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城寺吧 关注:36贴子:178
  • 4回复贴,共1

龙都网友采风团太康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5月26日上午, 在中华龙都网精心组织、太康县委宣传部大力配合下,“中华龙都网网友采风团”由中华龙都网主任郝柏松带队,一行30余人前往太康实地采风。去感受这古老而年轻的阳夏文明发源地的现代魅力。
采风团首先来到被誉有“中国油桃之乡”的常营镇会城寺行政村,看着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已经成熟的果子让网友们垂涎欲滴,不禁唏嘘赞叹。身为市人大代表、县双强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向网友们介绍,该村已发展油桃1800亩,建成大棚30座,实现了人均一座园。“急枣红”、“曙光”、“中油12号”等多品种种植,产量可观、农民收入颇丰。仅此一项人均就增收2300多元。并带动周边6个村布点连片,建立了油桃开发区。在被誉为全国文明村的独塘乡轩庄行政村,网友们看到的景象是“楼房相连、路水相通、果树林立于主干道两旁”,生活在该村的72岁老人轩辕臣告诉网友,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该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实现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的小康生活。记者走在楞砖铺就的主干道上,感慨涌上心头——社会主义建设下的新农村让农民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实惠。采风团随后参观了台企产业集聚区,太康县企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对台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台商落户太康。县政府先后投资6.6亿元,完成了产业集聚区路桥建设及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路网、污水排放、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吸引了一批项目进驻,初见成效。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太康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打破“麦茬豆、豆茬麦”的传统种植模式,引进外地的先进种植技术,带领农民搞一年4熟的农作物与蔬果的高效套作种植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的增产增收。并安排农民到合作社就业,为农民在创业创建了平台,几年下来社员平均收入就高出传统种植的3倍以上。太康县委宣传部长薛世营向网友们介绍,太康共有428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省级4家、市级16家、县级16家,发展龙头并辐射周边。
在网友采风团与县领导的座谈会上,太康县县长唐光辉首先代表县四大班子欢迎龙都网友的到来,并感谢中华龙都网为太康提供了这个一个好的平台。全面介绍了太康城市建设、发展产业集聚区的种种措施。他说:“太康县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产业集聚区,位于太康县城的西南部,总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09-2020年。功能定位为:太康县的先进产业集中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区;以通用设备制造、造纸、纺织等产业为支撑的太康县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一年多来,太康县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产城互动、特色鲜明”的原则,强化基础设施投资,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批准进区项目33个,总投资44.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2010年前10个月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税收4000万元。锅炉产业、纺织产业等区中园已初具规模”。然后唐县长又以一个网友的身份与众网友交流谈心,他说:“太康既是“古老”的阳夏文明发源地,又是一座“年轻”的现代之城。请各位网友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客观的反映在太康的所见所闻”。网友在交谈中表示这次亲身体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全省林业生态县、全省科普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魅力银城,不虚此行”——网友“紫色寒流”如是说。


IP属地:河南1楼2013-03-29 14:13回复




    IP属地:河南2楼2013-03-29 14:15
    回复





      IP属地:河南4楼2013-03-29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