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考古吧 关注:106贴子:244
  • 8回复贴,共1

【破土开方第一帖】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祖师镇楼


1楼2013-03-06 22:33回复
    学科概况
    吉林大学考古学(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由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历史系组建了古文字研究室并招收研究生。1972年,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张忠培先生任专业负责人。197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考古专业和博物馆学专业从历史系分离出来,组建独立的考古学系,林沄先生任系主任。2000年本学科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被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朱泓教授任中心主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被列入“十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5年,以本学科为依托组建的“中国边疆史地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现已形成一支由20余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博士组成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中国边疆地区古代文化、人类与环境方面的综合研究实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依托“211工程”、“985工程”、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等,共获得研究经费1722万元,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成果斐然,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项,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5年来共培养博士生24人、硕士生77人。2001年《田野考古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田野考古学》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北方汉以前考古
    学术带头人:林沄教授 学术团队:朱永刚教授、赵宾福教授、王立新教授、李伊萍教授、陈国庆教授等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建立基础薄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与谱系关系;针对年代序列与谱系关系清楚的地区,重点开展文化与经济形态的演进及其动因的研究,开展聚落形态的分析以搞清区域内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本研究方向的综合实力在国内高校同领域稳居领先地位。
    2、高句丽、渤海考古
    学术带头人:魏存成教授 学术团队:王培新教授、彭善国教授等
    本研究方向以高句丽、渤海考古为重点,兼及汉唐及辽金元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是东北亚地区考古研究的热点,也是本学科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为成功申报我国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3、体质人类学与生物考古
    学术带头人:朱泓教授 学术团队:周慧教授、陈全家教授、汤卓炜教授、张全超讲师等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运用体质人类学的方法(本学科的古人骨标本库规模在国内高校首屈一指)研究古代人类群体的人口学构成和人种学类型的划分;②运用DNA方法(本学科拥有国内高校第一所考古DNA研究专业实验室)对地下出土的古代人骨做个体鉴定、家系鉴定以及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遗传学异同,揭示他们之间在种系演化上的相互关系;③运用地学、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恢复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揭示古代居民对食物的选择,狩猎和家畜饲养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概况,进而探讨各地区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内涵与模式;④运用古病理学方法研究各古代人类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食性与生活方式、体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方向的突出特点是文理交叉、相互渗透。本方向中具有传统优势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以及新兴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在国内高校均居领先地位。
    4、外国考古学
    学术带头人:杨建华教授 学术团队:滕铭予教授、冯恩学教授、潘玲副教授、陈胜前副教授等
    I


    2楼2013-03-06 22:34
    回复
      本方向的研究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接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其他国家与地区古老文明及其起源的研究,主要是对两河流域史前及早期国家的研究;②对中国周边国家的考古研究,主要有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以及中亚各国的考古学研究;③对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作系统的研究,并且从以上两方面的研究中获得大量的最新的国外考古学实例和研究动态。
      “十五”建设成效
      1.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项,其中国家基础学科人 才培养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十五”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十五”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中央部委重点项目(边疆史地研究)3项、其它26项,获科研经费672万元。 “十五”期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43篇,出版著作16部,为吉林省委省政府提供咨询报告3篇,科研成果获7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在俄罗斯、蒙古国开展的考古发掘和调查拓展了研究的地域,在考古DNA、基于GIS的田野调查、计算机虚拟技术对颅骨进行三维复原等科技考古领域也都有所进展或突破。先后参与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以及嫩江尼尔基水库等多处边疆地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魏存成教授作为高句丽研究的首席专家参加中国国家代表团,连续出席了2003和2004年度在法国巴黎和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7、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中国高句丽遗迹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肯定。
      2.队伍建设
      “十五”期间在队伍建设上成绩突出。期间林沄教授当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魏存成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周慧教授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当选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赵宾福教授、王立新教授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滕铭予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当选宝钢优秀教师;朱泓教授入选吉林省优秀专家等等。
      3.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共招收研究生213人,其中硕士生153人、博士生56人、外国留学生4人,期间毕业获得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01人,其中获硕士学位者77人,获博士学位者24人,培养规模在国内同类专业首屈一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边疆考古重大课题的实施,学研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毕业的博士现已成为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考古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4.学术交流
      “十五”期间有3人赴日、美、加进行3个月以上的访学;14人次应邀到美、日本、韩、斯洛文尼亚、蒙古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6批10人次赴韩、俄、美、德等进行学术考察与讲学;在国内有81人次参加了48项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32人次讲学。此外还成功主办了 “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居延考古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2005吉林大学考古(国际)学术论坛——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全国博士生论坛(考古学)”等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
      学科建设目标
      继续保持在中国边疆考古研究方向的国内领先地位,以占领学术前沿的重大课题的实施为主要目标,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相邻国家(尤其是东北亚地区)考古学遗存的探究。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多学科交叉,将自然科学方法在边疆地区古代人类、环境、文化的应用提升到新的高度。积极参与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整理,继续为涉及边疆地区遗产的国际热点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争取从国外或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3—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科研人才,促成不同学术传统、不同学术风格在同一学术团体中的有机交融。以各种方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复合型的考古人才。充分利用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这一平台,加强学科建设,力争使考古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行列。


      3楼2013-03-06 22:34
      回复
        吉林大学考古系系训:

        艰苦奋斗 严谨认真 实事求是 活跃思想


        4楼2013-03-06 22:39
        回复
          楼主发帖很辛苦……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路过,在路过的同时还要关心楼主,鼓励楼主,在这个冷漠的时代,给予楼主温暖!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24 23:12
          回复
            楼主发帖很辛苦……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路过,在路过的同时还要关心楼主,鼓励楼主,在这个冷漠的时代,给予楼主温暖! 【图片】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4 23:12
            回复
              楼主吉大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02 10:10
              回复
                感谢楼主,再接再厉


                9楼2015-05-04 18:10
                回复
                  楼主吉大的么,认不认识研究生学姐学长,18考研路过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3-09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