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怎么过?对于这个问题,唉,我思考的次数实在不是一次两次了,太过于想的太多,因而于无形之中给自己设定了太多的羁绊,就像是一种道德底线,让自己形成了长久以来的固执:不这样便会不安,不这样便会内疚,可一直也没这样。自己给自己的束缚,使得狂傲不羁桀骜不驯的我始终没有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可现在想想,这是一种严重的“本本主义”现象,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误己观念。最近的几天失眠均是没有走出这种困误,一直徘徊在狭隘的人生观当中。为了解决此之迷惑,我想到过去历史中找寻答案,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历史中找到对策。可是,对于诸如此时甚至会此世困惑我的问题,我没有找到安慰。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到时时刻刻都让自己保持一种“静唯之态”,内心的浮躁不时地在躁动番涌着,貌似下一刻就要侵袭我的大脑,占据我的清醒。又是这么很无助,无法排除这种不安之躁。我想了,置心于书中只求得了一时之快,即如解酒消愁酒后更愁。自信了心学的“知行合一”,我也还是没有找到排解这煞是折磨人的鬼东西,我既没有龙场悟道的天资聪慧,亦没有得到知行合一的精髓。倒是在翻看自己日志以打磨时间的过程中,看到了白岩松的“青春不计后果的过”之观点后,看到了一丝曙光,让我有了感觉。青春之龄,本是无忧无扰、积极主动、天天向上的,就应该是不计后果不留遗憾的,。总是以一种回首青春的态度去待之,必然老气横秋,乏然无味。允许失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本就有得有失,不必太在乎。过程美了,亦无悔意,这也是一种积淀,是一种大度,是自我修养;而结局美了,是一种心情之美,这是自我收获。人生就应这样过,不求对未来想得太多,不做详尽的描述。人生路上的十字路口共同铸就了一张网,会有两种表现形式,如果,想的太多,它会以此时此刻的我为中心围绕在我周围,形成一个结实的囚笼,把自己禁锢起来,带来无尽的烦恼,而此时的我恰是这样的;另一种便是走一步做一个选择,遇到一个十字路口选一个方向,那样,不想而知,会形成一张踩在脚下的大网,这上面既书写了自己,有描绘了他人,美哉!青春要不计后果的过,要不留遗憾,这才是知行合一。可以对未来憧憬,那是理想,但不要规划道路,这是纸上谈兵。唯如此才能解决人生之惑。休矣,完毕,明天是美好的一天,太阳破晓而出,连同心中阴影一齐带走,我将迎来美好时光。此值青春之际,用知行合一去不计后果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