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的故事吧 关注:4,889贴子:83,200
  • 5回复贴,共1

【巴厘】 《巴厘岛的故事》编剧夫妇谈巴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剧夫妇谈巴厘
李善美&金起镐
听这对打造了韩流热风的剧本作家夫妇如何说
夫妇二人编写的大量走红名剧
韩国的电视剧史上有两个令都市言情剧(trendy drama)大行其道的人。那就是李善美,金起镐这对夫妇。他们两个开始分别在戏剧,电影界以演员身份活动,之后,夫人李善美首先以剧本作家身份出道,几年之后,丈夫金起镐也选择了剧本作家这条路,两人共同执笔开始向世间推出了大量的人气电视连续剧。只要听听剧名,就知道两人的成就有多辉煌。94年《爱在你心间》是韩国版言情剧的鼻祖,之后的《星梦奇缘》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并创出了韩流一词。其他《向着日射》,《危机男人》,《千年之爱》,《巴厘岛的故事》,直到《新进社员》。他们写出的电视剧每一部都制造了空前走红的纪录,被称为是“人气连续剧的制造机”。
从小时候起就喜欢看电视剧的笔者,几乎观看了这对夫妇的所有作品。开始笔者并没有注意到剧本作家,只是被出演者和剧情吸引。但是曾几何时,我开始注意到这对剧本作家的存在,那大约是2002年《危机男人》之后吧。这部剧不仅仅讲述了美丽的故事,更是深入到现实社会的描画之中,从而在当时受到瞩目引起话题。之后的《千年之爱》是韩剧对于奇幻爱情故事的首次尝试,《巴厘岛的故事》里则不仅仅讲述了爱情故事,更是作为心理描绘的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有演员的出色表演在,但剧本的构成,以及和既存的浪漫爱情剧完全不同的角色设定,加上主人公们精致纤细的台词,都造成这部剧令年轻观众热狂的因素。
现在只要一提“李善美&金起镐制作”,收视率就会得到保证。我和这对作家夫妇是在他们在江南区清潭洞的名为“李金制作团”的事务所里相见的。事务所的入口处贴着大型的宣传海报,这是一间由住家改造的,为日夜工作的职员们提供的多目的空间。《新进社员》刚刚播完,难得清闲的两个人开始了关于电视剧的话题。
●不会因为观众的意见而修改剧本
——取李善美老师的“李”和金起镐老师的“金”成立的“李金制作团”,是否以《巴厘岛的故事》作为首打作品的呢?
金:是这样的。
——《巴厘岛的故事》是,剧本:金起镐,制作:李善美,实际是这样的吗?
金:因为和电视台之间的协约问题,变成了那个样子。实际上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写的。
李:基本上是丈夫一个人写的。我只是在后面拿着鞭子催来着(笑)。
——看两位的作品,会感受到比其他的韩剧传递出更强的信息。爱情故事的背后隐含着更深的含义。《巴厘岛的故事》,从开始着手的企画阶段就有这样的意味吗?
李:我想大家在观看电视剧时所感受到的全部,我们从企画阶段就开始预备好了。开始没有准备,是写不出剧本来的。虽然韩国的电视剧被认为会因观众的意见而对剧本作修改,但是如果没有安排好大结局就开始写的剧本,是很难收尾的。虽然也有例外,比如《新进社员》里面,开始是安排主人公的朋友自杀的,但是结局里面没有死。对于配角这是可能的,但是主要角色的生死问题关系到整个剧情的发展,那是想中途修改也改不了的。写剧本的主旨嘛。。。就是想让观众觉得好看,哈哈哈。。。
——(笑)的确看得很过瘾。
李:只要好看就可以了。那是首要的目的。其他的都是附加的东西,观众能否感受到作家的真意,这并不重要。电视剧就是要好看,这是我们俩创作的原则。
——《巴厘岛的故事》的结局好像受到观众们相当强烈的抗议。这是在开始创作时就定好的结局吗?
李:最初就定好的。这部剧的序幕是在巴厘岛开拍的,那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大结局的拍摄。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都快忘记了。(笑)
——演员们好像也是一样。大家在当时的拍摄中都完全燃烧(竭尽了全力),所以回想当时的情形都比较困难。


