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苹果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不管进入任何国家的市场,都要遵守当地的政策与法规,这点毋庸置疑,也不需要任何辩驳~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以选择放弃这块市场,这是你的选择,但不能以任何的形式去违反、篡改、做假当地的政策法规。而进入中国的市场就要遵守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三包法》,而《三包法》的制定是工商总局根据产品特点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而成的。也就是说《三包法》是符合我们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的,与欧美也好,韩国也好,毫无关系,这是我们当地的政策法规。同上,如果你的产品无法做到,请放弃这个市场。
具体到我们的苹果,苹果由于高度集成,在维修时只能进行整机更换。没办法,这是产品特点造成的,要么你可以选择修正自己的产品,要么更改条款的细则,(比如对保修的把控更为严格一些),要么选择放弃这个市场。但是《三包法》是不允许更改的,因为还有很多怎么修也修不好的戴尔用户,产品缺陷导致永远补漏的某某汽车用户,以及很多很多的质量问题的手机用户,需要《三包法》的保护。不可能为了苹果一个特殊的产品而破坏我们整个的《三包法》。
再来说说,后盖的问题。不管后盖换与不换都是整机的更换。即使你再没脑子也应该理解,张三把胳膊捐献给了李四,从此李四就不再是李四,而是张三的道理。更何况产品的串号也就是唯一标识进行了修改,难道不等于产品的的换新么?苹果搞的这个挡箭牌充其量只能作为挡箭牌,而无法成为站得住脚的理由。同时,我个人觉得这种很儿戏的借口,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挑衅中国人的智商。
再来看看ipad等产品,摆明了就是平板电脑,为什么不能把主板芯片符合中国的《三包法》提供两年的质保?还是因为高度集成而无法单独保修的话,那也是没办法。参照后盖问题,要么自己更改产品和政策,要么退出市场。一个产品的研发很困难,但在各个地区的开拓市场其实同样困难,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和具备足够的谦卑之心,是无法轻轻松松就进入一个市场的。什么叫“因为我们是苹果”,苹果最多是一个企业,如果不摆下臭架子,规规矩矩的研究当地政策法规,合理的更改当地的策略,但也只不过是等着卷进更大的风波中。
315的曝光,是为我们中国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利益。我不明白居然还有很多中国人去为苹果辩护,如果苹果公司可以保证每个产品在没有人为的损坏下一年内都不会出现故障,重新计算保修又能如何?主要部件两年又能如何?如果担心有人骗保换新机,那请你加强监管,同时你也要理解这是中国的国情,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去调整自己的策略,而不是去用小儿科的手段藐视中国的政策法规和广大的消费者。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个企业该做的事,低下你高贵的头,在消费者面前昂着头只能是一时,早晚会被消费者无情的丢弃。
具体到我们的苹果,苹果由于高度集成,在维修时只能进行整机更换。没办法,这是产品特点造成的,要么你可以选择修正自己的产品,要么更改条款的细则,(比如对保修的把控更为严格一些),要么选择放弃这个市场。但是《三包法》是不允许更改的,因为还有很多怎么修也修不好的戴尔用户,产品缺陷导致永远补漏的某某汽车用户,以及很多很多的质量问题的手机用户,需要《三包法》的保护。不可能为了苹果一个特殊的产品而破坏我们整个的《三包法》。
再来说说,后盖的问题。不管后盖换与不换都是整机的更换。即使你再没脑子也应该理解,张三把胳膊捐献给了李四,从此李四就不再是李四,而是张三的道理。更何况产品的串号也就是唯一标识进行了修改,难道不等于产品的的换新么?苹果搞的这个挡箭牌充其量只能作为挡箭牌,而无法成为站得住脚的理由。同时,我个人觉得这种很儿戏的借口,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挑衅中国人的智商。
再来看看ipad等产品,摆明了就是平板电脑,为什么不能把主板芯片符合中国的《三包法》提供两年的质保?还是因为高度集成而无法单独保修的话,那也是没办法。参照后盖问题,要么自己更改产品和政策,要么退出市场。一个产品的研发很困难,但在各个地区的开拓市场其实同样困难,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和具备足够的谦卑之心,是无法轻轻松松就进入一个市场的。什么叫“因为我们是苹果”,苹果最多是一个企业,如果不摆下臭架子,规规矩矩的研究当地政策法规,合理的更改当地的策略,但也只不过是等着卷进更大的风波中。
315的曝光,是为我们中国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利益。我不明白居然还有很多中国人去为苹果辩护,如果苹果公司可以保证每个产品在没有人为的损坏下一年内都不会出现故障,重新计算保修又能如何?主要部件两年又能如何?如果担心有人骗保换新机,那请你加强监管,同时你也要理解这是中国的国情,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去调整自己的策略,而不是去用小儿科的手段藐视中国的政策法规和广大的消费者。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个企业该做的事,低下你高贵的头,在消费者面前昂着头只能是一时,早晚会被消费者无情的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