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圣业吧 关注:93贴子:3,415

讲述修道十八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前贤问:为什麼传授性理真传时须要点道?
这个问题,老师在坛训时临坛借窍时亲自阐明,前贤可以看看内容
讲述修道十八点
夫修道也者,新承受之点虽一,而启发其作用者十八也。此新之十八点乃是成圣成佛之阶梯也。不达此点,则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犹一不能生二,二不能生三一样。
遵修十八点,乃修道最基本之事,否则不可作修道说,新十八点是三六盘式之填起,缺修十八点是灵残,故宜修之行之,如下:


1楼2013-03-27 15:38回复
    1.见利忘义少作点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修道之士,见有财利可图之时,须当心失义,是故不义之财不可取,是以见利忘义少作点。


    2楼2013-03-27 15:39
    回复
      三、自以为聪明事傻著点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老子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於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以一言可知其贤愚,犹其自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皆为不聪明之事,试看大智必若愚,修道不愚,内心必不能平静,聪明之修道,必不能无欲,心不能无欲,自性不能明,不明则蔽,蔽则非佛,故自己以为聪明事须傻著点。


      4楼2013-03-27 15:41
      回复
        4.谄媚小人疏远点
        中庸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修道之人出於自之诚,从容可以中道 谄媚小人则出於自利之感情识心。
        本然天心堂堂正正,不造作,是则是非则非,何来谄媚之态,谄媚事必有诈,自古及今作谄媚之修道绝不能成,故谄媚小人之心疏远点。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 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修道之人,无践迹圣人之步履,不学圣人之言而行之,则不能成圣贤,圣贤是先知先觉,故修道士须效之,接近圣贤之言必受教益,接近小人必受其害,欲获益必近圣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圣贤之言接近点。


        5楼2013-03-27 15:42
        回复
          5.功名利禄看轻点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人间瞬息万变,富贵不能永在,如天空浮云,飘飘於空,瞬刻即过,功名利禄乃是有相之虚幻假景,此景不能永在,恋著世间功名利禄,恋著成仙佛念头,皆是著相功名与利禄,皆不能成道,故功名利禄须看轻点。


          6楼2013-03-27 15:43
          回复
            6.济困扶危多一点
            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修道之人期以大同世界,济困扶危事必多作一点,济困扶危是菩萨必行之径,众生之苦乐,是菩萨之苦乐,众生为功名所困,众生为利禄所危,此乃自心众生之困与危,菩萨已无自心众生之困危,故誓愿为他人众生济困扶危,所谓「为化众生名谓得道」,故济困扶危多一 点。


            7楼2013-03-27 15:43
            回复
              7.吹牛拍马少一点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柳下惠之做人,不因三公之尊位,改变其廉洁之操守,不吹牛不拍马,能者自能,得者自得,守纪安份也。
              修道之人吹牛拍马,是一大道障,故吹牛拍马小一点。


              8楼2013-03-27 15:44
              回复
                8.额角头上眼睛低一点
                佛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法无私,自然平等,平等即无高下,无有角度,即是平等,岂有高一点,低一点耳,故额角头上低一点。


                9楼2013-03-27 15:44
                回复
                  10.时代环境看轻点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之好高务外,易被环境常人之影响,故警戒於他。修道之人与时代环境无争,有所争不能证菩提,故时代环境看轻点。


                  10楼2013-03-27 15:45
                  回复
                    10.应负责任多负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天之生人各有职责,修道士之责任,仁以为己任,使众生不溺苦海,使众生到彼岸,是修道士之最终目标该想自已所担当是什麼责任,就不要推给他人,各有各责,故应负责任多负点


                    11楼2013-03-27 15:45
                    回复
                      11黑暗之中当心点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修道之人,不趋邪径,不履邪地,当要当心黑暗处,此是慎独功夫,时时留心人所不见地方,好像十方之人监视著,自然不违所行正轨,故黑暗之中当心点。


                      12楼2013-03-27 15:46
                      回复
                        12.辨道活泼点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辨道之人能活泼精神,诲人不倦,则道能延绵不断地发扬光大,故是人弘道,非道弘人。
                         道乃天理之化名,一理贯通万事,修道含乎理,亦该一活泼可应万事,在什麼地方皆能活泼而应事之辨法,故办道活泼点。


                        13楼2013-03-27 15:46
                        回复
                          13.随机应变点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道随禨而应万汇,辨道亦须随禨应变万法,方合天理之流行,是以办道修道不可固执。
                           孟子云:教人多术,以不教之教,亦得以教,孺悲见孔子,子辞之不见,而后弹瑟歌唱,使其闻,此乃夫子教之随机应变办法,故随机应变点。


                          14楼2013-03-27 15:46
                          回复
                            14.功多行点
                              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所云:诚者非自己成道就算了,还要把一切万物都要使其成,犹佛之十种众生皆令入无於涅盘而灭度之,故在此劝修道之人须功多行点,自性之中本俱天性,功乃未达前之言词,故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是以自性自然之生发名谓功,合乎自性之自然生发行为谓德,此功德无论在什麼地方都要措之宜,故须功多行点。


                            15楼2013-03-27 15:47
                            回复
                              15.过少担点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过失之事人所难免,只能如日月之食,随时更改过来,自知有过而改,君子之可贵,故过乃非自然天性之生发事,是以过少担点。


                              16楼2013-03-27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