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宁子吧 关注:10贴子:1,134
  • 21回复贴,共1

【靖和笔记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录给靖和授课内容


1楼2013-04-04 20:10回复
    徒弟靖和 19:29:35
    夜色破窗入,满案皆蒙霜。
    怎忍安睡眠,负此明月光。
    举头望天际,无边甚浩瀚。
    漫漫夜太空,岂会月独芒
    凌无逸 19:29:40
    好的
    徒弟靖和 19:29:51
    好啦 就这首 不知什么时候写的
    凌无逸 19:30:30
    等着
    我打字不快
    徒弟靖和 19:30:58
    我等!
    凌无逸 19:31:20
    首先,先说第一眼正题,韵脚不对。
    平仄也有问题
    徒弟靖和 19:31:39
    师父 不要按照五律给我评
    凌无逸 19:31:48
    接着,我们略过韵脚直接评句子
    徒弟靖和 19:31:54
    嗯 是的
    凌无逸 19:31:58
    格律不论,但是韵脚也要整齐
    徒弟靖和 19:32:14

    凌无逸 19:37:45
    夜色破窗入,【这句太直白了,虽然不存在问题,但是像你要写的这种内容,特别是一般涉及到夜晚的内容,自古诗人都希望用婉约的手法写,当然,你懂我说的婉约是什么意思,破字其实用的很好,很有气势,但是同时也有一种突兀感,有违和感,不真实。】
    满案皆蒙霜。【满字用的不错,一下子写出了夜色铺张开的感觉。顺便也要说,例如皆这个字,很多与它同意的字,比如全,尽等,都是可以通用的,但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了。特别是这个尽字,一会儿要给你讲讲,位置的不同,程度的不同。蒙霜,这里有些不好的是蒙,蒙有一种盖住的感觉,瞬间就让眼前不通透了,不舒服了,一般像是蒙尘这样的词组,都是让人觉得碍眼的,这点你要自己慢慢体会】
    凌无逸 19:41:34
    怎忍安睡眠,【承接上句,说夜色也很好,不忍睡眠,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如果夜色让屋里蒙霜,那么就没什么看的了,而且同样的很直白,这样真的不妥。其余的这句没什么问题】
    负此明月光。【主句很简练,但是你也看到了,这里的月光是突然出现的,也就是说这个关键的意象出现的毫无理由,虽然说是夜色,但是还是要联系一下,而且明月光这个词真心快被用烂了,当然可以理解你当时词汇不丰富的问题,比如说何皎皎的洁白等都可以单独拆字出来用,明白吗?】
    徒弟靖和 19:42:31
    嗯 听着的
    凌无逸 19:45:21
    举头望天际,【前面说的都是景,通常到这句这个关键位置的时候,应该为末尾抒情做铺垫了,但是很明显你是承接了上文继续写景色。举头望明月这句我们很熟,我可以说你这句是化用,更恐怖的是你化用的很直白,直接换了两个字就写上去了,这样真的很容易让别人说你有抄袭前人的意图。】
    无边甚浩瀚。【这句赘言!无边,甚,浩瀚,都是一些程度很深的词,或者说都是形容词,你不觉得一句话没有主语宾语全是一堆谓语堆积在一起很恐怖么?虽然我能理解你把主语放在了上一句,但是即便如此,句子的基本格式是不能够轻易改变的,何况这么离谱?!】
    凌无逸 19:47:44
    漫漫夜太空,【漫漫,这又是一个形容词,你这篇里有太多的形容词,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夜太空,这个短语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解释,是夜,太,空,还是夜,太空呢?这里涉及了一个咱们学语文的时候会出现的问题,古今异义,我私以为你是想说夜幕如此广阔无边,而不是说夜幕十分空洞,但是如果这句不联系上下文或者不深思,真的很别扭,读着也别扭】
    岂会月独芒
    凌无逸 19:50:00
    岂会月独芒 。【这句又回到了月,估计主旨是想说夜很广阔,很包容,连月都不能独占锋芒,何况在宽广宇宙中的我们呢?凸显一种渺小感?但是,这句直白又太隐晦,虽然我喜欢那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但是在最初语言尚不成熟的时候,我建议还是要明了一些好,同时你一定要分清,明了和直白的不同、】
    徒弟靖和 19:51:02
    深入浅出 我又想到这个词
    师父 您说的真是很对
    凌无逸 19:51:32
    深入浅出?
    你不会把我评诗的内容也给老先生看了吧……
    徒弟靖和 19:52:20
    深入浅出 就有您说的明了和直白
    没 我在家呢
    徒弟靖和 19:53:42
    我也觉得词汇匮乏 而且语言直白 我现在在努力改正当中
    凌无逸 19:55:00

    徒弟靖和 19:55:06
    师父 您说怎么样词语才能写出耐人寻味的意思呢
    凌无逸 19:55:11
    你和靖兰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很直白
    徒弟靖和 19:55:21
    我思来想去很久了
    内容?
    凌无逸 19:56:24
    其实这是已经是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了,其实,并不是一二个词语就能让人寻味的,你看,我们一直说这句这句诗很经典,那句千古流传,可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诗里的这个词真是千古流传啊
    徒弟靖和 19:56:39
    师父 内容不明白那不就有点欲盖弥彰么
    徒弟靖和 19:57:44
    古诗里 就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是很明白的思乡之情啊
    凌无逸 19:58:14
    你可以认为是欲盖弥彰,但是更明确地说就是条理不清,要么动笔之前根本没有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这么用有些问题,但是你懂意思就行】要么就是表意不明,笔下写的和心里想的有明显距离,不知道怎么用几个字把心里的所有都概述出来
    凌无逸 20:00:57
    恩,你举得这个例子很好,这里面有两点,第一点,叙述的方式,我粗略分为婉约和直白,而李白这个其实婉约在叙述手法上了,而直白在感情上,这种诗是需要通过感情的强烈冲击以引起读者共鸣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派的作品都好,其实都会涉及到婉约与直白或者豪放,这是相辅相成的
    正与反永远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徒弟靖和 20:02:47
    那师父说的我们的直白的问题在哪
    凌无逸 20:03:50
    第二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这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你把它单独拆出来会发现每一个字都没什么可耐你寻味的,但是组合起来恰到好处,耐人寻味这个问题要从感情和措辞两个角度,感情上,要是能引起共鸣,通常都耐人寻味,而措辞上,就要找诗眼,这个诗眼的问题,我以后会给你讲。
    凌无逸 20:05:26
    你们的直白问题在于,读着已经没有美感了,对于景物的描写也没有美感,虽然在情感上的婉约表述应该是可以弥补缺憾的,但是情感上你又没有理清思路,所有的感情都是一团乱麻,婉约的不干净不利落,反而成了又一个问题,于是变得有些一无是处


    2楼2013-04-04 20:11
    回复
      师父你在我的吧发帖都不通知我一下。。。。。。话说用加精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4-04 20: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