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7贴子:105,804
  • 14回复贴,共1

请教一下昆曲的家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筝误》里丑小姐爱娟的家门是什么?贴旦?六旦和贴旦我也不太分得清。这类人物昆曲都是贴旦(六旦)应工吗?
类似的角色在京剧里都是男人演,男人比较能豁出去装疯卖傻。前些天看《惊丑》,邵铮的韩世勋,王瑾的爱娟。王瑾虽然画的满脸花,但身材太纤巧了,动作也俏丽优美,邵铮又那么高的个子,虽然他演的不错,但总觉得没有那么狼狈。如果是京戏,爱娟像“如花”那样的,韩世勋这小白脸儿肯定显得可怜价儿的。


IP属地:北京1楼2013-03-20 21:31回复
    詹爱娟属于丑,有的称为彩旦,像这样的人还有占花魁里面的鸨母。
    像琵琶记里面的婆婆、金锁记里面的张母都是老年妇女,也是由丑扮演的。


    2楼2013-03-20 22:27
    回复
      2025-05-10 07:18:24
      广告
      刘异龙老师就演惊丑的詹爱娟,张铭荣老师就演金锁记的张母和占花魁的鸨母这些角色。


      3楼2013-03-20 22:30
      回复
        孔爱萍演叫反串啊。北昆那个我不清楚,但是上昆一直是丑……


        5楼2013-03-20 22:47
        收起回复
          可为啥大家都不用丑行演员来演呢?丑演着多有戏剧效果啊,插科打诨装疯卖傻他们在行啊。用些五旦六旦出身的演员,不是味儿啊。


          IP属地:北京6楼2013-03-20 23:07
          收起回复
            北大这场折子戏我也去看了。按说詹爱娟是丑行应工,不过王瑾驾驭这个人物,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再怎么说詹小姐也是个少女嘛。邵峥演倒霉蛋式的小生真是……哈哈一如既往的传神啊
            六旦和贴旦还是不同,吧主在吧里也讲过这个问题:
            http://tieba.baidu.com/p/1807523379?pid=23367746000&cid=23384069988#23384069988


            7楼2013-03-20 23:39
            收起回复
              昆曲行当继承自南戏时代,一开始七个脚色,七子班子。
              生、旦、外、贴、末、净、丑。
              虽然延续到今天,尤其吸收了一些将元杂剧末的功能加进来之后的处理,以及近代徽班的脚色制度,最终定型。
              但是,不同于京剧等剧种,昆剧行当体制保留着很多“古风”。
              1.原之“贴”并非今日之贴,今日之贴实际专门为六旦,六旦本不是从旦分离出来的,起早是从丑出来的,故而丑与六旦常有部分交集,比如六旦不同于其他旦行,一定场合可与丑一起参加科诨对白,可用方言;
              2.净末丑三角科诨,一般是净丑对单边的末,当然此处末特指南戏风格的末,主要体现在今日昆曲家门中的丑行中,而昆曲家门的末已经演化为元杂剧末的部分功能以及近代戏剧的正生等的功能。
              3.古之净类今日之丑,昆曲的净主流还停留在架子花类,也就是依然承担着大量古之“净”的功效,与丑具有共通之处,比如可对口打诨,可用部分方言白口;
              4.昆之老旦不源于旦行,昆之老旦出于净行,而净通付丑,因而昆曲中老旦也存在交集,常可由丑和净应工,尤其丑中偏付的脚色,更自然可以充当今日之“老旦”。
              所以除了实在属于反串之外,昆曲《风筝误》中的詹爱娟本属于家门中的“丑旦”,隶属于丑,依据上述古之继承法则,可以由丑、甚至可以由净应工。昆曲中的本该属于“老旦”也可以净行应工,而可用丑的地方也可用老旦,比如省昆新编折子戏《红楼梦弄权》中的静虚本就是丑,但却可以老旦应工,该因为付丑可近净,净可通老旦,比如清代《红楼梦传奇》中的贾母就本属于老旦,但是却是净行应工。
              昆曲存南戏古风,有行当起源关联的脚色是一定程度可以互通的。当老旦具有部分丑的功能,或者净行可以胜任某种老旦人物的时候,净丑可代老旦,而丑与贴旦(六旦)的交集也存在。


              8楼2013-03-21 14:31
              回复
                老旦出净行,可以从老旦的用嗓风格可以看出,这一点京剧老派的做法更能看到规律,老旦不是从闺门旦和青衣中被分化出来的脚色,可以看南戏古传奇的脚色。


                9楼2013-03-21 1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