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吧 关注:293贴子:901
  • 2回复贴,共1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卫生部 GB 15978-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间鼠疫现疫区的封锁隔离,疫区处理,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处理和解除封锁隔离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及疫区处理有关的单位,住户和个人.
2 术语
2.1 人间鼠疫疫区
划分为历史疫区和现疫区两种.历史疫区系指已定为鼠疫疫源地,并曾经发生过人间鼠疫,现在已停止或没有人鼠间鼠疫流行的地区或地点;现疫区系指在鼠疫疫源地内正在发生人间鼠疫的地区或地点.
2.2 疫区处理
对现疫区所采取的各种技术对策和职责,包括对现症病人,死者,直接接触者等的处理与管理.
2.3 封锁隔离
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及各种物品与未被污染地区或地点的人群和各种物品相隔绝.
2.4 健康隔离
对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各种物品直接接触者,包括小隔离圈内未患鼠疫的人员进行的隔离处理.
2.5 直接接触者
与鼠疫病人,尸体及被鼠疫菌污染的物品和空气直接接触的人.
3 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标准
3.1 凡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体)者,在病人(或尸体)排除鼠疫之前,均需按鼠疫病人处理.
3.2 诊断为鼠疫病人(或尸体)的疫区,必须划定小隔离圈封锁隔离.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小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
3.3 肺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只划定小隔离圈;发生在人口密集,居住较集中的地区时,必须划定大,小隔离圈.以鼠疫病人住房为中心,将所在村屯,街道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
3.4 在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暴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封锁隔离区域.
3.5 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
3.6 迅速查清鼠疫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A.
4 人间鼠疫现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4.1 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及其直接接触者,必须各自设立单独病房和隔离室.鼠疫病人中肺鼠疫,
肠鼠疫病人各自设立单独病房.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人员禁止外出,每天检诊2次,早晚各1次.
4.2 肺鼠疫,肠鼠疫病人的小隔离圈内必须首先进行消毒;对咳痰,排泄污物等要及时消毒;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灭鼠灭蚤;所污染的场所,物品,炊具,食具等进行消毒或焚烧;各种物品禁止外运.
4.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隔离圈内灭蚤灭鼠,病房及隔离室每天消毒1次.
4.4 各型鼠疫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内的猫狗实行管制,猫狗体灭蚤.
4.5 疫区封锁隔离的同时,必须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查清直接接触者,污染物品及污染范围.
4.6 传染源为动物时必须按《鼠疫防治手册》规定处理;人剥食染疫动物被感染时,其动物的皮张,油肉,骨骼,污染的各种物品及场所必须进行消毒或焚烧.
4.7 鼠疫尸体及其污染场所必须消毒,灭鼠灭蚤,尸体消毒后就地焚烧或深埋,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葬礼.
以上内容详见附录B,附录C.
5 病人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和处理原则
5.1 对鼠疫病人迅速抢救治疗,专人护理,注意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肺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及咽喉分泌物连续检查鼠疫菌3次,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5.3 腺型及其他型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残留小块硬结,可解除隔离.
5.4 皮肤鼠疫及肿大淋巴结破溃者,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患病局部连续3次检查鼠疫菌,每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1楼2013-03-29 16:49回复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法律责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执行. 附录B 消毒标准
    (补充件)
    消毒的目的是将传染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之无害化.消毒也是防止鼠疫疫情扩散的重要措施,是疫区处理的主要项目之一.
    B1 用5%来苏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鼠疫患者房间,所需消毒液为300mL/m(上标始)2(上标终),每天消毒一次.肺鼠疫房间每天消毒两次.
    B2 棉衣,被褥等棉制品用蒸气消毒或0.105MPa20min高压消毒.单衣,夹衣可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24h,洗净后晒干.
    不能用浸泡或蒸汽消毒的衣物,皮毛类,书籍,可用甲醛熏蒸,药量为50mL/m(上标始)3(上标终),密闭24h,或用环氧乙烷熏蒸,所需药量为1.5~2.0mL/L.方法是待消毒的物品装入塑料袋内,倒入环氧乙烷,用铝夹封好袋口,于大于15℃的室温作用16~24h自然气化消毒.
