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の影吧 关注:217贴子:27,473

【授权转载:真三国无双/丕云】水至清BY月华(全部来膜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查看信息 
作者: 月华 
标题: Re:申请转载《水至清》 
 
时间: 2007-07-11 11:09 
内容: 这篇看得很局外人的调侃味道,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讲......

很佩服很膜拜!申请将这篇转到[url]http://p..


好的 
 


1楼2007-07-11 11:37回复
    【真三国无双/丕云】水至清(曹丕他不知道赵云是路痴啊T T)全文完

    妹妹大寿,点名要这个CP。。。

    先说明下,文里会出现的战役是新城一战,也就是历史上新城郡太守孟达背叛了魏国投靠诸葛亮结果被司马懿平反,让司马赚到了不少经验值的那一段。其实那个时候,曹丕已经死了,魏国皇帝已经是曹睿了。但咱们这是真三四同人,是与三国历史平行的一个世界……在游戏里,这一战是作为外传出现的,而且里面桃花万丈!!曹丕和司马,诸葛亮,赵云和马超都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了||||姜维出现了没我不记得了,回去打一次看看。。。如果出现才好呢,更加热闹。。。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曹丕《临高台》

    水至清



    有关赵云,历来有个极经典的说法:冲锋时,赵云会在最前面,你只用掠阵就好;撤退时,赵云会断后,你只管先走就好;被包围时,赵云会来救你,你只用把命留着就好;论功行赏时,赵云会分你一半,而你只用站在他身边就好。
    寥寥数语,赵云全能无敌、宜家宜室的高大全形象就跃然纸上。一般而言,人太能干到最后都不免有盖主震夫之嫌。但赵云不会,他的能干永远都是那么朴素,叫刘备放心,让曹丕开心。

    曹丕是很喜欢赵云的。喜欢到最后竟向他提出一个几乎荒谬的要求:如果他日后有了女儿,请嫁到魏国来。若能与之朝夕相处,可慰平生。
    赵云是很……不喜欢曹丕的。不喜欢到最后诸葛亮替他做媒,问他理想中的女性是什么样的时候,赵云的回答居然是:生不出女儿的。

    诸葛亮听后沉默了半晌,语重心长地对赵云说:“你还是打一辈子光棍吧。”

    ——

    赵云应召去宫里见已贵为皇后的星彩。张皇后本来素静的一张俏脸都紧绷出几分杀气,太恶心了!她愤愤不平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俗气的名字!
    阿斗娶到了心目中的女神,手舞足蹈春风得意。这本是美事一桩,可是新婚之夜,刘禅百般宠爱地告诉星彩,他为她取了个新的名字——皇帝为后妃赐名以示荣宠,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后主取的那个名字,实在是纠结了些……

    如意。也就是如愿以偿的意思。
    若是换了其它女子,必然感激零涕,三呼万岁!可对象又偏偏是张星彩。夫妻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异,彼此审美观的南轮北辙,是造成这个灾难的主要因素。无论读多少遍,这个名字在星彩心目中都是恶俗到人神共愤的。
    我爹都比他有文化!皇后如是说。(星彩是张飞的女儿)

    赵云听星彩大吐苦水,埋头把宫内无限免费供应的茶水一杯接一杯地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生到世上来就是为了遭罪。其实在赵云心中,“如意”这个名字又能坏到哪里去呢?比起“云云”这种飞出了太阳系的品位,那个名字实在是正常到无瑕可指。

    最后星彩说得唇齿发麻,而赵云则喝水喝到口舌浮肿,两人闷闷不乐各自满怀心事地道了别。赵云牵了马出宫,蜀中少雪,春天来得早,人们的身上都还带着正月里未尽的喜气,而宫中的梨花却开得特别冷。锦帘轻卷,珠屏敛光,他看着那些白花,正直地觉得它们的确都不及曹丕宫中的那株开得好。

    做完心理辅导的赵云一跨进家门,就觉得家人面上的表情有些奇怪,大家目光闪闪烁烁。到了中堂,便有衣貌岸然的信使久候多时了。一看见他和他手上捧着的信匣,赵云只觉得晴天霹雳春雷滚滚,脸一下拉得比他的马还长。
    “我好象告诉过他,如果这个月内他要是再敢写信……”
    “将、将军息怒。”来者被赵云的脸色吓得一个哆嗦,“其实,在下是奉了甄夫人的命令,特送此信于将军。”
    赵云一怔,信居然是甄姬写来的?

