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阳漫吧 关注:382贴子:26,408
  • 11回复贴,共1

关于内容,概念内容以及非概念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4-05 14:19回复
    很久没发什么学术了,这次算是对于以前知识的内容整合与梳理,以及以自己的想法表述
    首先呢,在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之前,我先就内容,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的观念作一简要说明人类按他们的方式活动,从而人类也常常为他们的方式规范行为举止,因为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是以某种方式向人类呈现的。“内容”这一术语,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指世界的某个方面呈现于主体时所采用的方式;客体,特性或者事物状态就是以这种方式在经验或者思想中给出,或者是向经验或者思想呈现的。例如,我面前的这个黑色塑料长方形物体看成是一个打字键盘,它带有常见的Qwerty结构。我也看见它存在于我面前,而这些事实成为我的手以一定的方式来回移动的原因。我的表述状态具有内容,借助此内容,表述状态使得我可以理解世界,从而指导我的行动,并且它们(通常)作为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的事物呈现给我。接下来,可以看看具有内容的表述状态(或者说是载体)。单一的表述载体可能带有不止一个内容,甚至不止一个内容。
    内容理论——————我们根据此解释下内容是个什么东西——————确定观念相对于我们的经验,思想和世界的观念的位置。不过在这里,比较重要的是,这个与被 应用于并不是经验主体状态的一些状态(虽然不利用这些状态来解释)的内容观念是一致的。这一观念存在着一些派生用法,诸如说话,书写和别的信号系统,或者是应用于人的非意识状态,像下意识信息加工状态,但是这些用法最终还是必须根据认知经验中内容的初等应用方面的理论来进行解释。


    2楼2013-04-05 14:19
    回复
      概念内容是这样的内容:呈献给主体的世界是客观的,具有人类特征的世界,关于这个世界,人们既可能作出正确判断,也可能作出错误判断。如果存在其他各种非概念内容,那么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一些方式,通过它们,即使是客观的,具有人类特征的世界不为主体所理解,也可以将世界呈现给经验主体。
      假定存在必然存在着非概念的内容形式,并非不合理,因为我们关于人类婴儿(比如说在获得客体概念之前),或者是年纪较大的老人,或者是某些别的什么动物,所要表述的正是这些。认为这些生命体具有经验的想法是完全可取的,然而他们不能与我们交流思想。我们不能(从内部)理解他们是如何对于世界作出响应的,我们也不能把我们的世界强加于他们


      3楼2013-04-05 14:32
      回复
        概念内容把世界呈献给主体的时候,将世界划分为对象,特性以及情境:真值条件的组成部分
        例如,我有一个复杂概念内容(思想):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了
        这一思想呈现给我世界的样子,就是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这一事物状态是存在的。为了理解这个内容,将其如此划分:
        对象——冷阳漫吧
        特性——有新主题帖产生,并且前者满足后者
        拥有任何内容都免不了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去剖分世界。如果经验提供了一种剖分世界的方法,不是把世界划分为对象,特性与情境(即真值条件的组分),就会存在一种非概念内容的观念。甚至说,我们可以假定一下:在任何经验主体存在之前就有各种简单的内容在世界各处存在着。


        4楼2013-04-05 14:49
        回复
          拥有内容,就是形成关于世界如此这般的概念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说法。
          但是“概念形成”这个词与“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以至于它不能在世界的概念表现与非概念表现之间中立的发挥作用
          ————有时间想得差不多了就继续,从这里,下次准备谈下概念特性与非概念特性


          5楼2013-04-05 14:53
          回复
            越看感觉越水,继而感觉简直废掉了
            今天天气不怎样,心情也不怎样,也懒得思考了,只是由着性子随便说两句而已
            就这样吧


            6楼2013-04-05 15:02
            回复
              额,说点想法与楼主讨论。
              “内容”这个词太常用了,楼主若不限定前提很容易混淆不同意思的“内容”含义。现象学上的“内容”有很多种意思,仅就胡塞尔的“内容”就有三个含义:作为对象的描述内容、作为充实的行为或者功能内容、作为完全的判断内容。而且这三个“内容”又可以再各自层层削离下去.....
              现象学只保持现象的内容,而中止有关这种内容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判断(括号起来)。所以,这里只能细致的描述“内容”有什么,不回答“内容”是什么。当然,描述主要是论断,不过论断要以论断之前的经验为前提条件,描述也是建立在现象的分类之上的,或者通过隐喻和类比法,故只能确定其在已经展开的类系统中的位置,或者冒险启用隐喻。
              额,能够想到的就这些。另外“拥有内容,就是形成关于世界如此这般的概念
              ”,在现象学得出这个结论就有些轻率,因为世界的如此这般概念在现象学上本质上完全是私人的,最多是交换私人意见才能揭示出来,而且作为对象在我们意识中构成自身的概念内容并不包含认识论上的承诺。就你举的“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这一事物状态是存在的”来说,并非如你以为的那样是确实可靠的实在,因为存在着显现事物给予方式的多种不同意义:既该客体完整性,清晰性及观察者的透视变形。在这个列子中就是这个帖子的存在如果不点开就不够完整,如果不认真看就不够清晰,甚至变形....


