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琐的怪叔叔吧 关注:3贴子:15
  • 0回复贴,共1

断层的识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非纵测线上辨别断层比较明显,往往能看到波的走时跳跃。在断层附近能看到能量的明显衰减。有的断层记录上看不到波的跳跃,但和纵测线一样,也能产生回转现象。在断层附近由于岩石吸收系数增大,不管设计何种观测系统,断层点附近的能量都会减弱或消失。地震同相轴错断,间断,扭曲等,都可能是断层特征。 2、岩层破碎带判识准则为:深度偏移图像中正负反射波组较明显且杂乱,正负反射波能量相当或正反射能量略强;纵波波速下降,在岩性图中,各曲线都呈较明显、密集的起伏变化;二维、三维图像中反射面较多,较集中,且相互重叠。 3、含水岩体、水体及夹泥带判识准则为:深度偏移图中P波反射较S波弱,且S波负反射能量较正反射强;速度图中P波处于高速区,S波处于低速区;反射层提取图中S波出现较明显的负反射面;岩性图中S波曲线明显下降,纵横波波速比V/s和泊松比显著增大,岩体密度p和动态杨氏模量E等明显下降。 4、断层破碎带地震波反射特性:纵波遇断层破碎带反射较强,若岩层富水横波 反射也较强,深度偏移多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强烈的正反射结束,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多而杂乱,以负反射为主,单个反射条带窄、延伸性差。断层破碎带内岩体纵横波速总体下降,但高低变化频繁。 5、泥夹石充填型溶洞地震波反射特性:纵横波在泥夹石充填型溶洞内的传播和反射特性与断层破碎带内基本一致,但泥夹石充填型溶洞深度偏移图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数量视充填物内块石粒径和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块石粒径和含量大则正负反射层较多而杂乱,以负反射为主,单个反射条带窄、延伸性差;块石粒径和含量小则正负反射层少,以负反射为主,单个反射条带宽、延伸性好。泥夹石充填型溶洞内纵横波速总体下降,高低变化频率随充填物内块石粒径变大而降低,随充填物内块石含量变大而升高。 6、软弱夹泥充填型溶洞地震波反射特性:纵波遇软弱夹泥充填型溶洞反射很强,若岩层富水横波反射也较强,深度偏移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强烈的正反射结束,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少、正负相间、以负反射为主,单个反射条带宽、延 伸性好。软弱夹泥充填型溶洞内岩体纵横波速下降,且充填物内部波速变化较小。 7、地下水充填型溶洞地震波反射特性:纵横波遇地下水充填型溶洞反射但横波反射明显较纵波反射强。纵横波深度偏移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正反 射结束,但横波开始的负反射条带较结束的正反射条带宽、能量值大。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较少、以负反射为主,单个反射条带宽、延伸性好。地下水充填型溶洞内纵横波速都大幅下降,且内部波速变化较小。 8、无充填型溶洞地震波反射特性:无充填型溶洞是岩溶隧道探测难度最大的不 良地质体。纵波遇边界平滑、横向延展性好、边界法向与隧道轴线小角度相交的可以准确探测类溶洞反射较强。深度偏移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强烈的正反射结束,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少、正负相间、以负反射为主,反射带内单个反射条带窄、延伸性差。无充填型溶洞内岩体纵横波速下降,且内部波速变化较小。纵横波遇边界有一定的横向延展性,但不够平滑、边界法向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的可能探测类溶洞和几何形状为圆锥体或圆柱体,或溶洞边界法向垂直于隧道轴线的难以探测类溶洞反射较弱,深度偏移不明显,反射层短小,纵横波速下降不明显,不易引起注意,需要具有丰富超前地质预报经验的专家分析。 9、富水岩层地震波反射特性 横波遇富水岩层反射很强,视岩层结构的不同纵波反射不同,且横波反射明显较纵波反射强。横波深度偏移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强烈的正反射结束。若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则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多,以负反射为主;若岩体内节理裂隙 不发育,则反射带内正负发射层少,以负反射为主。纵波深度偏移以强烈的负反射开始,以强烈的正反射结束。若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则反射带内正负反射层较多,以负反射为主;若岩体内节理裂隙不发育,则反射带内正负发射层较少,以正反射为主。岩体内横波速度下降,纵波速度与岩层结构有关,由裂隙岩体进入裂隙含水岩体,纵波速度上升,由完整岩体进入裂隙含水岩体,纵波速度下降。
(1)正反射振幅表明硬岩层,负反射振幅表明软弱岩层; (2)若S波反射较P波强,则表明岩层饱含水; (3)Vp/Vs增加或泊松比突然增大,常常因流体的存在而引起; (4)若Vp下降,则表明裂隙度或孔隙度增加。 ①断层: 对不含水的断层破碎带表现为反射波能量强,反射界面以正负相交替出现,纵波波速降低,静态杨氏模量降低,密度曲线高低震荡;若断层富水,则横波反射能量比纵波强、纵横波速比减小,密度增加。 ②侵入体和接触变质带: 在侵入体接触面和接触变质带上,地震波发生强正反射。 ③软弱岩层: 对软弱岩层,在反射层中表现为由强负反射转化到强正反射。 ④岩溶区: 对空溶洞,纵波和横波波速都较低,岩石密度也较低的特征,反射层图中强弱反射界面交替出现;对于地下暗河、充水溶洞。对于溶隙等含水的不良地质,反射面较杂乱,且横波反射比纵波反射强、纵波波速与横波波速比值陡然增加,或者泊松比陡然增加。 ⑤陷落柱: 单炮记录上直达波,反射波明显,在近零偏移距的位置,可以看到明显的反射波延迟。这是陷落柱在单炮记录上的重要识别标志之一。强反射代表煤层的反射波,弱反射代表灰岩层的反射波。在瞬时频率属性剖面上,能看到陷落柱位置出现频率的降低。


IP属地:贵州1楼2013-03-18 11: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