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泡吧 关注:14贴子:350
  • 3回复贴,共1
养马知识
一. 饲料
马基本上是食草动物,它每天要花费长达12个小时在牧场或草原吃草.它有一个后肠发酵区,并在盲肠和结肠中有大量的纤维分解菌群.在马的后肠中,可以合成维生素B和挥发性脂肪酸.同具有前肠发酵区的反刍动物相比,马利低质量粗饲料的适应能力是较差的.
因此,首先以日粮中草料成分的质量为重点来合理地考虑马的饲养问题很重要.供应的草料可以是清洁的,不带泥土的草,或者是豆科干草,牧草,半干青贮料或草饼及制成颗粒的草.对于马来说,青贮的牧草要比其它种类的粗饲料更具危险性,因为食用以不适当方法生产的半干青贮料可能会导致肉毒梭菌中毒.在沃土上生长的多叶的,青的,细茎的,无尘土的牧草,能够满足相对定居的成年马对能量的全部需要.早期收的豆科干草和苜蓿,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各种等级的马对蛋白质的需要,具体则取决于同时饲喂的低蛋白精饲料量.为了满足生长,活动,妊娠或泌乳的需要,通常都需要饲喂以谷物为主的精饲料来维持充分良好的机体状态.
表1 马的预期饲料消耗量1 (以马体重的%计)
草料 精饲料 总计
成年马
维持需要 1.5~2.0 0~0.5 1.5~2.0
母马(妊娠后期) 1.0~1.5 0.5~1.0 1.5~2.0
母马(泌乳早期) 1.0~2.0 1.0~2.0 2.0~3.0
母马(泌乳后期) 1.0~2.0 0.5~1.5 2.0~2.5
活动量状况
活动量小 1.0~2.0 0.5~1.0 1.5~2.0
活动量中等 1.0~2.0 0.75~1.5 1.75~2.5
活动量大 0.75~1.5 1.0~2.0 2.0~2.5
幼马
哺乳期马驹(3个月) 0 1.0~2.0 2.5~3.5
断奶马驹(6个月) 0.5~1.0 1.5~3.0 2.0~3.5
1岁马(12个月) 1.0~1.5 1.0~2.0 2.0~3.0
1岁以上马(18个月) 1.0~1.5 1.0~1.5 2.0~2.5
2岁马(24个月) 1.0~1.5 1.0~1.5 2.0~2.5
1风干饲料(干物质约为90%)
表1所列为各种类别的马根据年龄,活动量和生产所处不同的阶段所预计的牧草和精饲料消耗量范围.与表1数值有出入的情况并不奇怪,例如训练活动量很大的赛马,每天消耗的饲料总量会超过其体重的3%.对所有各种类别的马,通常建议每天至少都要饲喂重量相当于其体重1%的某种草料,这样可以维持正常的后肠功能和减少发生疝痛或蹄叶炎的可能性.有些专家建议,草料在马的日粮中至少应占到50%,但对于某些性能要求高的马,限制其饲料中的谷物用量可能会使马难以保持充分良好的体态.
草饼(或草块),全价的干草或谷物饲料块和完全制成颗粒的日粮等,是另外一些可以为马提供草料的方法.采用上述几种饲料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可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便于储存和装卸.此外,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在马厩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减少粉尘,也是考虑采用上述饲料的原因.由于在供应足量粗饲料的情况下全价饲料中的养分量仍可精确地确定,因此人们乐于将它用作快速生长的马驹的补饲日粮,甚至还将它用作性能要求很高的赛马的日粮.据报道,驯马师使用全价干草-谷物饲料后,马吃下全价颗粒饲料的速度要比单吃谷物时慢,但并未出现厌食和影响健康等问题.对全价块状饲料进行研究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与上述情况是一致的.
二. 营养和环境的影响
为马厩所设计的各种设施,常常是更多地考虑马主的舒适而不是为了马的需要.马厩的通风不良是人所共知的,有些情况下甚至达到了不透风的程度,因此,马只能呼吸质量很差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应该强调采用高质量的,无粉尘的,不带泥土的干草,或者采用压成块状或颗粒状的草料或干草与谷物的混合饲料.
