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吧 关注:115贴子:232
  • 6回复贴,共1

今天终于看完唐浩明的晚晴三部曲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来惭愧,备受赞誉的唐氏晚清三部曲,我居然跨越了十年的时间才看完。当然,我不是个研究文学的人,对历史也是半瓶子醋,因此三部小说且停且看,高中看了《曾国藩》,大学看了《杨度》,工作几年后看了《张之洞》。
小说也好,历史也罢,我觉得晚清三部曲要读的,是一种“做事”的学问,是一类“做事”的人格。初看《曾国藩》时,我还是个背诵中国近代史的学生,看到曾国藩被杀的大败就高兴不已,更为禄王举火一焚大呼装哉,对收尾那黑雨感叹“我终于等到你了”,随废书不再读(再次捡起已是好几年后)。再看《杨度》时,我倒也经历了一番思想变迁,看着皙子由帝王之学而遁禅佛之术,想起他与静竹、富金的奇缘,不免唏嘘,以致不寐读至凌晨。《张之洞》则是今年心血来潮买了安卓手机看的电子版,不得不说我认为《张》在三部书中最成熟,也最精彩。《曾》、《杨》里面红补丁可是不少,而唐先生对曾文正近于神样的崇拜,字里行间亦多所现,远不如张之洞的描写那样人性化。
如果说《曾》是一段历史串烧,配上“外儒内法杂以黄老”的调料;那么《杨》则是一道可口的冰淇淋甜食,百种滋味最后化作滴水无形;而《张》就是精心烹饪的名菜了,文显其色,思得其香,至于味则入口不绝。整个小说中,最精彩的就是看到一个官僚的成长,以及整个官场的故事,而不再是那所谓的历史演义。《张》以一言蔽之,就是“任事极难,人亦任事”,面对晚清腐败的官场,张之洞无异于捏着鼻子在里面从事修补,而结尾一句“他说,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让我觉得有点欲哭无泪,我不由想起了小说的另一位暗线角色——李鸿章,其实李、张是一样的,他们都努力过,而终究失败。《曾》给我的感觉像历史批判,《杨》给我的感觉像侠客小说,《张》给我的则是的无比的沉重。
我不知道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只愿用曾子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诸书友共勉。


1楼2013-03-10 21:18回复
    你真的赢了,我吧,我以为我看史记,去年在看第四卷,今年还在第四卷,汗颜。。没成想,发现了你,你拖着断断续续看了十年!哈哈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8-08 02:07
    收起回复
      好帖!曾国藩我看了五遍,感触颇深。


      IP属地:江西3楼2014-11-07 13:43
      收起回复
        我正在纠结,想通过小说来了解晚清历史。。看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等三部好。还是看高阳的慈禧全传好。。有知道的么。他们都是写的晚清历史,背景上的时间重叠了吧。按时间跨度来说应该是唐浩朝的晚清三部曲好,而高阳的慈禧全传只写到了慈禧去世,溥仪继位。所以纠结啊。。我主要想知道晚清的大事件这两个作者有没有写到,比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那些大事件。看过的教导一下。


        IP属地:湖南4楼2025-04-12 1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