容颜多绰约, 散挽一窝丝,贴身小袄缚, 赤了一双脚, 精光两臂膊。
                      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请菩萨着衣登座。”菩萨道:“不消着衣,就此去也。”
                      要知道, 当时的通天河可是地冻天寒, 冰厚三尺啊! 嘿嘿。穿衣服都顾不上了。八戒与沙僧看见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
                      到于河岸。八戒与沙僧二人下拜道:“菩萨,我等擅干,有罪,有罪!”
                      这两个家伙其实精的很! 有罪, 有什么罪? 打妖怪保唐僧会有罪么?! 他们其实已经很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故意对菩萨说“我等擅干有罪”, 看菩萨如何说。
                      观音菩萨根本就没有理睬这两个家伙的, 什么也没说, 就直接把鱼儿捞走了, 然后叫悟空下水去救师父。那金鱼精呢, 当然是无罪释放了, 吃人案提都没提, 就跟没这回事一样, 不了了之!
                      那条鱼, 若没有观音菩萨的许可, 是绝对不敢跑出来吃人的! 它绝对是在认真执行观音菩萨布置给它的任务! 因为它并没有受到菩萨的任何惩罚。
                      直到这一回才明白,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提拔黑熊精、红孩儿这两个非常厉害的妖怪来为她做事, 因为她林中的秘密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她研制的长生不老药都是用娃娃做的!
                      而比丘国寿星的白鹿精和通天河菩萨的金鱼精大有不同, 如果说鱼精只是在搞实验研究的话, 那鹿精已经在搞规模化大批量生产了!
                      白鹿精一张口, 国王就得给他准备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娃娃, 这些娃娃都是用来做长生不老药的! 孙悟空追打白鹿精时, 白鹿精说他“无知”, 又说这件事与你无关, 怎的欺心来打我? 孙悟空说“我有意降邪怪!不忍儿童活见杀。”当然, 他哪里知道人家是在生产长生不老药呢?


                      19楼2013-03-06 17:04
                      回复
                        (36)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法宝
                        话说唐僧师徒路过金兜山,山前有个金兜洞,猪八戒看见没人, 便贪心拿了人家三件纳锦背心, 结果被那洞主独角兕大王给逮住了。
                        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 既然是独角的, 又叫兕, 又是青色的, 所以我估计它应该是一头犀牛。兕大王好象并没有做什么恶, 害什么人, 而且, 他抓唐僧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因为他抓的是偷他衣服的贼, 人赃俱获, 赖都赖不脱的。
                        孙悟空寻上门来了, 高叫道:那小妖,快教他送我师父出来,免教你等丧了性命!兕大王出来了, 孙悟空道:“你孙外公在这里也!快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若道半个不字,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孙悟空一来, 不分青红皂白, 就和人家讲狠, 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拿了人家的衣服已经是很理亏的了, 怎么说也得先跟人家陪理道歉或解释误会才对, 可他没有, 不但没有, 反而还威胁、恐吓要打死人家! 这就是他的不对。
                        大家看西游记, 应该客观公正的去看待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你不要因为他是孙悟空, 是主角, 就都是对的, 这种想法是有害的。凭心而论, 在这件事上, 孙悟空企图仗势欺人, 就显得很混帐!
                        岂知那妖怪兕大王也不是个好惹的, 有一身好武艺, 却不曾试过, 听说是孙悟空, 反而是满心喜欢: 正要他来哩!那妖魔喝道:你有些什么手段,敢出这般大言! 你师父偷盗我的衣服,见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与我比试,假若三合敌得我,饶了你师之命;如敌不过我,教你一路归阴!
                        两个就打起来了, 结果, 人家拿出个圈儿幌了幌, 就把他的金箍棒给抢走了。
                        孙悟空到天上去查妖怪的踪迹, 说要问玉帝个钳束不严。许真人笑道:“这猴头还是如此放刁!”孙悟空马上就放精明了, 道:“不是放刁,我老孙一生是这口儿紧些,才寻的着个头儿。”这个意思就是: 我的口很紧, 如果是你们这儿的妖怪, 我也不会对如来佛说的, 你们就帮帮忙吧。
                        经查, 天庭并无思凡下界者。玉帝宽恩,着悟空挑选天将去帮忙擒捉妖怪。
                        悟空请来托塔李天王与哪吒,又点两个雷公使用。到了金兜山,哪吒变作三头六臂,兕大王也变作三头六臂。哪吒又将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六般兵器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如骤雨冰雹,纷纷密密,望妖魔打去。兕大王公然不惧,取出白森森的圈子,望空抛起,叫声:“着!”把哪吒的六般兵器全部都没收了。
                        悟空又请火德星君来此放火,那妖魔把这放火的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火箭,一圈子又套去了。
                        悟空又请水德星君灌水,那妖魔见水来,取出圈子,撑住二门。水都流到外面去了。
                        孙悟空见事不谐,将毫毛拔下一把,变做三五十个小猴,一拥而上,兕大王急拿出圈子, 把那三五十个小猴也收了,得胜贺喜而去。
                        孙悟空善偷, 又分两次到洞里把所有兵器、毫毛都偷出来, 但就是偷不了妖怪的那个圈儿。
                        最后, 孙悟空使金箍棒迎战兕大王。哪吒太子、火德星君一起发狠,即将六件神兵、火器等望妖魔身上抛来。这边又天王举刀,雷公使屑,不分上下,一起拥来群殴。那魔头巍巍冷笑,袖子中暗暗将宝贝取出,撒手抛起空中,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六件神兵、火部等物、雷公屑、天王刀、金箍棒,尽情又都捞去,得胜而回。众神依然赤手空拳。
                        最后, 孙悟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只好去找如来佛。如来听说了之后, 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力。罗汉们放砂陷住了兕大王,使他动不得身,那怪急了,取圈子叫声:“着!”把罗汉们的十八粒金丹砂又尽套去了。


