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刚从机场出来,亲身感受十分钟前在飞机上听到的37度气温时,颜可第一次体味到了江城的热情。
学校并没派人到机场接机,她只好一个人拖着一大箱行李箱坐机场大巴、抢出租车辗转去了学校。期间被售票阿姨吼过、好不容易拦到的出租车被人抢过、终于坐上车后又被司机大叔的态度吓到过。
在计程车里,她还是忍不住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名义上是报平安,实际上整通电话下来,她除了吐槽,还是吐槽。母亲依旧在电话那边埋怨她当初不听家人的劝阻,非要到外省读书。她沉默许久,看着车窗外拥挤的人群和千篇一律的建筑道:“其实江城风景不错。”电话那边却传来表弟“姐姐骗人!”的喊声。
其实选择来外省读书的理由很简单,她不想坐公交车上小学、初中、高中后还要坐着公交车上大学。至于为什么是江城,那只能以“机缘巧合”来解释了。
同学大部分都报了本省甚至本市的学校,她所毕业的高中不是省重点市重点,自然不会有多少人上一本二本,而三本和大专随处可见,自然有很多人都是选择离家近的学校。颜可分数没上三本,又不打算复读,于是随便报了个大专,选的是国学专业。父亲的意思是让她在大学里多读些书,多积累些知识,有利于文采的提升。她自己觉得学国学正好可以修身养性、培养气质,而且自己本身就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父女俩殊途同归,一拍即合。但无奈大专里这方面的专业还是非常少见的,所以颜可把没开设此专业和省内的学校都排除后,发现也就只有寥寥无几了。
第一志愿是苏州,接下来的全是平行志愿,她一个城市填一个,填了五个城市。最后大概是被第一志愿给踢了,档案就随机投进了江城的学校,正好被录取了。
当她终于站在江城职业技术学校的门口时,心中还是有着些许兴奋和期待的,学校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事实上比自己预想中的要大些,校友的素质也比校外大叔大婶好了许多,比如就在颜可刚从计程车上下来准备继续拖着自己一大箱子行李时,旁边却突然出现了个学长,主动过来帮她把行李从车上扛下来。
颜可自是感动万分,慌忙道谢。那学长只是微微一笑,边将行李放好边问颜可道:“你读的是什么系?”
“中文系。”
正在前面带路的学长回过头看了颜可一眼,感叹道:“为什么妹子都跑去了中文系?”
颜可问道:“学长是哪个系的?”
“机械系。”
颜可一脸黑线:“学长难道指望妹子读机械?”
“呵呵,我哪忍心啊?”顺手指了指前方“那边就是你们中文系的接待处了,到了那里后,会有学长带你去办入学手续、带你去宿舍。”
颜可点了点头,又突然发觉这动作学长又看不到,只好答了句“好的。”
一路无话,到了中文系的接待处,那帮忙提行李的学长对中文系的学姐交代了几句,转过头又对颜可讲了几句客套话,就又向门口走去了。学姐走来,帮颜可把行李拖放在中文系的大棚子里,便领着颜可开始办各种手续。还趁着排队的空闲时间告诉了颜可许多这个学校的基本状况。
等一切都办完了,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学姐把颜可送到宿舍后就走了,连电话、姓名也没留。有那么一瞬间颜可觉得,这有点像小时候经常读的《雷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