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宝盆吧 关注:7贴子:2,339
  • 1回复贴,共1

【专访】20130407.北京青年报-李宇春 音符之外话剧如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1楼2013-04-07 13:52回复
    《感谢你,感动我》
    在上部的幕间休息时,李宇春会在观众陆续进场的混乱状态中提前上场,全然不顾别人的不解与议论进入到忘我的“自他交换”中,吸气、呼气……这一刻,她不是在简单地重复动作,而是在寻找角色与自己间生命特质的重合。
    问:在798排练场连排时,你的表演还不是那么游刃有余,无论台词还是形体都显得有些犹豫、缺乏自信,为什么在一周之后的正式公演就能有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你台词中的台湾腔也与台湾演员没有疏离感?
    答:有时排练下来,赖老师和丁(乃竺)姐的一两句话就会启发我,会让我的戏很不一样。赖老师对台词很苛求,几乎与剧本完全一致,因为有时一句话的长短不一样,那点小感觉也就没有了。他常常会在排练中纠正我的发音,比如我说“小声点儿”,他会告诉我“台湾人讲话没有儿话音,要说小声一点”,再比如我对病人说“有病”,他会告诉我“医生不可以对病人说‘有病’,可以改成‘无聊’”。
    问:首场演出第一次面对观众,会紧张出错吗?
    答: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发现自己没有想象的那么害怕。全剧一开场,大家围着“莲花池”绕场,我是第一个讲话的人,每次到这里,我都会提前调整好呼吸、平复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开口。而结尾处我的每一次失声痛哭都是由衷的,每到这里都已经不是角色被感动,而是我自己的反应。
    《珍惜》
    谁说明星演话剧都只为“镀金”?话剧剧组纯粹和融洽的氛围有时会让原本只想客串一下的他们欲罢不能,何炅、谢娜如此,李宇春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想“玩票”,但从第一场公演开始,她内心就已经开始了莫名的不安和倒计时,“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排练下去。”
    问:同之前“空中飞人”的生活状态相比,排话剧要从容和纯粹许多吧?你现在是把家安在了北京吗?
    答:我现在是住在北京,而且所谓家也就只有我一个人,爸爸仍在上班,所以父母都还在成都。排练的那段时间,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都泡在剧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大家磨出来的,从第一次讲话我的音量都是平的,会有很多疑问问自己,也没有了以前的那份自信,到现在回到家里,我甚至会自己演5号病人的戏,而且我自认为演得很好。
    问:你的好朋友何炅、谢娜都参演过赖声川的另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该剧仍在巡演中,每年抽出一段时间感受剧组的单纯和温馨也是他们继续演出的动因,《如梦之梦》这个剧组让你有这种感觉吗?
    答:我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我们唯一敢确定的绝对会发生的那件事情就是死亡。”但对我而言,虽然演出才刚开始,可我唯一敢确定的绝对会发生的那件事情就是这个戏的演出终归有结束的那一天,有时我会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害怕时间会走到演出结束的那一天。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排练下去。
    《下个,路口,见》
    原本以为自己与话剧无缘,但李宇春因为赖声川的个人魅力而决定陪他做一场疯狂的梦。跟着这个儒雅、平和又智慧的长者和心灵导师,李宇春在做梦的同时,也在自然体悟中汲取着能量。
    问:大家叫你“李导”,为自己导了那么多演唱会、MV,这次同赖声川合作后,跟他学到了什么?对自己未来的导演角色有启发吗?
    答:同样是导演,但赖老师一点不着急,总能保持温文尔雅,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样子我们试试看吧”。即便是马上要公演了,可道具的上下还乱着,他还是那么淡定。如果换作是我,即使不会骂人,也肯定会急,我常常想赖老师怎么能那么从容?这或许就是一种境界。
    问:赖声川是佛教信徒,对于《如梦之梦》中想要传达的轮回、宿命等云端命题,自己在演完后也有所顿悟吗?
    答:说实在的,剧中所传递出的这些命题我之前根本没想过。但现在我会开始思考,虽然我还说不出什么完整的理论,但日后如果触碰到某一个点可能会有同以前不一样的理解。
    I


    IP属地:广西3楼2013-04-07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