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事件吧 关注:97贴子:395
  • 5回复贴,共1

看看这份珍贵的民意吧 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不完全统计,凤凰佛教自开展“法海事件”讨论以来,共有8千多万人次参与评论,道坚法师认为:“大陆佛教界从忍辱偷生的极弱势群体,受尽歧视只有忍声吞气表示宽容,到争取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的过渡,法海事件是转折点!”同时“法海事件”也状如一束投射在暗室中的光柱,照见当代中思想界的各种尘絮飞扬,照见人性中的各种沉渣泛起。有人说佛教界是在“与一个歌手为敌”,有人说:“佛弟子动辄给别人戴上侵犯‘传统中国文化’和‘文化自觉’的大帽子”。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杨楠为此撰文,有理有据有节地剖析原委,以莘莘学子对美好道德的护持之心,呼唤“人性”的回归。


1楼2013-03-27 18:01回复

    三、看“帽子”飞
    当有人扣给佛弟子“动辄给别人戴上侵犯‘传统中国文化’和‘文化自觉’的大帽子”这种大帽子时,其实正好坐实了这两个“帽子”的时代面貌,让人们有机会就此谛观这两项呼吁的时代价值。呼唤国人文化主体意识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的回归,都是因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不忍见传统文化日益凋蔽,也不忍见国人的文化自信被无底线娱乐消磨殆尽,这完全出于一片良苦用心和长远悲心。
    在足以洞穿时空的深邃目光和长远用心面前,欲以“贴标签”、“扣帽子”的方式给佛弟子罗织罪名,其行为本身低劣得有些可笑,但折射出的人性之阴霾却令人悲哀。由于缺乏对人性的反思,过去对传统文明造成的打击和对人性的践踏至今没有恢复,“吃人”的欲望仍在许多人内心深处不断发酵和滋长。他们长于将无事吹毛求疵成大事,又把真正的大事粉饰成为无事。当一个人被扣上了莫须有的“帽子”,“帽子”本身可能比他本人更有资格说明自己是谁。一顶“帽子”,不但左右着别人对他的认知、也左右着自己对自己的认知,甚至还决定了他自己应该如何被对待。
    所以,社会空气虽然总体光明,却总蒙着一层愁云惨淡:“真诚”成了“傻”的代名词,而“乡愿”大行其道。一些人越发成了“道德的病人”,只敢说些整整齐齐但却违心的好话,却将有良心的真话视为洪水猛兽;公众对于真善的追求日渐隔阂,对坚持道义的能力越发丧失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怎不教人心绪沉闷、怎不教人心灵迷失?
    当一个社会角落“帽子”乱飞的时候,推助罪恶的并非只属于少数人。当谈及被污染的道德氛围,我们所说的是每一个人。当我们已经日渐习惯于口是心非的时候,当我们将不合理作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来接受的时候,当我们的精神日益趋从、而道德潜能日益冷漠的时候,我们早就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谋杀善良的帮凶。没有人只是无辜的受害者,一群人都作了道德沦丧的共谋。
    对“人”的批斗不应该成为现代文明的基底,虽然,我看见帽子在“飞”,但仍旧热切地期盼:扣帽子的人,请给一份说真话而免于恐惧的自由!


    5楼2013-03-27 18:02
    回复

      五、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在法海事件中,令人痛心的不只是作恶者的肆意践踏,或许更是“好人”的尴尬沉默。在现时代,我们赢得了自己做主的权利,却无力承担为自己做主的责任。面对邪恶的来势汹汹,许多人只敢悄悄赞同、默默支持,然后期盼“天降伟人”为我辈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这样的想法,不仅太过奴性,还会削弱我们每一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感。抛开一切作为避风港湾的“安全之度”,除去所有灵魂以外的附丽,作为一个单纯的“人”,你如何坚实地站在这片大地上?善良的人们,你又拿什么来坚守自己的善良?如果没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勇敢的担当,不懂得世间一切只能“自为生希望、自为降福星”,那么,面对邪恶的残害,你或许能侥幸逃过一次,却无法躲避一生。
      是甘愿为外物奴役,还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其实根本没什么“无路可走”、也无所谓“迫不得已”。首先战胜自己、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佛弟子于邪恶重压之下孜孜不倦的理性护法,已经开始收获积极的社会效果和良知的反省回归。格力公司第一时间撤除谑佛广告牌,并发表了真挚诚恳的公开致歉信。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也就戏谑僧人形象的产品外包装公开致歉,为自己冒犯信仰尊严的行为表达了诚挚的歉意。维护权益的行为一点一滴的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维护道义的行列中,更唤醒了人性中强大到超乎想象的“真善良”。
      社会道德的复苏、人性尺度的扩展以及应有的自由和尊严,这些目标不但应当获得社会大众的普遍理解,更要包含每个人的主动参与。鲁迅曾寄语中国青年:“愿他们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明贤法师曾经感慨地说:“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倘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恶的力量有多放肆、善的力量就更多坚强;其实,我们所面对的邪恶,并不比内心的怯懦更可怕。千灯照塔的叠彩,不见得胜于那暗处一灯的傲放。
      有那么一种力量,即使当江河倒流、日月无光,也依然能支撑你无所畏惧地坦然前行!有那么一种力量,能让你面对举世的毁誉没有丝毫犹疑,坚定践行心中的答案!这样的力量,不是靠精神领袖挺身而出,不出自佛陀或神祗的救赎,甚至也不单是仰赖善知识引导。它更多地源于内心天生求真的执着,来自生命根本上的人性!


      7楼2013-03-27 18:09
      回复

        六、值得珍惜的民意
        自从佛教四众弟子发出第一篇护法檄文以来,网络空间成了“法海事件”所引发的道德大反思的发言平台。数字告诉我们,在“神曲”当道的传播媒体影响下,人们真实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以下,仅是笔者对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一个网络平台所作的有限总结,看看吧,这份值得珍惜的民意:


        8楼2013-03-27 18:10
        回复


          9楼2013-03-27 18:10
          回复
            “法海事件”的不断蒸腾恰好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一次反思人性的机会,那些“善良”假面下的“丑恶”、赤裸得几乎无法直视的“真实”、已经植入骨髓的“奴性”、和道德责任感不断回温的“暖意”,都同时在这个时代舞台上一一暴露或呈现。


            11楼2013-04-29 1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