三.繁殖
公,母马3周岁时开始配种.小群配种时,用3~5岁公马,公,母比例为1:10~20,6~6.5岁公马,公,母比例为1:25~35;个别公马至20岁,尚能保持良好的配种能力.在群牧条件下,对母马进行人工授精,受胎率80%左右,母马终生产驹10~l2匹.母马发情周期为17~21 天,妊娠期323~337天.


1楼2013-03-29 18:30回复

    选种工作一.般符重于种公马方面,这并不等于不重视母马的选种,而是种公马对马群的影响大的关系,如果不 注意选种,就有把公马某些不良的遗传 性扩大其影响的弊害 所以选好种公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按照1952年农业部制定的种马统一鉴定暂行办法去做.内容有外形,体尺,使役能力,血统鉴定及后代(后裔)测验五个项目.在我国各地马种改良的过程中,尚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
    争取逐步做到这些项目.外形鉴定和体尺测定两项,可以参考"怎样选择马匹"一节去做 使役能力鉴定亦有做的必要,至少要测定马匹一天使役时间内能负担的重量,走多少公里,每小时慢步的速度,观察它是否很疲劳,是否适应当地生产的要求,条件许可还可以测定它的拉力.如果登记制度早已建立起来,也可以进行血统鉴定和后代测验.根据这些鉴定,在群众性的评定之下,最后评选出优等或良好等不同等级的种马.为了使选种工作做得全面些,也可以选择当地少数的母马作类似的鉴定.
    至于选配的要求就更具体了,即是决定用某匹公马配某些母马.在马种改良过程中,不宜一见发情马就配,要按照事先拟汀好的选配计划去做.选配的一般原则是:好的公马配好 的母马以获得良好的后代,好的公马配一般的母马以获得较好的后代,而绝不允许用坏的公马配好的母马,以免降低马群的质量.例如要发展体 尺较大的马,就得选择较大的公,母马;要后代具有结实的体质,亦得选择具有同样结实体质的配偶.另外也可以采取截长补短的方法,即把公,母马各自所有的优良遗传特性和特点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这个改良的马种能获得新的优良品质,这对改良我国的马种更是重要.例如我国的马种体尺,体重都嫌不足,但耐粗饲耐劳役.因此就有必要用较为重,大的种公马,则可得到体尺较大的耐粗饲和刻苦耐劳的后代,但不应采取弥补纠正的极端办法,如体质过分细弱及体型很狭窄的母马用体质粗重而体型过于宽广的种公马去配,而是选用体质结实的母马做配偶.在外形上更不应当用细长的四肢去克服太短的四肢;或用拱背去克服凹背,即不能用相反的缺点进行纠正,因为一种失格的体型是不可能用相反的体型进行矫正的.这样的选配是错误的,决不可能获得所希望的后代.
    马的本品种选育
    养殖一点通 时间:2010-12-30 16:54:18 [马的养殖技术]
    这主要是指我国良马产区采用本品种选育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应予重视,习惯上也有称这种方法为"土种选育".本品种选育并不是随意让它们自由交配,而是要严格地从选种选配着手,并提高饲养水平.所谓选育,即不仅要选择好的马作为本品种改良的基础,而且更要求育出比它亲本更好的后代,既能保存本种固有的优良性能特点,而且还要求一代一代地提高.不过利用这种方法,有它的保守性一面,一般不能在短期内见速效,这是因为它的遗传性较为稳定.
    采用本品种选育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是在当地长期以来就已出产数量较多的马匹,而且其中也有不少良马,当地的生活环境很适于这些马种的发展.所用的种公马在体尺上至少超过当地一般马匹,这是选留种公马最基本的要求.凡早年曾经有过杂交历史而现在接近具备新品种条件的马匹,则进行畜群整理选优去劣,需要采取本品种选育一类的方法,以求把它们已提高的品质巩固下米,以免日久以后反而使已经具备的优良品质逐步退化掉.气候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很差的地区,采用杂交方法不能见效而本地马又已适应当地条件,则可采用本品种选育.