                        21楼2013-03-06 17:04
                        回复

                          这一场, 丝毫不亚于当年天兵天将围剿孙悟空, 孙悟空可没有兕大王这么潇洒, 把人家的兵器一股脑的全部收走! 那个宝贝圈子实在太厉害了, 来什么, 收什么, 几乎就没有他收不了的! 也没什么能克制得了它! 这个圈儿叫做金刚琢, 就是道祖太上老君当年打孙悟空脑袋的那个圈子。
                          通过读西游记, 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最牛的人, 并不使用刀枪剑戟拳脚棍棒, 最牛的人都是极善于使圈儿的人, 佛祖如来有圈儿, 道祖太上老君有圈儿, 两大牛人都是使圈儿的! 佛祖的圈儿专套脑壳, 一念咒语,脑门皆裂,管教他入佛门来! 道祖的圈儿专套兵器, 凭你什么武器法宝, 尽情的一股脑全部没收!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法宝是圈子。
                          这一场故事起于西游记的正中间第五十回, 孙悟空通过取经路上的磨练, 开始升级了, 因为他也在学习怎样使圈儿了!
                          故事开头, 孙悟空去化斋, 转身欲行,却又回来道:“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在地下画了一道圈子,请他们坐在圈内, 对唐僧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这是孙悟空第一次使圈儿, 并不是电视上放的白骨精那一回。他画的那个圈儿究竟有没有作用? 有多大作用? 因为没有验证, 所以谁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他在吹牛! 因为金箍棒都会被人家没收, 又何况金箍棒画的一道圈儿呢。猪八戒根本就不相信他的鬼话: 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假如真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了。说的唐僧也半信半疑。
                          孙悟空画这个圈儿的真正用意是唐僧没坐性,好乱跑, 画个圈儿把他框定限制住, 免得化斋回来还要到处去寻人。至于他画的那个圈儿究竟有没有作用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重大标志, 标志着猴头已经开窍了, 已经开始耍手段使圈儿了, 他的圈儿已经初步具备“控制”特征的雏形了, 他使的圈儿也能套住几个人了! 至少, 唐僧是被他套住了的。
                          这件事结束的时候, 唐僧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三藏闻言,感激不尽道:“贤徒,今番经此,下次定然听你吩咐。”


