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漢語與古百越語有何關係?
百越語是泛指古代中國南方百越族原住民的語言。自漢代以後“百越”一詞鮮見於史載。兩千多年來,中央集權對南方地區的統治、商貿活動、人口遷徙、文化傳播,具有威望的北方漢語(Prestige)使南方地區變成雙語社會(bilingualism),逐漸形成漢越混合語。歷代官方語言對南方漢越混合語的影響不斷覆蓋並迭加,百越底層成份幾乎消失殆盡,僅存一些詞彙和結構殘留,也許這些是從周邊少數民族語言借入。各地方語言同時遵循最簡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語音、詞彙和語法結構上發生不同的變化,從而形成現時的南方漢語諸方言。
2. 漢語是一門具有雙層語言(Disglossia)特徵的巨語言(macro-language)還是一簇親緣關係密切的語言的集合?
兩千多年來漢語有著相對穩定的標準書面用語,但各地的口語逐漸文言分離,最終差異巨大。基於政治和民族認同,各種漢語變體通常被視為一門單一的社會語言。可是從純粹語言學的角度,漢語是一簇相近的語言的集合,但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而是一個巨大的方言連續體(dialect continuu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