    所谓纯种繁育,实际上和本品种选育是同一类的育 种方•10S•法,只是习惯上把它适用于那些更有血统可查的良种马匹.例如对外来的品种,为了增殖这些品种的马匹数量,使它们更进一步适应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防止品种马的近亲繁殖
    养殖一点通 时间:2010-12-30 16:54:47 [马的养殖技术]
    不论本品种选育或杂交繁育,有可能会发生近亲的关系.就马匹改良来说,在某地因为高度利用少数几匹或一匹优秀的种公马,它们的后代就容易产生都是有如兄弟姐妹,或祖孙,父子及亲属之间的血统关系.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缺乏新的种公马补充进来,老的种公马死了,只能从它所生的后代中选出种马继续彼此配种,长久以后,就会造成大批马匹都是不同程度的近亲血缘关系.


    3楼2013-03-29 18:33
    回复
      在杂交中电应选择优秀的母马 ,所得的杂种体尺必然有较显著的提高.此外,有些第三代的杂种,体尺上基本接近外来品种,而且比外来品种更有适应性.
      再者,也可以用三个品种或四个品种杂交,以求把它们的优点结合起来.这类杂交方法通称为复杂育成杂交.各地在改良马种具体执行时,做法上各有些不同.如选用品种数量,杂交代数,各种不同品种的先后次序等变化比较大.所以各地的做法可供参考,未必一定要刻板地搬用,而应灵活地运用,更重要的仍是选用种公马的问题,是否与本地区的要求相适应.
      我国各地已在采用这种方法订出各种育种方案进行改良马种工作.例如河南省国营黄泛区农场所计划改良的河南轻挽马就是有代表性的实例.蒙古母马×高血公马杂一代母马至阿尔登公马杂二代母马×阿尔登公马或托力公马不理想的淘汰'杂三代母马罕杂三代公马'不理想的淘汰'
      河南轻挽马
      河南轻挽马的育种工作,经杂交阶段的观察是有成效的,据报导杂三代马基本符合理想型的指标.
      我国东北是进行马匹杂交改良方面较早的地区,杂交方式亦多种多样,杂交效果亦各不相同(表7).
      我国东北目前正在进行"铁岭挽马"和"黑龙江挽马"的育种工作,例如"铁岭挽马"是利用原法国品种与蒙古马杂交出\来的母马,以后再用阿尔登品种公马杂交,杂交二,三代平均体高达149.3厘米,其中体高在150~160厘米的占45%,平均体重563.5公斤,个别的可达680公斤.用这些杂种后代进行自群繁育,经过一定时间的选育和整理工作,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即可成为品种.按东北地区的耕作和运输需要,有这样的马,已能基本满足.至于其他地区则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要求,制定不同的育种方案.
      马的预防措施
      养殖一点通 时间:2010-12-31 12:19:15 [马的养殖技术]
      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预防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应按照"马的饲养管理刀一节所提出的要求认真做好马的饲养管理工作.
      2.合理使役马匹这是防止马匹发生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使役不当,往往会致使一些外伤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马厩,系马场,饲养管理用具,鞍挽具等,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消毒.马厩的消毒常可用10"-'20%石灰乳(取生石灰10份加水10份,待石灰块化成浆糊状,再加水40~90份,即 成10~20%的石灰乳),马体及用具用3~5%来苏儿消毒.
      马厩门口应设消毒槽,粪便应集中堆积在距马厩100米左右的粪坑中,经发酵消毒后利用.
      4.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在春季对马匹进行炭疽芽胞苗预防注射以预防炭疽病;用破伤风类毒素定期预防注射(一次皮下注射5毫升)以预防破伤风.
      5.隔离检疫,控制传染 凡新购进的马匹必须先进行隔离观察,检疫,以免把传染病带进健康群.此外,对原有马群也应作定期检疫(如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等),以便主动地,及早地发现病马,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5楼2013-03-29 18:33
      回复
        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0-29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