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友吧 关注:138贴子:793
  • 11回复贴,共1

用相机带您探询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古镇,一起出发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上海的旅行,一直想去古镇,感受下班驳的记忆,查阅资料后,选择了,千年古镇-枫泾,转乘地铁到了锦江乐园,乘“枫梅线”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这座古镇。


1楼2013-03-23 09:56回复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2楼2013-03-23 09:58
    回复
      枫泾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已有百姓生息。1500年前,已成集市,名白牛市。唐宋以来,这里寺院道观遍布,人烟渐多。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正式建镇,谓白牛镇。从明代开始,枫泾镇就南北分治,南属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北属江苏省松江府华亭县。直到1951年3月,经新中国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南镇并入北镇,枫泾镇才结束分治历史。1966年10月,枫泾镇由松江县划入金山县(1997年5月起为金山区)。


      3楼2013-03-23 09:58
      回复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故去的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4楼2013-03-23 09:59
        回复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


          5楼2013-03-23 09:59
          回复
            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6楼2013-03-23 10:00
            回复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7楼2013-03-23 10:01
              回复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8楼2013-03-23 10:03
                回复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


                  9楼2013-03-23 10:04
                  回复
                    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


                    10楼2013-03-23 10:05
                    回复
                      行走其间,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11楼2013-03-23 10:07
                      回复
                        好帖子要顶!再去去佘山,离得不远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3-24 0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