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此时发生的一件意外却使克卢格和希圌特圌勒之间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起来,在阿弗朗什前线指挥的克卢格因为遭到盟军炮火包围,无线电报务员阵亡,与克卢格的司令部本部失去联系,后来虽然突围成功,但克卢格等又在崎岖道路上前进了好几个小时才安全返回,这些使克卢格和司令部失去联系的时间达到了12个小时之久。为此,因7.20事件已经歇斯底里的希圌特圌勒情绪变得更加恶化,联想到刺杀者经常提到克卢格的名字,他甚至怀疑克卢格的失踪是由于他在前线联系敌人,准备通敌叛圌国的结果。希圌特圌勒立即要求克卢格离开前线,到位置稍稍靠后的第5装甲集团军指挥部去建立新的指挥机构,希圌特圌勒还在指挥部里大骂克卢格会在阿弗朗什反击战中败北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取胜(希圌特圌勒发给克卢格的电报同样言语无礼,甚至带有污辱性语言。)!阿弗朗什反击战失败后,鉴于全军覆没的危险已经笼罩在诺曼底地区德军的头上,克卢格不顾希圌特圌勒长时间的沉默,自行下令撤退,此举换来了希圌特圌勒将克卢格撤职,以有“希圌特圌勒的救火队长”之誉的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元帅取代。克卢格平静地接受了撤职命令,承认作为“防守大师”,自己没有能在阿弗朗什成功阻止盟军的突破。之后部下在克卢格的指挥部里看到他坐在椅子中,出神地瞅着面前桌上的军用地图,时断时续却是不停地用手指敲击着地图上“阿弗朗什”这个地名,克卢格告诉部下:“我作为军人,一世英名毁于此地。”。面对无望的海岸战局,克卢格的继任者莫德尔最终也认为目前德军的实力已经没有战胜的希望,说服希圌特圌勒准许他开始逐步后撤,好保存剩余的军队以备未来。至此,顽强固圌守的德军才不敌退去,旷日持久的盟军大举登陆西欧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克卢格于奉命回国途中在向希圌特圌勒发去最后一电后服氰化物胶囊自杀,东线多数的德军军官都配发了这种胶囊,以便不利时自杀。克卢格致希圌特圌勒的最后一信内容大致如下:“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要说是因为我指挥失误致使西线失守,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指责,也无从为自己申辩。我从没有怕过死,成千上万的将士已经捐躯沙场,我决定同他们一道。生命对于我已经没有意义,何况我的名字也早已出现在敌人的战犯名单上。隆美尔(西线B集团军群总司令)和我,早已预见到今天的形势,可有谁愿意听我们的意见?…(陈述大西洋壁垒的德军装备不足和克卢格早已预见到阿弗朗什之战的不利前景以及克卢格时刻没有忘记过东线他同样陷入灾难的官兵)…我对军情的判断并不是因为受到了悲观情绪的左右,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冷静分析。莫德尔元帅身经百战,我由衷地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可是,如果他也无能为力,而您寄予厚望的新型武器(指V1、V2导弹)又不能成功,那么,我的元首,下定决心结束这场战争吧。德国人民已经遭受了无数难以言表的苦难(仅是盟军对德国夜以继日的轰炸一项,就造成了德国约40万人死亡、80万人受伤、700万人无家可归。),已经到了该结束这种恐怖的时候。肯定有办法达到结束战争的目的,首先要确保帝国不会匍匐在布尔什维克脚下。我一直钦佩您的伟大,如果命运比您的意志和天才还要强大的话,那么上帝也是如此,希望您现在也能表现出足够的伟大,在必要时结束这场无望的斗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心和您是贴近的,比您所知的更为贴近。”。然而克卢格的死换来的只是希圌特圌勒将他的绝笔交给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莱德.约德尔后说:“这是很有力的证据,说明克卢格应该被处死(指克卢格因“7.20”事件所受到的怀疑)。”,之后把遗言永久地锁进了档案柜。希圌特圌勒又命令悄悄将克卢格的遗体埋葬,通过德国官方的新闻广播声称:克卢格元帅因脑溢血而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