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7,084贴子:1,347,470
  • 6回复贴,共1

汉语方言Q&A集合ψ(‘∇´)ψヽ(‘Д´)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儂好!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若有紕漏,請斧正。


1楼2013-03-07 12:21回复

    1. 南方漢語與古百越語有何關係?
    百越語是泛指古代中國南方百越族原住民的語言。自漢代以後“百越”一詞鮮見於史載。兩千多年來,中央集權對南方地區的統治、商貿活動、人口遷徙、文化傳播,具有威望的北方漢語(Prestige)使南方地區變成雙語社會(bilingualism),逐漸形成漢越混合語。歷代官方語言對南方漢越混合語的影響不斷覆蓋並迭加,百越底層成份幾乎消失殆盡,僅存一些詞彙和結構殘留,也許這些是從周邊少數民族語言借入。各地方語言同時遵循最簡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語音、詞彙和語法結構上發生不同的變化,從而形成現時的南方漢語諸方言。
    2. 漢語是一門具有雙層語言(Disglossia)特徵的巨語言(macro-language)還是一簇親緣關係密切的語言的集合?
    兩千多年來漢語有著相對穩定的標準書面用語,但各地的口語逐漸文言分離,最終差異巨大。基於政治和民族認同,各種漢語變體通常被視為一門單一的社會語言。可是從純粹語言學的角度,漢語是一簇相近的語言的集合,但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而是一個巨大的方言連續體(dialect continuum)。
    I


    2楼2013-03-07 12: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 為何比漢語方言之間差異少得多的歐洲的語言能劃分為不同語言?
      大部份歐洲語言屬於印歐語系里的斯拉夫語族(Slavic)、羅曼語族(Romance)和日耳曼語族(Germanic)。各語族內部不少語言之間的差異比不同的漢語方言之間的少得多,甚至能相互通話和(或)能讀懂對方的書面語,但依然被劃分為不同的語言。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包括:羅馬帝國衰落后小國寡民的歷史傳統、頻繁的戰爭和社會變遷、文藝復興各地域文化之間的衝突和共融、以表音文字書寫等等。雖然漢語方言差異巨大,但兩千多年來共時上只有一套受到官方認可的,以方塊漢字書寫的標準書面語系統(古代文言文—現代白話文)。
      to be continued...


      3楼2013-03-07 12:22
      回复
        覅停呀,马来妹


        4楼2013-03-07 12: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