1楼2013-03-23 16:35回复

    李:是很奇妙。别的电视剧,播放结束后过了一个月也就完全忘掉了,但是《巴厘岛的故事》就不同。过了一年也还在脑子里。甚至拍《新进社员》的时候,也在看《巴厘岛的故事》的DVD。(笑)一边回看,一边说着“演技真是棒啊。”不光我们俩是这样,好像出演的演员们也是,他们也在这一年里重新看这部剧来着。
    ——我也看了3回。真是中毒性很强的电视剧啊。
    李:因为剧情很复杂。
    ——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李:那也许是因为结局很特别的缘故吧。我们是带着最后的戏来从第一集写起的。所以,知道了结局以后,从头再看时,就会重新思考“啊,所以会那样啊”。
    ——当时网上的留言板充满了大量的观众意见,你们当时没有想过要借鉴一下吗?
    金:虽然我们也看观众的意见,但是不会参考。在电脑主页上留下意见的,我想不会超过全体观众的1%,大部分观众是在默默地守候。作为作家来讲,是从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的,经过了观众想象以上的各种试行错误,写出来的剧本。
    李:我们的电视剧要为了那些众多的默默守候的观众们着想。当然对于那些看得忍受不住的观众的心情,我们也能够理解。(笑)
    接续:
    ●当初的郑在民是设定为30岁以上
    ——《巴厘岛的故事》是用了多长期间完成的呢?
    金:最初提出来是在2000年。
    ——那就是说在《千年之爱》之前就开始企画了?
    金:《千年之爱》是10年前就开始企画的。10年前找到电视台的时候,都被说成“还太早”,“现在拍的话会失败”。实际上《巴厘岛的故事》在2000年提出来的时候给拒掉了。
    ——被电视台拒绝了吗?
    金:不是被电视台,而是演出导演。说是“司空见惯的爱情剧。”
    李:4个人的主人公,还包括财阀的登场。。。无论怎么说“不是一般的爱情剧”,但不是作家本人对这部剧还是不理解,结果谁也不给拍,我们就自己造了。(两个人爆笑。)
    ——那么演出导演是如何定下来的呢?
    李:这边我们选好了角色,然后跟SBS的干部说明需要什么样的演出。
    金:剧情梗概出来了,企画也弄好了的状态下,终于定下了演出导演。这就是所说的好莱坞式制作。
    李:Che Mon-sok导演开始也认为这是“哪里都会有的爱情故事”而面露难色,但是我们说服了他。实际上在一起合作的时候,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现在也是,经常我们会和以导演为首的各位演员们见面。每次相见,都说“我们真的好棒啊”自我陶醉一下。(笑) 我做剧本作家10年了,像团队协作(team work)得那样好的拍摄现场,真的很少见。
    ——请给我们讲讲选角时候的故事吧。
    李:首先我们最先联络了苏志燮。03年的时候在《千年之爱》里我们和苏志燮合作,那部剧中有非常伤痛的戏。看了那样的戏,我就想苏志燮这个演员相对于明朗的角色,应该更适合有些阴郁的角色。所以就想让他演仁旭那样有阴影的角色。《千年之爱》03年5月结束之后,5月末6月初的时候我们就给他挂电话,说明了大纲之后他立刻就接受了。河智苑的情况是,我们没有考虑过除了她之外的人选。我和丈夫一起找到她,说“如果你不出演我们就不拍这部剧了。”李水晶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河志苑这个女演员所持的印象完全地吻合。倒是赵寅成其实是代打呢。(笑)
    ——是凭借《巴厘岛的故事》人气绝顶的赵寅成吗?那么开始你们想要谁来演这个角色的呢?
    李:刘五性(《朋友》主演老大),我们是想着他来写剧本的。但是因为和他的拍片日程冲突所以被拒绝了。最初的设定,郑在民是超过30岁的人物。
    ——郑在民是刘五性吗?。。。实在想不出 (笑)
    李:现在想的确如此。台词开始也是以在民比仁旭年长的设定来写的,和赵仁成是不符的。如果开始就设定为寅成,那么台词也会写得比较年轻些。