                          22楼2013-03-06 17:04
                          回复

                            六耳猕猴不仅冒充了孙悟空, 还找了几个猴精冒充了唐三藏、猪八戒、沙僧和一匹白马,企图上西天, 成佛做祖! 这个妖怪简直太有创意了!
                            六、过程奇特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不仅外型一模一样, 本事也是一模一样, 走到哪儿, 都无法分辨谁是真的谁是假的!
                            1. 观音菩萨暗念《紧箍儿咒》,两个一齐喊疼,菩萨无计奈何。
                            2. 李天王取照妖镜照住,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毫发不差。玉帝亦辨不出。
                            3. 唐僧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 唐僧也不认得真假。
                            4. 阎罗殿的谛听可以分辨的出真假, 却不敢说出来。
                            5. 最后被如来佛辨出真假, 是所有神仙都没有听说过的新物种: 六耳猕猴。
                            6. 六耳猕猴被孙悟空当场处决, 打死了。
                            以上种种疑点, 实在太多, 这里面就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
                            1. 既然阎罗殿的谛听可以分辨的出真假, 却为什么不敢说出来? 六耳猕猴与孙悟空的本事是一样大的, 只要谛听说出哪个是假的, 随便加几个人就可以帮孙悟空抓住六耳猕猴, 谛听为什么不说? 他怕什么?
                            2. 既然六耳猕猴熟悉孙悟空的一切, 当然就应该十分清楚如来佛祖是非常厉害的, 他为什么不跑呢? 还要到雷音寺去送死? 这不是脑子进了水么?!
                            3. 六耳猕猴只不过打了唐僧, 既没有打死, 也没有要吃唐僧肉, 最多论个行凶抢劫罪, 怎么说, 罪不致死, 为什么就把他打死了?! 量刑是否过重?
                            4. 六耳猕猴的目的是要取经, 又是主动的, 目标一致, 如来佛应该高兴才对, 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啊? 把他也安排进取经的队伍, 岂不是更好?
                            5. 为什么只有如来佛一个人知道世上还存在“六耳猕猴”这一类物种? 而所有的神仙包括菩萨都是闻所未闻的? 难道就没一个人知道吗?
                            6. 如果所有人都不知道有“六耳猕猴”这一类物种, 那么, 如来佛祖与六耳猕猴之间, 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渊源呢?
                            六耳猕猴的下场太惨了, 这个和孙悟空一样的上进青年, 就这么突然之间死于非命了, 可怜, 可惜。
                            但是, 这件事情的真相, 真的就是这样简单么? 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 我无意为六耳猕猴这个妖怪伸冤, 只是因为真假美猴王的好戏欺骗了太多的人, 所以, 我要揭发他们。


                            25楼2013-03-06 17:05
                            回复

                              这就是孙悟空公然不拜的真正原因!
                              只听得莲台座上厉声高叫道:“那孙悟空,见如来怎么不拜?”准确的说, 假变冒充如来佛, 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是因孙悟空公然不拜而引起的。
                              孙悟空又仔细观察, 觉得这不可能! 便喝道:“你这伙孽畜,十分胆大!怎么假倚佛名,败坏如来清德!”轮棒便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罩住了。
                              孙悟空请二十八宿帮忙出来后, 问他:“你是个什么怪物,擅敢假装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那妖王道:“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冒犯仙山。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象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
                              后来, 孙悟空怎么也斗不过他, 弥勒佛来了, 说: 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于是将他领走了。
                              这个时候, 真相大白了:
                              1. 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妖怪, 而是地地道道的佛派神仙。因为他早已得了正果,正果可以明确的界定是神仙还是妖怪。
                              2. 他是弥勒佛的人, 弥勒佛是东来佛祖, 即副佛祖, 又叫未来佛, 也就是佛派内定的下一任佛祖, 接班人。所以孙悟空猜的是对的。是个高级干部。
                              3. 这个地方是仙山小西天。属弥勒佛的势力范围。
                              4. “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 说明小雷音寺是天庭玉皇大帝送给弥勒佛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假变冒充这回事。
                              人家不是什么妖怪, 孙悟空肯定是知道的, 因为从头到尾他都不敢叫人家一声妖怪或是妖精, 最多只说了句“你是个什么怪物”这类的话。
                              黄眉童儿的目的动机已经很清楚了, 不是要吃唐僧肉, 而是要教训教训这个目中无人的孙悟空! 因此, 这一回的纷争是由孙悟空的傲慢无理引起的, 不把人家放在眼里, 人家便要修理他。
                              可是, 这件事情真的只是这么简单么? 我们还得进一步分析。


                              29楼2013-03-06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