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的“侦探公司”形形色色,营销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有在网上挂广告,有在小区楼道或者灯柱上贴传单的,还有直接发短信到附近人群的手机上的。近日,来自宁波鄞州洞桥的小蒋就收到了一条侦探公司的短信。因为缺乏警惕,导致小蒋损失了1万多元。
小蒋今年31岁,就职于一家保险公司。近日来,他和女朋友频繁地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两人的关系到了快要分手的地步。
3月27日中午,刚吃完午饭的小蒋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对方声称自己是侦探公司,可以帮助客户监听别人的手机内容。
平日里收到这类短信,小蒋往往是直接删除,但是这次他却动了心——他想监听女朋友的电话。
按照短信上的内容,小蒋拨通了那家侦探公司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声音很浑厚的男子,男子一开始非常热心,询问了小蒋需要的服务,并告诉小蒋他们公司是专业做这个的,在宁波也有分公司,可以送货上门。
听过对方的一阵热情推销,小蒋渐渐打消了疑虑,就将女朋友的号码和一些个人信息告诉了对方。
对方拿到女朋友的信息后,向小蒋开出了1000元的价格。
“1000元?”对方的高价让小蒋始料未及,连忙表示这么贵不要了。
没想到对方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跟小蒋说,他们的程序已经开启,不能退了,如果小蒋不汇钱,一方面他们会把监听这件事告诉小蒋的女朋友,一方面他们也不会让小蒋好过。
因为他不想让女朋友知道自己想要监听她,小蒋却只能跟侦探公司妥协,跑到工商银行把1000元汇给了对方。
汇完钱后,对方并没有罢休,很快提出了新的要价——9800元。骑虎难下的小蒋思量再三,最终还是从工资卡和储蓄卡上分别取了4500元和5300元,一并打给了对方。
在汇完这笔钱后,侦探公司又给小蒋打了电话,表示小蒋必须先升级到会员才能给他监听设备,而会员的价格是3万元。
对方的这次要价,彻底把小蒋从迷局中打醒了。他果断挂了电话,报了警。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管是朋友还是夫妻,相互间的尊重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大,电话通信记录、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允许被买卖、交易、交换,非法截取通信信息、从事信息买卖也会受到法律严惩。切莫为了一己私欲而上了非法的侦探公司的当。(严海峰、朱珉)
![](http://hiphotos.baidu.com/%BB%A8%B6%BC%B0%CE%B5%D8%C4%F1/pic/item/1663f134afc37931a98b5062ebc4b74542a9112b.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