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员工敬业度的研究与调查,可以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出正确决策,然而,对于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来说,在实施策略的时候又不得不考虑地域性的差异。那么,中西方员工敬业度在中西方究竟有多大差异?又是否存在相通之处?也许,在全球领先的怡安翰威特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那里,我们能找到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业在个人层面更多的是强调自我的修身养性,在国家的层面则是强调通过道德规范以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而在西方文化中,敬业在个人层面这是强调一种职业精神,而相对应的在组织层面则是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敬业度精神。怡安翰威特表示,不管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背景下,敬业都包括两个层面: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如果把个人层面的敬业比喻为植根于个人心中的种子,组织层面的敬业则是这颗种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敬业。
对于企业来说,究竟该如何通过理念、制度和管理来营造“快乐企业”的氛围和土壤,让员工真正成为敬业的“快乐员工”呢?怡安翰威特的咨询顾问认为,培育敬业员工的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它要从公司领导层的承诺和战略开始,逐步渗透到雇主品牌和绩效文化的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