    2楼2013-03-23 16: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几集的台词写好了以后更换演员的吗?那么后来修改那几集的台词了吗?
      金:没有。就那么进行了。寅成自己说要就那么来。他是想试一试自己作为演员的功力吧。
      ——那么说,寅成自己相对于角色作的调整吗?
      金:是的。演员表演的时候,作家只有去信任他们。去表现的毕竟是演员自身,作为演员当然也要完全投入到演出中去。但是,寅成的期待以上的演技,着实令我们很惊讶。
      李:在电视上看第一集的时候,我就惊讶得直说,“哇,寅成,演得很棒呀!”(笑)寅成自己也完全投入到角色之中,显得很兴奋。我们合作的气氛非常好。
      ● 演员们竭尽全力全部都投入到角色之中了
      ——《巴厘岛的故事》里有趣的戏也很多。比如在民在公司的办公桌上睡觉,流口水的戏,这样的戏也是在剧本中都写好的吗?
      金:演员的动作全部是在剧本里写好的。
      李:郑在民这个角色,或鲜活或暗淡,全由这些一举一动,细微之处来左右,所以都要在剧本里事先写好。
      ——对于自己写的电视剧,你们也一边看电视,一边对角色补充润色吗?
      李:电视剧就是这样的作业的连续。我们也是从观众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怎样才能使仁旭更像仁旭,怎样才能使在民更像在民,我们不停地思考着。对于志燮,寅成他们本人的特点我们并不去考虑。这样的作业的过程之中,我们也是非常快乐的。这部剧里面,坐在那儿说话的戏并不多,为了让角色更加鲜活,我们设计的一边动作一边说话的戏很多,所以拍摄方以及演员本身都很不容易。剧的拍摄结束的时候,演员们都完全和角色化为一体了。
      ——朴艺珍是开始就作为英珠一角被选中的吗?
      李:是的。我们认为她的表演非常出色。像水晶,在民这样的角色,扮演起来也许并不太难,倒是像仁旭,英珠这样从观众角度来讲不大讨好的角色,演绎起来非常不容易。但是这两个人,一边衬托在民和水晶,一边作出了优秀的表演。
      ——在采访苏志燮的时候,他说起剧本的旁注里面,有标示着“悲伤,愤怒,喜悦等6种感情同时表达”的话。(两个人都笑起来)。那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难了点儿啊?(笑)
      李:那不仅仅是对于仁旭的要求,对4个主人公这样的要求是共通的。特别是仁旭的台词非常少,必须要靠表情以及手的动作来加以表现。
      金:仁旭的台词,写完之后结果后来也消失了。(笑)我通常要花上几天来完成每一回的台词,最后总会觉得仁旭和夸夸其谈的形象合不上,结果就削掉。那后来仁旭的台词就越来越少,没有台词,故事也展开不上去,我们也很是苦恼来着。
      ——拍摄过程中你们有和演员们商谈演技的事情吗?
      李:拍摄《巴厘岛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的确经常和演员们通电话。特别是和在民的电话比较多。比如像“这种感情表现我是这样想的,对头吗?”的内容。我只是说“你怎么想就怎么来吧(笑)”。大家都很拼命。
      ——看起来赵寅成和苏志燮就好像演绎他们自己一样,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了。
      李:观众们是把仁旭和志燮,在民和寅成作为一体来观看的。我们也对他们(本人)作了相当的分析,确实他们本人也就像扮演的角色一样。(笑)
      ——从作家的角度,你们认为哪出戏最出色呢?
      李:第7集,仁旭和水晶第一次在一起吃饭,不说话埋头吃的戏。还有就是,第9集,水晶被公司开除,在走廊里和仁旭擦身而过,他好像视而不见的戏。。。。还有就是第20集,在民红着鼻子,喊出“别的什么都可以忍,就是无法忍受你不理我”的戏。那个戏里,寅成完全成了在民。
      ● 相对于灰姑娘的故事,更希望揭露现实
      ——仁旭借给水晶葛兰西的书,这里突现阶级斗争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那么这部剧的主题是否不是要讲述爱情而是要揭露现实社会的贫富差距,阶级社会的不平等呢?


