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南征北战的漫漫征途 大聚义后,梁山集团继续进行对外战争,而且规模变得更加巨大,但战争的性质与过去截然不同。第一个阶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朝廷实行招安,第二个阶段是出兵北国的反侵略战争,第三个阶段是南征方腊镇压农民暴动的战争。卢俊义在这三个阶段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南征方腊时,卢俊义两次独立指挥一部分梁山部队单独完成战略任务,贡献非常巨大。 自宋江上了梁山,梁山的管理体制就明显开始变化,变化的整体方向就是正规化建设。在晁盖时代,梁山也有许多头领,但各头领的分工很不明确,晁盖的梁山与王伦的梁山并没有多大差别,差别只是晁盖个人的政治心胸宽广而已。宋江上梁山后,根据每一个头领的能力特长安排不同的工作,让每一个人都尽职尽责的为梁山工作,这个时候的梁山已经带有政府管理的成分,宋江也是以政府管理的方式管理梁山。 梁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人才短缺,需要不停的去北宋朝廷撬人才。梁山最缺少的是能够独当方面的统帅型人才。在卢俊义未上梁山之前,梁山共发起了祝家庄战役、高唐州战役、大破连环甲马战役、三山聚义打青州战役、破华州战役、芒砀山战役、第一次曾头市战役、三次大名府战役和计降关胜战役。这11次战役中晁盖的第一次曾头市战役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大名府战役是吴用指挥取胜的,但胜利之后烧杀抢劫说明吴用统筹全局的能力有明显缺点。其他的九次战役都是宋江指挥完成的,宋江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开始于祝家庄战役,没有吴用的下山协助,宋江是拿不下祝家庄的。所以,从祝家庄战役后期,梁山的野战兵团就形成了宋江、吴用共同指挥的特点。宋江、吴用共同指挥梁山野战兵团外出作战的前提是晁盖带领部分军队守御梁山大本营。晁盖去世后,梁山出现了巨大的领导真空,这种真空在关胜突袭梁山的时候得以明显外露,如果不是宋江、吴用指挥野战兵团迅速摆脱大名府方面的纠缠赶回梁山,梁山就非常危险了。在以上战役中比较特殊的是芒砀山战役,这次战役的第一个阶段是史进、朱武独立指挥少华山本部人马发起的,结果损失很大。这说明,梁山方面确实缺少独当方面的将领。关胜和呼延灼都曾经独立指挥一万多人发起战役,也都曾经取得很大胜利,但是作为朝廷派出的野战部队和反政府的野战部队二者有极大不同。梁山没有强大的后勤,也没有另外的援军。 宋江在指挥梁山野战兵团对外战役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指挥中枢机构。在这个指挥中枢之外,梁山没有形成第二个指挥中枢的领导核心。卢俊义上山后,他和朱武合作,逐渐形成了梁山第二套指挥中枢。在第二套指挥中枢形成之前,梁山对外战争都是采取分梯次进军的模式,所有参战部队都归一个指挥部指挥,在第二套指挥中枢形成之后,梁山一般采取分兵进军,梁山的军队暂时分属两个指挥中枢完成各自的战略任务。伟大领袖***的最核心的战略方针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梁山为什么一个劲的分兵行动呢?分兵和合兵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固然可以最大限度的集结自己的力量,但一旦遇到挫折,没有援军可供依托,没有友军保障侧翼安全,也是非常危险的。 宋江对梁山集团的正规化建设的最大表现是排练了九宫八卦阵。虽然,《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有限的阵法不能应付无限的战争。但是,就是最主张自由用兵的岳飞后来也承认阵法的客观作用。阵法就是野战队形,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是人们根据长期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的合理集结兵力、合理使用各种武器的有效布局。很多人看不起阵法,这是胡闹。围棋是变化最复杂的棋局,有“千古无重局”的说法,但人们仍然总结出许多下棋的规律,尤其是布局的规律,研究棋谱,我们发现三连星和错小目这两种布局最为常见,这就说明这两种布局能够最有效发挥棋力。同样,象棋也讲究布局,最常见的布局就是三步虎和仙人指路。精研棋谱的人不一定是优秀的棋手(人的悟性不同),但优秀棋手一定精研棋谱(继承前人的经验)。这个九宫八卦阵是公孙胜排练而成的,在大聚义之前,公孙胜就用阵法活捉了项充和李衮。吴用的长处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谋划,阵法非其所长。反过来,公孙胜虽然担任军师的职务,但为人厚道,不长于阴谋诡计,长期担任守备工作,闲暇之际,精研了九宫八卦阵。这个九宫八卦阵是根据梁山将领的构成特点精炼而成,可以在平坦而广阔的野战中极大的发挥战斗力。在两赢童贯和进军辽国的战役中宋江都使用过这一阵法。当然,平定方腊的时候,梁山没有使用阵法,这是因为平定方腊主要是攻城夺隘,阵法没有在南方水网地带使用的空间。 九宫八卦阵是公孙胜为宋江量身定做的阵法,他只有一个指挥中枢,所以卢俊义在这个战阵中没有位置。所以,梁山每次布此大阵,卢俊义、鲁智深、武松往往另统军队在大阵之后压阵以为策应,明显带有独立领兵的意味。 童贯失败之后,高俅又带领大批人马进攻梁山。高俅不但带领的军队多,而且征调了大批水军,妄图通过水面限制直接进攻梁山本岛。这样一来,梁山就第一次面临水、陆两个方面的共同作战。水军地位虽然最低,但水域是梁山的最后屏障,所以在和高俅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宋江亲自指挥水军作战,卢俊义分管陆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