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三国时代最强国「魏」之建基者。 为人足智多谋、雄才大略且文武兼备, 堪称「超世之杰」。但其生性多疑,野心又大, 常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因而得到「乱世奸雄」之恶名。
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机警睿智不亚於曹操。八岁能文,天资纵横,有逸才,弓马娴熟,好击剑。
操亡后,丕袭爵魏王,秉汉政,专权擅断更甚其父;旋篡汉自立,国号大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在位七年,治绩颇佳,称贤主,諡曰大魏世祖文皇帝。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天资聪颖,举笔成文,甚为操所钟爱,原拟立为世子,后见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纵,轻挑少礼,非政治良材,颇类词林人物,故而中沮。
其兄丕继位,忌植,欲寻事杀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艺惊四座,丕亦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称。植长年淹留外籓,郁郁而终。位至陈王,諡曰思王。
曹仁,字子孝,曹操之从弟。武艺精通,勇猛善战,颇识兵机。长年随操征战南北,立功无数。官至大将军,封陈侯。病卒,諡曰忠侯。
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曹操起兵时,兴兄长曹仁一起加入。成为曹军的中流砥柱,转战各地,表现活跃。曹丕即位后,历任魏国卫将军、骠骑将军。
夏侯敦,字元让,沛国谯郡人。汉夏侯婴之后。自幼熟读兵书,颇谙兵机,复勇猛忠烈,臂力过人,为曹操麾下猛将。征吕布之役,
为布将曹性暗箭射伤左眼,敦犹拔矢啖睛,力战不退,见者无不骇然耸惧。官至大将军,病卒,曹丕亲为挂孝,諡曰忠侯。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敦之弟。与其兄皆以勇猛著称。深通韬略,善晓兵机,随操征战,多有战功。
操平汉中后,使渊据守,倚为西籓重镇。定军山之役,为蜀将黄忠所杀,追赠征西将军,諡曰愍侯。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为人慷慨忠烈,善抚士卒,深通韬略。原为吕布部将,布败后为曹操所擒,虽刀斧加颈,全无惧色,
操甚奇之,遂延为上坐,优礼相待,辽感其意,始归曹操。赤壁战后,镇守合淝以当东吴,孙权数攻合淝皆为张辽所阻,
致使江南小儿闻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吴邦。后随曹丕征吴,为吴将丁奉射伤,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将军晋阳侯,諡曰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