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23贴子:28,682,057

回复:新宋这本书里关于军事作战的内容硬伤太多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981259911?pn=1
就是这个贴子,关于这个问题吧里的朋友争论得很激烈,你可以参考下....


17楼2013-03-24 20:54
收起回复
    有人说古代作战是要满足结阵作战,古代那是聚堆打仗,不用关心自己的编制是否有战斗力。
    请问这位熊皮帽子近卫军,按小说里描写,那种千人左右的骑兵编制之间的较量还不够多么?
    另外请问骑兵作战怎么结阵?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因此骑兵部队往往单独拿出来在作战中用以袭击敌方薄弱的环节,而这样的作战行动难免会遇到对方骑兵,遇到这种情况,你没有一支合适的编制来作战难道不是编制的失败?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两军交战,万人规模。辽军派出了一支700人的骑兵小队不断骚扰我军侧翼。如果按照小说的编制,我这时候派出一个指挥是无法同辽军小队作战的,派出一个营那么我军仅万人规模,仅仅是辽军一个小分队就要派出近五分之一的机动兵力是不现实的。那么这时候只好派出三个指挥的兵力,千人左右。这三个指挥的兵力分三个部分,隶属于三个军官,战斗力自然没有某一个营指挥官指挥下属三个指挥来的强。


    18楼2013-03-24 20:56
    收起回复
      投毒确实是扯淡,这个没什么好洗的


      IP属地:上海19楼2013-03-24 20:59
      回复
        投毒扯淡,实体书改正过来就不说了。我这还是翻看了几年前存在电脑里的电子书。但是军制改革是硬伤无疑。编制的大小规模既然要改,那么如此大事石越应该把改革的内容,为何要这样编制写清楚。其实我觉得大家都不太懂军事的情况下,乱编一个哪怕不是特别理想,给出详尽的理由,列举出潜在对手的编制以及本方编制如何克制地方编制的分析,然后给出军制改革的内容也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凭空编写。
        按理说这类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多问几个人总能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如果凭空去编那问题就太大了。


        22楼2013-03-24 21:17
        回复
          阿越是军事白痴,只要是07年前后在吧里活跃过的都知道……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3-03-24 21:23
          收起回复
            新宋这本书里关于军事作战的内容硬伤太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说的两处都算是吧,还有吗?
            要是没有就这2处的话,还不算太多吧?


            IP属地:北京26楼2013-03-25 09:10
            回复
              tg01
              无一无二


              27楼2013-03-26 11:36
              回复
                阿越的确不懂古代军事。他自己就是这么说的。因此他在进行军事描写时,要参考很多史料。有些是外国的,多数是中国的。即便如此,他也从不敢说自己懂古代军事。毕竟我们离古代太远了。文物类的可以提供对古代军事有感性认识帮助的渠道又有若干限制。所以,你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阿越在纸上谈兵,不懂军事,只要你愿意。即便当面说给阿越听,我想他也只会说声“是的”。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3-03-28 09:55
                收起回复
                  作为一本小说来说,新宋里军事描写时的硬伤多少,完全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判断能力。至少目前对硬伤的具体数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为此我已和方相、吴帅等吧友以及作者本人斗争了若干次,笑。)主要集中于情节的合理性以及史料的选择性是否恰当。多和少都是相对概念。两个硬伤相对于无硬伤来说是很多的,可要相对于十个又显得很少。所以说新宋硬伤多少,至少得找个参照物。不过,有人不愿意找参照物可能是怕被扣上打软广告的帽子,我个人表示理解。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3-03-28 10:04
                  收起回复
                    我擦。竟然不是坟。。


                    IP属地:河北30楼2013-03-28 10:17
                    收起回复
                      平夏的决战,另贴已说过。所以对于非要坚持投毒就是投砒霜的读者,我也只能说“今年春天天气不错啊。”至于军事改革所涉及到的军事编制是否硬伤,我一个文科生,不懂古代军事也不懂近现代军事的普通读者,实在难以做出准确论断。不过既然被@过来,那我就厚颜说说自己的理解。诸公轻拍。我的个人理解,军事编制只是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军事力量,又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军事编制服务于国家控制的军事力量。《新宋》作为一本穿越小说,主人公石越不幸的到达了古代中国时期的宋王朝的熙宁时期,王安石变法刚刚开始。石越的背景是一个文科生,所谓的历史系大四生。很不幸,他没有理科生对自然世界全面客观一清二楚的能力,而对于军事。。。更是赵括流张鸣鹤派。如果他竟然真的搞出了经典的军事编制,我定然要将其开除球籍的,回氪星去吧。即便此人幸运的发迹,并且得到了推进军事改革的授权,万幸的是他只是一个官员,或者叫士大夫而不是皇帝。准确的说,他是一个宋朝的高级官员,而不是满清皇帝。这个国家轮不到他来主宰。军事改革的事由枢密院来领导执行。(如果不了解枢密院,可以百度或者查书)。枢密院的官员们十分没我也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3-03-28 10:26
                      收起回复
                        枢密院的官员们十分没有节操,拿着大把的俸禄却不肯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钻研近现代或是古代的经典军事编制。连出国考察也不会。至于他们怎么会学习到近现代军事编制知识。。。你问我哪行,总有人认为古人就是可以钻研出来的。就是可以,就是可以,反正就是可以。。。他们不但不思进取,还对打败过他们的契丹十分鄙视。有一个算一个。这些士大夫对契丹终生保持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说这叫华夷有别,你说可不可笑?但他们就是这么死板。不幸的是,皇室和士林舆论一直在置顶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历史上同时期,王安石变法也进行了军事编制的改革,新宋里对此进行了参考和修正,对于细节的解释,阿越在实体书附录里说过一些。毕竟这种东西如果写在正文里有骗钱的嫌疑。对购买实体书的读者来说,也算是一种福利。宋朝本来有“厢”这个编制,虽然大部分时间这个编制沦为摆设,到的确有。新宋里直接裁掉了。其余的编制,大多依北宋旧制。枢密院的家伙真是太懒了。历史上的改革,枢密院认为军队只需要方,圆两种阵型即可,神宗坚决不同意,最后才增加为五种。这些阵型,马步军都要用。宋朝有所谓的平舆万全阵图(大约这个名字,赵光义搞得),这是马步合阵。光马军就有三万,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3-03-28 10: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