      3楼2013-03-23 16:35
      回复

        李:那可是这部剧的主旨啊。哈哈哈。。。
        ——刚才您可是回避这个主旨的。(笑)
        李:嗯。。。作为电视剧来讲,好看就足够了,但是作为作家,是有他的创作意图的。
        ——那么意图是指什么?
        金:电视剧中登场的人物,是生活在时代之中的。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人,难道是只考虑眼前的女人或男人来生活的吗?那样就不能叫做现实的活人了。虽然这么说,那也不能就把电视剧写成阶级斗争。哈哈哈。主人公的4个人中间,是必须要插入(阶级)这个主题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阶级社会的构成,他们之间才产生了种种纠葛。作为作家有必要把他们之间的纠葛明确化。葛兰西突然登场的时候,也有说“太突然了”“造作”的意见,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向人们宣扬葛兰西,更不想煽动阶级斗争(笑)。只是,为了向观众说明姜仁旭这个人物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的一种手段。
        李:观众们,如果感觉到这部剧的背景里多少隐含着那样的信息,那么这部剧可以说就成功了。想到葛兰西的是我丈夫。我也认为为了使仁旭说出最能表现仁旭的话,需要引用什么人的话,为此我苦恼了很长时间。当时,举出了好多革命家的名字,因为我只认英俊的(笑),结果就从维基百科里面以长相好看的为序,最后就选定了葛兰西。
        (注:好奇葛兰西到底长得什么样。查了一下兰西(Antonio Gramsci):意大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
        李:至今为止的韩国电视剧里,基本上都是没有阶级间纠葛的灰姑娘情节的故事。所以从企画阶段起,我们就想和既存的电视剧区分开来。主人公之间没有经过种种羁绊,就无法成为超越了身份差距的恋人。顺便说一句,韩国电视剧的灰姑娘情节,其实是我们俩始创的。哈哈哈。可以称为灰姑娘情节鼻祖的《星梦奇缘》是我们在10年前写的,但是现在那类的作品也占大多数。作为参与电视剧制作的一员,我们想后辈们差不多也该换换题材了,但是还是不大出来啊。
        金:《巴厘岛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洗脱我们原罪的作品啊。(两个人爆笑。)
        ——最后的戏水晶向在民作了爱的告白。水晶到底爱的是谁呢?
        金:那要看看的人是如何想的了。(想。)我想水晶是爱在民的。
        ——最初不是爱吧?
        金:最初一直在拒绝。因为看到了爱的结局。所以一直努力不让心向那边倾。但是,对于水晶来说,仁旭也是她的某种幻想吧。
        李:水晶是迫使两个男人走向破灭的好似妖妇(Femme Fatale)一样的人物。
        金:如果水晶从一开始就将心许给了在民,那么所有的关系就会更早得到解决了。
        李:那样的话就成了《巴黎的恋人》一样的故事展开了。(笑)
        ●最初的拍摄包括开篇和结尾。但是谁也没有理解剧情。
        ——同最初的预想相比,播放时哪个人物更加受到瞩目?
        李:一定要说的话就是在民。因为金钱会说明问题。观众是将登场人物和现实的人物重合起来看的,所以会觉得像仁旭那样没有钱的人,也没有权势。从作家的角度,我们是将3个人作同等比重来写的,但是女性观众好像更会被像在民那样的人物吸引。
        ——苏志燮说过,因为仁旭是和自己的境遇相仿的角色,所以不大好演。选角的时候,你们就知道苏志燮有那样的经历吗?
        金:在巴厘的2个星期的拍摄结束,返回的途中,听他的经纪人说的。我们非常惊讶。
        ——共同执笔的时候,有决定好分担的内容吗?
        金:没有特意决定什么。但是,得有个领头的,所以就全权交给妻子,我跟在旁边过日子就是了。(大家一起笑)妻子要是无法忍受我一个人玩,就让我坐在旁边。
        李: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两个人一起写的(笑)。两个人互相提意见,修改,补充,就这样进行的。
        ——你们两位是夫妇,这样是不是有很多帮助?