    手表,收音机等贵重物品用75%酒精擦拭,或用环氧乙烷熏蒸,作用16~24h消毒.
    B3 餐具煮沸消毒,粮食,食品用炒,煮和曝晒方法消毒.
    B4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g/kg)消毒24h后掩埋.垃圾焚烧后掩埋.
    B5 运送患者的车辆用5%来苏儿水溶液喷雾消毒.
    B6 患者入隔离室前用0.1%新洁尔灭擦洗全身,穿上专用服装.换下来的衣物按B2消毒.解除隔离时,换上消毒过的服装方可出院.
    B7 鼠疫尸体消毒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的棉花堵塞尸体有孔处(口,鼻,耳,**,**等).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过的布单包尸体,用车送至火葬场或坟地.尸体火葬烧成灰后用土掩埋.土葬时,必须远离水源,深埋2m以上,尸体周围撒入生石灰后立即掩埋.
    B8 护送尸体和埋葬人员均需带口罩,穿防护服,送葬结束后按B2规定进行消毒.
    B9 出入隔离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做好个人防护,离开隔离室用5%来苏儿或5%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依次脱下防护服装(眼镜,衣服,口罩,手套,胶靴等),装入指定容器,按B2规定消毒.
    B10 解除隔离前,衣物,用具,污物必须按B2消毒.房间密封后用甲醛或环氧乙烷按B2要求的用量及作用时间消毒. 附录C 灭鼠灭蚤标准
    (补充件)
    灭鼠灭蚤,消灭鼠疫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杜绝鼠疫再发病例的关键措施,是疫区处理的主要项目之一.
    C1 灭鼠标准
    C1.1 人间鼠疫疫区内灭鼠,必须在灭蚤的基础上或与灭蚤同时进行.
    C1.2 在大,小隔离圈内,无论家鼠,野鼠都要达到无鼠无洞的标准.
    C1.3 已证实鼠疫患者的感染源于当地动物鼠疫疫区时,灭鼠要扩大到隔离圈以外属于动物鼠疫疫区范围内的居民区及邻近地区.对野外疫区施行鼠蚤并灭的熏蒸剂灭鼠.家屋鼠密度降至0.5%以下,生产生活区及其附近鼠疫主要宿主密度降到1%(家鼠),1只/10公顷(黄鼠),3只/10公顷(沙鼠),0.5只/10公顷(旱獭)以下.
    C1.4 在灭鼠范围大的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带,不具备施用熏蒸剂条件而代之以毒饵灭鼠时,必须在灭鼠的同时进行灭蚤(或洞内投药和堵洞),投药者作好个人防护.
    C1.5 大,小隔离圈内,严禁群众用器械捕鼠.
    C2 灭蚤标准
    C2.1 鼠疫患者和其直接接触者居室或隔离治疗室以及衣,被等所用其他物品要彻底灭蚤.
    C2.2 用化学灭蚤药对大,小隔离圈内的家屋进行环境灭蚤,室内,外鼠洞灭蚤,家畜(猪,狗)和家禽(鸡,鹅)圈舍灭蚤.使室内达到用粘蚤纸法(每间房5张)和积土法(每间房5m(上标始)2(上标终))检不到跳蚤的标准.
    C2.3 隔离圈外围是动物鼠疫疫区时,要用鼠蚤并灭的熏蒸药物处理鼠洞;施用毒饵法灭鼠时,必须及时堵洞,防止蚤游离洞外.
    C2.4 疫区内的猫狗要严加管理,拴养灭蚤,凡不拴养者予以处死.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负责起草,由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协作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延富,白庆奎,朱锦沁,史书文,刘纪有,黄坚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资料来源:兴吾防护网)


    3楼2013-03-29 16:49
    回复
      怎么联系 要防护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02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