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OPPO的背景光——午夜倾听俞灏明(转天涯)
作者:我依然很爱你 提交日期:2007-6-28 14:57:00
我是一个对音乐无比挑剔的人。我确定,我不解释。
我只有一台OPPO陪着我倾听,曾经爸爸问我:“要iPod还是OPPO?”我说OPPO,广告里它的样子令我着迷,很多时候,音乐不像iPod那样纯白,真正的音乐充满瑕疵,只是在海面下三千米的深蓝总有光影在微微旋转,你听不听得到?
我敢说我是一个对音乐无比挑剔的人,我敢说我是因为歌声而喜欢俞灏明。
有些人会嘲笑我,怎么会去听俞灏明。很多很多人说俞灏明真的唱得不好,快男里他被频频拖出来垫底,每次芋头为他反驳,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他只是一个孩子。”没有更多。就连灏明自己,也许都不会把歌声放在自己自豪的第一位,甚至被归入弱点。
不是不在意,而是自己也觉得事实如此,13强里他的歌声开始变得微弱,这种不自信的感觉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所有比赛,包括最终的灰色空间都唱得小心翼翼。喜欢他的人要认真听他的歌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要时刻担心他跑调或者忘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直到比赛结束,我才一首首的重新开始倾听。
声音是绝对要讲天分的事情,不管技巧再怎么烂都好,音色本身的质感,磨灭不掉。也许正是因为缺乏技巧,才能让声音中的情感肆意流淌,缺乏精致但是没有尘埃.
只是有多少人认真倾听过俞灏明。
去掉所有所有的元素,只留下声音。
俞灏明的歌声太内敛,陈楚生的歌声可以让你宁静,可是俞灏明是要在宁静的时候听,在心最没有防备的时候,会像慢性毒药一样缓缓渗透进来。个人觉得他和钢琴应该是舞台上的情侣,否则太多元的伴奏他会无法驾驭。
比如《叹息桥》,开口第一句“一地亮丽的黄昏”,立刻能够带出意境,带出夕阳和晚风,带出拉长的人影,带出明明站在你身边,却离你很远的那个人,带出活在回忆里的人,最后用歌声落成一座爱情的叹息桥。悲哀落幕,如此美丽。
比如《心在跳》,低沉的男中音缓缓述说前段,琴声与人声穿插,甜蜜与哀愁交织,一起在歌曲高潮开出深情的花,“我要对你多好,你要爱我多少,走过了天涯海角,最后才知道……”如果被这样的声音打到心,真的是一击必杀。
最后一首《灰色空间》,简直像在听电影,歌迷哭喊的声音无意间烘托出电影效果,听得出他一点一滴的成长,被疼痛撕扯过的青春,无奈与愤怒的淡入淡出,唱出来就留在听歌人的体内,纠集成凝重的情感,要不是我早有防备,可能真的会流泪。
今年的夏天有那么多的声音在唱响,吉杰是百老汇的十里洋场,楚生是洗尽铅华的澄清夜色,苏醒是带点小资情调的漂亮声音。也许灏明,就是海面下三千米的的深蓝,听得到的人太少,但认真听过的人就无法再置身事外。
PS:有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感觉,哈.
从来不追星,但我却喜欢灏明
当《快乐男生》6进5比赛的结束,我对这个节目的兴趣也消失殆尽了。因为一双纯洁善良的眼睛,我开始关注这个节目。因为这双眼睛的主人的离开,我懒得再看这个节目。
其实,应该感谢HNWS将俞灏明留到了六强,不至于让这个节目过早的世俗化。有俞灏明的舞台,至少还有感恩,还有友谊,还有情长,还有礼貌和谦让。有俞灏明的舞台,至少还有一面镜子,让那些被名利蒙蔽双眼的选手自惭形秽。只可惜,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随着俞灏明的离开而消失了。
俞灏明的离开标志着《快乐男生》节目中人性美好的一面正式完结,剩下全是金枝欲裂地表演。当他离开的时候,站在台上的选手没有给他掌声,也没有主动给他温暖的拥抱,更没有依依不舍地流泪。他们肯定在庆幸,哈哈,一个强有力的对手离开了。虽然这个强有力的对手曾给了他们温暖的拥抱,虽然这个强有力的对手曾给了他们添水加饭,给他们欢笑无数,给他们掌声,为他们流泪。
作者:我依然很爱你 提交日期:2007-6-28 14:57:00
我是一个对音乐无比挑剔的人。我确定,我不解释。
我只有一台OPPO陪着我倾听,曾经爸爸问我:“要iPod还是OPPO?”我说OPPO,广告里它的样子令我着迷,很多时候,音乐不像iPod那样纯白,真正的音乐充满瑕疵,只是在海面下三千米的深蓝总有光影在微微旋转,你听不听得到?