              7楼2013-04-05 23:11
              回复
                1,“内容”这个词太常用了,楼主若不限定前提很容易混淆不同意思的“内容”含义。现象学上的“内容”有很多种意思,仅就胡塞尔的“内容”就有三个含义:作为对象的描述内容、作为充实的行为或者功能内容、作为完全的判断内容。而且这三个“内容”又可以再各自层层削离下去.....现象学只保持现象的内容,而中止有关这种内容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判断(括号起来)。所以,这里只能细致的描述“内容”有什么,不回答“内容”是什么。当然,描述主要是论断,不过论断要以论断之前的经验为前提条件,描述也是建立在现象的分类之上的,或者通过隐喻和类比法,故只能确定其在已经展开的类系统中的位置,或者冒险启用隐喻。
                ——————————————你说了很多,但是在这里,我所阐述的内容与胡塞尔与现象学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其对于内容的各种定义对于我的阐述而言毫无意义。再者,(“内容”这一术语,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指世界的某个方面呈现于主体时所采用的方式;客体,特性或者事物状态就是以这种方式在经验或者思想中给出,或者是向经验或者思想呈现的),括号中的内容(见2楼)已经较为明确的说明了这里“内容”的内涵。
                2,额,能够想到的就这些。另外“拥有内容,就是形成关于世界如此这般的概念
                ”,在现象学得出这个结论就有些轻率,因为世界的如此这般概念在现象学上本质上完全是私人的,最多是交换私人意见才能揭示出来,而且作为对象在我们意识中构成自身的概念内容并不包含认识论上的承诺。就你举的“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这一事物状态是存在的”来说,并非如你以为的那样是确实可靠的实在,因为存在着显现事物给予方式的多种不同意义:既该客体完整性,清晰性及观察者的透视变形。在这个列子中就是这个帖子的存在如果不点开就不够完整,如果不认真看就不够清晰,甚至变形....
                ——————————————前面的与我的阐述关系不大,后面的,“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这一事物状态是存在的”这个命题已经被事实所验证为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对象同一,现象变化是没错。但是在这里我的陈述只考虑命题本身的真假,而不存在其他


                8楼2013-04-07 21:14
                回复
                  既然你承认是现象学上的“内容”,那么不是胡塞尔的“内容”希望你具体指明一下。因为现象学只是一项运动,目前还不是一门独成体系的学问。可以说有多少现象学家就有多少现象学理论,也就有多少关于“内容”的说明。把它们联系起来称为现象学的只是其观察方法上的相似性:对现象显示方法的观察研究,观察现象在我们意识中的构成。形象一点说,是把形而上学的奥姆剃刀变成现象学的刷子。刷子就是用来扫除异物看清真相用的,所以麻烦你用你的现象学刷子清晰一下你的“内容”。最起码你给出的“内容”术语不够清晰。
                  你的原文“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指世界的某个方面呈现于主体时所采用的方式;客体,特性或者事物状态就是以这种方式在经验或者思想中给出,或者是向经验或者思想呈现的”。这是否意味着,客体显现于主体的方式及其状态就是其内容?如果是,前者应该属于意象的对象化,只能让你有了方式的直观呈现给你的直观内容,后者与意象的关联有关,只是让你有了意向的内容,那么意向的统一和意向的构成呢?
                  没有这些你如何获取有关这个客体的完整内容?没有完整内容你如何得出你下面坚持的关于存在的判断?
                  如果,你坚持“今天冷阳漫吧有新主题帖这一事物状态是存在的”这个命题已经被事实所验证为真,对象同一,现象变化是没错。但是在这里我的陈述只考虑命题本身的真假,而不存在其他”,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属于现象学阵营?既直观的文字描述和本质结构的洞察。事实是我只看到你的独断的还原(判断)没有现象学应有的描述,更加没有关于客体结构的洞察。看来你仍然停留在形而上学的静态观察上而非现象学的动态观察。


                  9楼2013-04-07 22:22
                  回复
                    首先,在8楼我已经明确声明:这个主题帖子与现象学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我并不承认现象学(更不要说现象学阵营),而且我完全可以无视其一切概念。
                    自然语言的表述很难清晰到那种地步,但是在这里既然你提出来了,我就解释一下
                    内容,实际上是依赖于表述而存在的。表述自身作为一个拥有二重特性的物理对象,在此,我采用计算模型的观点,载体的总和是拥有计算功能的特性。这些是一些影响着相应模型发挥其计算功能的特性。而另一方面,组成表述内容的特性都是具有心理效应的特性(相应域中的语义特性)。而这些,是一些影响着可以从该模型之中得出心理学解释的特性。表述和心理学解释之间的联系的总和就是内容,内容客观的将世界呈现为由对象,特性与情境组成。
                    还有关于那个命题,真值是1无疑(这是逻辑学问题了),这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的说法。在这里我无意作现象学的讨论


                    10楼2013-04-07 23:13
                    回复
                      额,是这样。那你说的这些与哲学无关,更像是现象的心理学范畴,也就是属于非哲学的现象学。现象学分析是对现象本身的分析,所以我才要求你清晰你的现象“内容”,这样说来,你主要想分析的是对指示现象(这台计算机)的表达。我只是看不出你表述的内容是物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如果是他们之间的总和作为你表述的内容,且给出了事态是否存在的判断,那你表述的重点应该是涉及观念的语言层次,而我看不出你关于他们的感知觉和判断是在哪一个层次上进行表述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额,既然与哲学及现象学关系不大,我就不参与讨论了。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11楼2013-04-08 10:35
                      回复
                        to11L:讨论学问,哪儿来的得罪一说,随意就好


                        13楼2013-04-08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