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平吧 关注:2贴子:47
  • 0回复贴,共1

聚焦石化 定格影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聚焦石化 定格影像
□李明

  1988年9月2日国家发行的“T.128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一组)”,全套四枚。其中第二枚“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采用的即是李毅平同志的摄影作品。


  从博友的微博中得知李毅平先生逝世的噩耗,瞬间被牵动的思绪与心结,因痛楚而撕裂。记忆的片断如空中不断来袭的陨石,快速、剧烈、炽热而粉碎着。
  1980年,作为一名刚从炼油厂调入报社不久的小记者,我很快就与李毅平师傅熟悉了。因为他已是当地有名的摄影家,我求摄影知识正如饥似渴。印象中那时他还没有调到报社,而是在一家运销企业的工会工作,几年后他调入报社,我们成为同事。他对我摄影技术的指导和帮助成为常态。
  报社初创,因陋就简。第一部相机记得是当时胜利石化总厂总经理石之达赠送给我们的,一部德国蔡司,单镜头120皮腔折叠相机,外套是橘黄色皮革。我不会调光圈快门,去请李师傅指教。后来我们买了两部海鸥120相机,一部4A,一部4B。在他的指导下,采购了一批丹东120黑白胶片,很便宜,很好用。后来他调入报社,我们还接管了工会在教育处四楼顶层拐角处的一间小暗室。那间不到10平米的小屋,平时他用,周五晚上到周日期间,就是我的工作间,大量时间也有李师傅在场指导。提两瓶热水,买两斤面包,把一周来拍的胶卷带进去,两天之后,装一大包洗印完成的新闻照片出来,大致上就是报社一周要用的稿件(那时报纸大概是周二期了)。
  为了省钱,李师傅和我约定:分头订阅《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每人订一套,两人轮换看。许多自己动手配用冲胶卷、洗照片的药水(D76、D72等),都是他指导我看书学会的。我们还通过自己控制水温,调制高感光度的药水,洗印高反差照片,放大制作“虚光”人像,通过多次曝光制作合成照片。为了配合工地制作宣传橱窗用大幅照片,我们把放大机横放过来,光源打到墙壁上……
  在他指导下,我学会了在工地上,蹲下来背着太阳用暗袋现场取换胶卷,甚至直接在暗袋里将自裁的135胶卷装入135底片暗盒内……
  1984年,李师傅已经调入报社,作专职摄影记者。我负责报社的采编业务。乙烯建设,如火如荼,我多次跑领导办公室,争取了专项资金,去北京,在新华社朋友指导下,买了一台日产玛米亚RB-67多后背相机,可更换135、120(6×6,6×9宽银幕)等多种胶卷后背,还买了一台勃朗尼卡6×6cm单镜头反光相机和一批配件。这使得李师傅如虎添翼,更加痴迷。
  1987年,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紧张激烈,这期间我通过新华社发表的新闻图片通稿,20多幅,我与他联合署名的摄影组图、画报专题等,在《人民画报》、《山东画报》等发表。
  他一生引为自豪的是众多摄影作品的获奖,以及培养出众多的摄影通讯员、记者。最具代表性的是,1988年9月2日国家发行的“T.128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一组)”,全套四枚。其中第二枚“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采用的即是李毅平同志的摄影作品。记得是他曾告诉我要到乙烯工地住几天。他住在乙烯工地指挥部的小招待所内,天不亮扛着架子、设备等爬上50多米高的化工塔顶。当时他已配备了35MM广角和80-120MM、100-300MM等长变焦镜头,并且有增距镜。这张照片应是用300MM加增距镜拍摄的,是烯烃厂初建时期的场景。1985年加入山东省摄影家协会,198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以新闻和人物摄影为多。他是我的介绍人之一。我的入会作品也是他与我不知多少周末夜晚在暗房里精心洗印挑选的。
  在我们印象中,李师傅最大的特点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常年穿一套工装,为了镜头感,需要趴在地上,他会毫不迟疑。齐鲁大地,石化之城,所有制高点,他都不止一次地爬过,每每我与他说起来哪里高处角度好,他都会有一套丰富的经验说给我听。有一年他的彩色摄影作品《累了》(好像是这个名字),本报新春期间发表,后在全国获大奖,是一组新春庙会上舞狮子的人们累得未换装,即在狮子套装内睡着了的镜头,是他跟踪大半天,跑了几十里路拍到的。
  我历来注重保存和整理资料,当年在报社期间的许多老照片,早已在多年前用大量节假日扫描存储了,而现在找出许多光盘、硬盘,急急地搜索和查寻,许多的报社同仁合影,却偏偏照片内找不到他的面容——我恍然,当年怎么就不会想到这一切,这些照片都是李师傅拍摄的,他,自己,在镜头之外啊……
  而且,竟然没有一张与他的合影!
  而今,数码机遍天下,人手一机或更多都是习以为常的了,然而,我每端起相机,就想到当年的胶片时代,就想起当年的黑白暗房,就往往会想起当年的毅平师傅,想起他一生都为之努力和付出的石化摄影。
  (作者曾任齐鲁石化报社副总编)


1楼2013-03-22 18: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