        4楼2013-03-23 16:35
        回复

          李:有帮助也有不利。好的方面是,可以进行双倍的修改。不好的是,两个人要争论说服对方。在决定故事情节展开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往往要争论很多。一个电视剧里面这样重要的戏有好几处,所以,我们要花上比一个人写作时多10倍以上的时间。
          ——那么,在决定3个主人公的悲剧结尾时,是个什么情形呢?
          李:那是在我丈夫出去旅行时,我一个人做主决定的。但是后来和丈夫说了以后,他也觉得是个好主意。
          ——最后的戏里面使用了枪。这在韩国电视剧里面是很少见的啊。
          李:比刀不是要好得多(笑)。一枪就了结了。。。
          ——也有报道说结局有两种。
          李:那是因为对于在巴厘拍的戏,工作人员也没有太理解。
          金:看到在民失魂落魄在街上游荡的戏,还传出了“在民吸毒”的话,因为工作人员不了解前后,只拍摄那一部分来着。
          李:大结局里仁旭和水晶躺在床上说话的戏,也是在第一集的剧本出台之前向出演者传达的。演员们已经知道了结尾,所以从第一集开始就已经将结局放在念头上了。大家都说,虽然一边了解了那个悲剧的结尾,一边还是惊讶于每一幕戏。(笑)
          ●《巴厘岛的故事》是最钟爱的剧作之一
          ——听说在成为剧本作家之前,李老师曾在戏剧的舞台,金老师曾在电影领域里展开活动。那么从演员转向电视剧的剧本作家的原由是什么呢?
          李:我是想继续作演员的,但是谁也不用我,没有办法只好改行。(金拍手大笑)
          ——是想写出自己想看的,有趣的电视剧吗?
          李: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剧本作家。我很羡慕演员这个职业。所以,自己写剧本,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自己演。(笑)
          ——那么说还没有完全放弃作演员啊。
          李:当然啊。放弃不了。(笑)
          ——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出演呢?
          金:没有出演的时间。哈哈哈。剧本还赶不上趟呢,再要说出演,要挨别的工作人员骂了。(笑)
          李:但是我丈夫以前在我的作品里出演过。《爱在你心间》里面演主人公的哥哥,是个反面角色。(笑)。(金也脸红了。)
          ——两位的电视剧有什么特征吗?
          李:爱情故事之后是喜剧,基本上是这样的方式进行的。作家也不能老是固执己见,我们的电视剧的特征。。。(想一下)经常听说看了我们的剧会感觉很累。观众会将自己的感情移到主人公身上去看,所以看了我们的剧会觉得累吧。因为会有你不想见的情节发生,深入到故事当中,就会跟着一起烦。(笑)
          ——最新作《新进社员》是喜剧,那么下一部是爱情剧吗?
          李:如果有机会写的话。。哈哈哈。
          ——现在正在计划什么作品吗?
          金:MBC在06年春和秋要各播放一部。
          ——是什么样的剧呢?
          李:秋天播放的剧叫作“Sayonara”,是以在日韩国人为题材。春天播放的剧还没有起名字,讲的是女警官的故事。
          ——至今为止最钟爱的作品是?
          金:所有的作品都喜欢,一定要举的话,就是《危机男子》和《巴厘岛的故事》。
          李:感情持续到最终回,完全燃烧的剧,对于作家也好,演员也好,都会长久停留在记忆之中。不可思议的是,拍摄完了私下里也和出演者见面的就只有这两部剧。
          ——有没有想一定要一起合作的演员?或者,至今为止合作过的演员当中还想合作的人?
          李:因为亲近所以再次合作,这在Professional(专业人员)的世界里会给双方都带来压力。根据角色,合适的话就可以,不合适就不行。如果是配角的话,多合作几次也不会感到负担,但是主角的演员能够合作2回以上的就比较少了。就只有刘五性,安在旭和苏志燮三人。我们经常会起用新人,和车仁表,安在旭,刘五性初次相见的时候,他们还都是新人。和新人合作压力比较小,很有趣。因为新人都非常努力。
          这两个人是和《巴厘岛的故事》这样忧伤的情节无缘的明朗的性格。看着他们甚至会联想起《巴厘岛的故事》里幽默的场面。进入到写真摄影时,两个人的对话仍在进行:
          “(李对金)这个角度看起来比较瘦吧?其实我们没有这么胖的,因为《新进社员》他胖了10公斤,我胖了5公斤,从此就降不下来了(笑)。

          “(金)这个角度不错,显瘦啊!”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作品会那么有趣。夫妇之间才可以的完全信赖下的自然交流,不拘泥于定格,时常谋求变化,正因如此他们才可以达到如此的成就的吧。他们创作出的电视剧,又将以何种形式令韩剧更上一层楼呢?让我们期待他们吧。


          5楼2013-03-23 16:35
          回复
            感谢楼主的分享。还能找得到这些东西


            6楼2013-03-25 0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