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海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 “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幸福海丰”的奋斗目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取得“三个进一步”和“三个更加”的新发展。全县GDP、规模以上工业两大指标双双突破200亿元大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经济综合发展力跻身全省67个县(市、区)的十强。
建市25年来,海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过去一年,海丰经济发展取得“三个新突破”。地区总产值1至12月份完成201.6亿元,比增13.6%,占全年计划93.6%,排在全市水平线上,全市GDP增长13.5℅,工业总产值1至12月份完成324.4亿元,比增25.6%,占完成全年计划10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至12月份完成214.5亿元,增长37.1%,占完成全年计划97.5%,增加值36%,完成市下达考核任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至12月份177.1亿元,增长12.4%,占完成全年计划86.4%,在三县排名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至12月份完成179.1亿元,增长30%,占完成全年计划100.1%,在全市排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至12月份完成12680万美元,比增20.9%,占完成全年计划10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至12月份完成113459万元,增长26.01%,占完成全年计划100.0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7107万元,比增9.84%。出口总值1至12月份完成49233万美元,比增3.6℅,占完成全年计划任务8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1元,比增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96元,比增18℅,农业总产值50.5亿元,比增6.3℅,占完成全年计划99%,全市排第一。经济综合发展力跻身全省67个县(市、区)十强。
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去年,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县直属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完善经济开发区、金园工业区、科技工业园、金岸工业区等县城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进行整合、联结,县城地区20平方公里的工业基地逐步推进,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大力引进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太阳能产业等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企业落户园区、聚集发展,其中金庄电器、中阳光研、三阳饰品等10多家企业已按计划投建;公平服装、城东毛织、可塘珠宝、梅陇金银首饰等传统特色产业加快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县农业扎实迈向现代化。加快联安海纳有机米、黄羌虎噉金针菜、平东九龙生姜、梅陇无公害蔬菜、莲花山云雾茶等生产基地建设,引进、吸纳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到我县设立子公司,推动农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带动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去年,莲苑炭焙茶专题节目在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播出,莲苑茗茶玉壶香、皇斋虎噉金针菜首次获评第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农产品,益之康木瓜、绿田花生、公平花生、黄羌金针菜等6个产品和6个产地顺利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特色农产品向品牌化升级。全县旅游业扎实迈向品牌化。大力发展商贸、运输、旅游等服务产业,尤其是着力狠抓旅游业,进一步完善莲花山度假村、海丽高尔夫球场的配套设施,初步建成了小漠—后门—东关联安围湿地—大湖公平鸟类保护区,红宫红场—马思聪故居—莲花山风景区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了“红、蓝、绿、古”四色旅游品牌。去年海丰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1.74亿元,比增13%。
宜居宜业城乡进一步优化。围绕把县城“建设成中等现代化城市”这一主线,加快县城中心区规划建设。按照“宜居宜业”的发展理念和新修编的县城总体规划要求,着力做好各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力推进“一场、二河、三区、四化、五路、十亮点工程”的建设。碧桂园、“第一城”、雍悦豪苑、凯旋花园等大型高层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县城红城大道第一期改造工程、三阳路及南二环大道、北三环LED路灯配套工程、龙津河景观改造工程等市政工程也将竣工;县影剧院、东关联安围海堤、龙津河治整治等市政项目加快建设;市政环境、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宜居宜业的中等现代化城市初步形成。大力推进中心镇、专业镇建设。公平服装、可塘珠宝首饰、梅陇金银首饰、城东毛织等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大力推进“一镇一街一中心”、“一镇一样榜村”建设,扎实推进“万村百镇”整治工作,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建市25年来,海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过去一年,海丰经济发展取得“三个新突破”。地区总产值1至12月份完成201.6亿元,比增13.6%,占全年计划93.6%,排在全市水平线上,全市GDP增长13.5℅,工业总产值1至12月份完成324.4亿元,比增25.6%,占完成全年计划10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至12月份完成214.5亿元,增长37.1%,占完成全年计划97.5%,增加值36%,完成市下达考核任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至12月份177.1亿元,增长12.4%,占完成全年计划86.4%,在三县排名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至12月份完成179.1亿元,增长30%,占完成全年计划100.1%,在全市排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至12月份完成12680万美元,比增20.9%,占完成全年计划10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至12月份完成113459万元,增长26.01%,占完成全年计划100.0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7107万元,比增9.84%。出口总值1至12月份完成49233万美元,比增3.6℅,占完成全年计划任务8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1元,比增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96元,比增18℅,农业总产值50.5亿元,比增6.3℅,占完成全年计划99%,全市排第一。经济综合发展力跻身全省67个县(市、区)十强。
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去年,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县直属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完善经济开发区、金园工业区、科技工业园、金岸工业区等县城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进行整合、联结,县城地区20平方公里的工业基地逐步推进,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大力引进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太阳能产业等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企业落户园区、聚集发展,其中金庄电器、中阳光研、三阳饰品等10多家企业已按计划投建;公平服装、城东毛织、可塘珠宝、梅陇金银首饰等传统特色产业加快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县农业扎实迈向现代化。加快联安海纳有机米、黄羌虎噉金针菜、平东九龙生姜、梅陇无公害蔬菜、莲花山云雾茶等生产基地建设,引进、吸纳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到我县设立子公司,推动农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带动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去年,莲苑炭焙茶专题节目在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播出,莲苑茗茶玉壶香、皇斋虎噉金针菜首次获评第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农产品,益之康木瓜、绿田花生、公平花生、黄羌金针菜等6个产品和6个产地顺利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特色农产品向品牌化升级。全县旅游业扎实迈向品牌化。大力发展商贸、运输、旅游等服务产业,尤其是着力狠抓旅游业,进一步完善莲花山度假村、海丽高尔夫球场的配套设施,初步建成了小漠—后门—东关联安围湿地—大湖公平鸟类保护区,红宫红场—马思聪故居—莲花山风景区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了“红、蓝、绿、古”四色旅游品牌。去年海丰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1.74亿元,比增13%。
宜居宜业城乡进一步优化。围绕把县城“建设成中等现代化城市”这一主线,加快县城中心区规划建设。按照“宜居宜业”的发展理念和新修编的县城总体规划要求,着力做好各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力推进“一场、二河、三区、四化、五路、十亮点工程”的建设。碧桂园、“第一城”、雍悦豪苑、凯旋花园等大型高层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县城红城大道第一期改造工程、三阳路及南二环大道、北三环LED路灯配套工程、龙津河景观改造工程等市政工程也将竣工;县影剧院、东关联安围海堤、龙津河治整治等市政项目加快建设;市政环境、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宜居宜业的中等现代化城市初步形成。大力推进中心镇、专业镇建设。公平服装、可塘珠宝首饰、梅陇金银首饰、城东毛织等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大力推进“一镇一街一中心”、“一镇一样榜村”建设,扎实推进“万村百镇”整治工作,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