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卫生部 GB 15978-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间鼠疫现疫区的封锁隔离,疫区处理,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处理和解除封锁隔离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及疫区处理有关的单位,住户和个人.
2 术语
2.1 人间鼠疫疫区
划分为历史疫区和现疫区两种.历史疫区系指已定为鼠疫疫源地,并曾经发生过人间鼠疫,现在已停止或没有人鼠间鼠疫流行的地区或地点;现疫区系指在鼠疫疫源地内正在发生人间鼠疫的地区或地点.
2.2 疫区处理
对现疫区所采取的各种技术对策和职责,包括对现症病人,死者,直接接触者等的处理与管理.
2.3 封锁隔离
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及各种物品与未被污染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和各种物品相隔绝.
2.4 健康隔离
对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各种物品直接接触者,包括小隔离圈内未患鼠疫的人员进行的隔离处理.
2.5 直接接触者
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物品和空气直接接触的人.
3 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标准
3.1 凡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体)者,在病人(或尸体)排除鼠疫之前,均需按鼠疫病人处理.
3.2 诊断为鼠疫病人(或尸体)的疫区,必须划定小隔离圈封锁隔离.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小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
3.3 肺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只划定小隔离圈;发生在人口密集,居住较集中的地区时,必须划定大,小隔离圈.以鼠疫病人住房为中心,将所在村屯,街道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
3.4 在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暴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封锁隔离区域.
3.5 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
3.6 迅速查清鼠疫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A.
4 人间鼠疫现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4.1 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必须各自设立单独病房和隔离室.鼠疫病人中肺鼠疫,
肠鼠疫病人各自设立单独病房.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人员禁止外出,每天检诊2次,早晚各1次.
4.2 肺鼠疫,肠鼠疫病人的小隔离圈内必须首先进行消毒;对咳痰,排泄污物等要及时消毒;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灭鼠灭蚤;所污染的场所,物品,炊具,食具等进行消毒或焚烧;各种物品禁止外运.
4.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隔离圈内灭蚤灭鼠,病房及隔离室每天消毒1次.
4.4 各型鼠疫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的猫狗实行管制,猫狗体灭蚤.
4.5 疫区封锁隔离的同时,必须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查清直接接触者,污染物品及污染范围.
4.6 传染源为动物时必须按《鼠疫防治手册》规定处理;人剥食染疫动物被感染时,其动物的皮张,油肉,骨骼,污染的各种物品及场所必须进行消毒或焚烧.
4.7 鼠疫尸体及其污染场所必须消毒,灭鼠灭蚤,尸体消毒后就地焚烧或深埋,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葬礼.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B,附录C.
5 病人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和处理原则
5.1 对鼠疫病人迅速抢救治疗,专人护理,注意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及咽喉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3次,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5.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残留小块硬结,可解除隔离.
5.4 皮肤鼠疫及肿大淋巴结破溃者,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患病局部连续3次检查鼠疫菌,每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卫生部 GB 15978-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间鼠疫现疫区的封锁隔离,疫区处理,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处理和解除封锁隔离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及疫区处理有关的单位,住户和个人.
2 术语
2.1 人间鼠疫疫区
划分为历史疫区和现疫区两种.历史疫区系指已定为鼠疫疫源地,并曾经发生过人间鼠疫,现在已停止或没有人鼠间鼠疫流行的地区或地点;现疫区系指在鼠疫疫源地内正在发生人间鼠疫的地区或地点.
2.2 疫区处理
对现疫区所采取的各种技术对策和职责,包括对现症病人,死者,直接接触者等的处理与管理.
2.3 封锁隔离
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及各种物品与未被污染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和各种物品相隔绝.
2.4 健康隔离
对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各种物品直接接触者,包括小隔离圈内未患鼠疫的人员进行的隔离处理.
2.5 直接接触者
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物品和空气直接接触的人.
3 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标准
3.1 凡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体)者,在病人(或尸体)排除鼠疫之前,均需按鼠疫病人处理.
3.2 诊断为鼠疫病人(或尸体)的疫区,必须划定小隔离圈封锁隔离.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小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
3.3 肺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只划定小隔离圈;发生在人口密集,居住较集中的地区时,必须划定大,小隔离圈.以鼠疫病人住房为中心,将所在村屯,街道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
3.4 在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暴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封锁隔离区域.
3.5 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
3.6 迅速查清鼠疫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A.
4 人间鼠疫现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4.1 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必须各自设立单独病房和隔离室.鼠疫病人中肺鼠疫,
肠鼠疫病人各自设立单独病房.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人员禁止外出,每天检诊2次,早晚各1次.
4.2 肺鼠疫,肠鼠疫病人的小隔离圈内必须首先进行消毒;对咳痰,排泄污物等要及时消毒;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灭鼠灭蚤;所污染的场所,物品,炊具,食具等进行消毒或焚烧;各种物品禁止外运.
4.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隔离圈内灭蚤灭鼠,病房及隔离室每天消毒1次.
4.4 各型鼠疫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的猫狗实行管制,猫狗体灭蚤.
4.5 疫区封锁隔离的同时,必须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查清直接接触者,污染物品及污染范围.
4.6 传染源为动物时必须按《鼠疫防治手册》规定处理;人剥食染疫动物被感染时,其动物的皮张,油肉,骨骼,污染的各种物品及场所必须进行消毒或焚烧.
4.7 鼠疫尸体及其污染场所必须消毒,灭鼠灭蚤,尸体消毒后就地焚烧或深埋,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葬礼.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B,附录C.
5 病人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和处理原则
5.1 对鼠疫病人迅速抢救治疗,专人护理,注意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及咽喉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3次,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5.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残留小块硬结,可解除隔离.
5.4 皮肤鼠疫及肿大淋巴结破溃者,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患病局部连续3次检查鼠疫菌,每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