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读后感
器物无魂,故不能言,即为哑物。置物之所,即为哑舍。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作诗作词时,托物言志?若要说器物没有灵性,我是不会信的。
《哑舍》是这样一本书,一本替那些经历无数岁月洗礼的古物记录发生在它们身上或稀奇,或辉煌的故事。玄色坚持,古董不是死物,那些古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沉重的过去承载在它们身上,无人倾听。只是因为,古物是哑物,没有人能听见它们开口。默然等待千年,只为再次相遇。它们背后的历史,历史背后的人生。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它们属于不同的主人,拥有各自不同的故事。历史与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无数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痕迹。有谁能说,古董只是器物,是没有生命的死物?《哑舍》是一本讲述古物故事的书,古物不会说话,但玄色会用手中的笔,忠实地记载下来。
玄色用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所有读者展开她脑海里无比恢弘的历史。们处于这个时代,凭借那些被时光遗留下来的古物,试图窥探过去所发生的事情。
历史的真相早已埋藏在滚滚黄烟中,尘土淹没了它们,世人再不可能知晓完整的过去,只能凭借古物,一点点拼补出支离破碎的过去。
玄色运用她的天赋,给了所有人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用无数心血凝结出《哑舍》。
我一直相信,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史书上记载的,未必就是真相,历朝历代,成王败寇,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他们用笔墨记载下他们的辉煌,掩盖那些残酷的真相。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刻写下的一切,百年后,谁会知道那会被改写成什么模样?
拿《哑舍》中的无字碑一篇,武则天的无字碑一举,在宣誓:没有谁能审判她,连神也不可以。她的功与过,究竟是哪个大过哪个?我觉得无字碑的含义,不仅仅是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的傲气,更是对历史的尊重。没有人能评判她,那些历史的真相成为人们评价她的唯一依据。
一家古董店,收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器物。那些器物承载无数的岁月,它们有自己的情感,为了自己的执念,孤独的等待,等待当初埋下的因而诞生的果成熟。
我从来没有想过,过去的一切,因为我认为既然已是过去,就不应该再去留恋,而谈论未来过于飘渺,所以不敢对未来妄加猜测。我觉得作为人应该看到现下的光景,那是真实。但是,看《哑舍》我却终是明白,为什么人们那么热衷于探索过去,那是前人的世界,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但是是那么的精彩。看《哑舍》,我就觉得自己像是回到古代,以一个从未想过的角度看待过去。为何秦帝逝世,继位的会是胡亥,而不是扶苏公子?人们有过无数猜测,却从未以非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手法去论断。而在玄色笔下,赵高手中的一支能改变任何书写痕迹的白泽笔就解释了一切。《哑舍》也同样提到不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物,例如和氏璧,越王剑,四季图等。人们有时会为曾经发生的悲剧惋惜,而玄色用她的想象力,为那些故事中的人编制了一个温暖的梦境,给予人们安慰,历史上的陈阿娇年幼被许下‘金屋藏娇’的诺言,却在长大后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一顶‘巫蛊’的大帽子扣下,她的后半生就在长门宫中与孤独相伴。玄色却在历史上陈皇后的形象上又添了一分痴情的色彩。巫蛊之罪陈阿娇究竟有没有犯,已无处查证,但玄色大胆的假设她的确这么做了,却只是为了在那座金碧辉煌的殿宇内做一个绮丽的美梦。然而这份美丽在玄色笔下,也很残酷。陈阿娇清楚地知道,那个日日夜夜陪伴她的不过是个替身,她始终清楚现实。就是这样一个痴情的女子,她的下场也更让人心疼。
过去学习历史,总觉得那些人,那些事,离我有多么遥远,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一天,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存在异常突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拥有自己的个性与情感,第一次觉得,历史其实离我很近。
《哑舍》能带给我的感动与启示,是很难说上来的,现在,玄色已经写完四本,她的本意是在第五本完结,然而她却在第四本书的后记提到,也许第五本并不是终结。玄色的笔力日渐提升,羽翼越来越丰满,带给我的感动也越来越多。我很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精彩,玄色又会给我怎样的惊喜。历史,一个看似遥远的世界,却因《哑舍》,走进了我的世界。那些古老的过去,那些无人知晓的故事,那些不会说话的古物,那家名为哑舍的店铺。都在那本名为《哑舍》的书中,等待我去品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