我敢说我是一个对音乐无比挑剔的人,我敢说我是因为歌声而喜欢俞灏明。
有些人会嘲笑我,怎么会去听俞灏明。很多很多人说俞灏明真的唱得不好,快男里他被频频拖出来垫底,每次芋头为他反驳,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他只是一个孩子。”没有更多。就连灏明自己,也许都不会把歌声放在自己自豪的第一位,甚至被归入弱点。
不是不在意,而是自己也觉得事实如此,13强里他的歌声开始变得微弱,这种不自信的感觉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所有比赛,包括最终的灰色空间都唱得小心翼翼。喜欢他的人要认真听他的歌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要时刻担心他跑调或者忘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直到比赛结束,我才一首首的重新开始倾听。
声音是绝对要讲天分的事情,不管技巧再怎么烂都好,音色本身的质感,磨灭不掉。也许正是因为缺乏技巧,才能让声音中的情感肆意流淌,缺乏精致但是没有尘埃.
只是有多少人认真倾听过俞灏明。
去掉所有所有的元素,只留下声音。
俞灏明的歌声太内敛,陈楚生的歌声可以让你宁静,可是俞灏明是要在宁静的时候听,在心最没有防备的时候,会像慢性毒药一样缓缓渗透进来。个人觉得他和钢琴应该是舞台上的情侣,否则太多元的伴奏他会无法驾驭。
比如《叹息桥》,开口第一句“一地亮丽的黄昏”,立刻能够带出意境,带出夕阳和晚风,带出拉长的人影,带出明明站在你身边,却离你很远的那个人,带出活在回忆里的人,最后用歌声落成一座爱情的叹息桥。悲哀落幕,如此美丽。
比如《心在跳》,低沉的男中音缓缓述说前段,琴声与人声穿插,甜蜜与哀愁交织,一起在歌曲高潮开出深情的花,“我要对你多好,你要爱我多少,走过了天涯海角,最后才知道……”如果被这样的声音打到心,真的是一击必杀。
最后一首《灰色空间》,简直像在听电影,歌迷哭喊的声音无意间烘托出电影效果,听得出他一点一滴的成长,被疼痛撕扯过的青春,无奈与愤怒的淡入淡出,唱出来就留在听歌人的体内,纠集成凝重的情感,要不是我早有防备,可能真的会流泪。
今年的夏天有那么多的声音在唱响,吉杰是百老汇的十里洋场,楚生是洗尽铅华的澄清夜色,苏醒是带点小资情调的漂亮声音。也许灏明,就是海面下三千米的的深蓝,听得到的人太少,但认真听过的人就无法再置身事外。
PS:有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感觉,哈.
从来不追星,但我却喜欢灏明
当《快乐男生》6进5比赛的结束,我对这个节目的兴趣也消失殆尽了。因为一双纯洁善良的眼睛,我开始关注这个节目。因为这双眼睛的主人的离开,我懒得再看这个节目。
其实,应该感谢HNWS将俞灏明留到了六强,不至于让这个节目过早的世俗化。有俞灏明的舞台,至少还有感恩,还有友谊,还有情长,还有礼貌和谦让。有俞灏明的舞台,至少还有一面镜子,让那些被名利蒙蔽双眼的选手自惭形秽。只可惜,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随着俞灏明的离开而消失了。
俞灏明的离开标志着《快乐男生》节目中人性美好的一面正式完结,剩下全是金枝欲裂地表演。当他离开的时候,站在台上的选手没有给他掌声,也没有主动给他温暖的拥抱,更没有依依不舍地流泪。他们肯定在庆幸,哈哈,一个强有力的对手离开了。虽然这个强有力的对手曾给了他们温暖的拥抱,虽然这个强有力的对手曾给了他们添水加饭,给他们欢笑无数,给他们掌声,为他们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