    使者干咳一声,眼神在四周扫过,但请赵云摈退左右。赵云不解其义,但还是照做了。家人们一下去,信者就扑通一下跪在了赵云面前,口中直呼救命!
    “这是做什么?”赵云连忙去扶,“有话好好说便是了。”
    “将军千万要救我家夫人性命啊——”使者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状况甚是惨烈。赵云实在是被搞得糊涂,只好问他甄姬夫人出了什么事。
    


    2楼2007-07-11 11:37
    回复

      “我想起来了。”
      赵云一字一语地说完。诸葛亮后脑勺流下很大一颗汗。
      “丞相,您到底做了什么?”

      诸葛亮一蹦三尺高:“什么叫我到底做了什么?这种说法不仅丢面子,还伤感情!孟达在魏国做腻了,想跳槽换个工作环境,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是吗……”
      “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啊啊不是!我的意思是,孟达曾在先帝入川之际,曾立下大功;后降魏是不得已而为之。念这份旧情,加上他又有归汉之心,我等出兵相救,天经地义。”

      好曲折的风流债啊,都能追溯到先帝时代了。
      孟达、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不能再往下牵扯了,再追溯下去那就不是立体几何的问题了。那直接是个地球仪,经度纬度密密麻麻。
      爹,娘,早知道大人物们的世界这么复杂,我就不出来当兵了……

      “子龙,你还好吧?”
      赵云的脸色千变万化,把诸葛亮吓得不轻。赵云摇摇头,等他平静下来,脸色和口气的安详简直已入臻化之境,并且随时可以白日飞升。
      “没事。丞相,救援一事,我去便可以了。既然对方是司马懿出面,您去不方便。”
      “为什么?正因为对方是司马懿,所以我更加要去,不然还以为我怕了他……哎,子龙你别这么看着我|||好吧好吧,你去就你去。不过你一人去,我不放心啊!这样吧,带孟起一起去。他从西川回京面圣,还没走呢,正闲着无事;何况他麾下乃西凉铁骑,日行千里,救场正好。”

      这回轮到赵云黑线了:“为什么是马超?和魏延将军一起去不是很好吗?”
      “这个,你是不知道孟达的个性。”诸葛亮口气悻悻的,“以他的唯美主义精神,如果知道救自己的人是魏延,被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死一次。”

      ——

      马超至从投了刘备,第一次有机会和赵云一起公费旅游,高兴得午饭都少吃了三碗。赵云收拾妥当,骑上马领着亲兵出来,就看见马超在练兵场上对麾下兵士发表演讲。这本来是他的一个惯例,战役无论大小,事前必然先激励士气。

      “……感谢CCTV、MTV、Channel-V、感谢陛下、丞相、魏延将军、 孟达、司马懿,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其次我要感谢蜀国所有的士兵,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得到这个机会。谢谢大家,感谢一路以来支持我、关心我的朋友们,我会更加努力的!”

      赵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倒提着银枪走上前去,一把救住了马超的后领子就往场下拖。
      “救人如救火。全军开拔!”

      新城不大,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连接荆州,同时也是川中的一个门户。孟达初领新城太守时面对险峻的边塞发出的感慨:“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但实际上,他在这里也不过是同样下场。这世间有太多东西看起来牢不可破但其实不堪一击,这一点,正如同爱的本质。
      赵云和马超赶到新城后为时已晚,前面探子回报,城上赫然飘着司马的大旗;再看城的周围,几乎没什么抵抗的痕迹,司马懿的手段可见一斑。
      从甄姬到郭后,从刘备到孟达,从诸葛亮到司马懿,就仿佛一切战乱与灾难的起源,都是源于一场不顾一切的爱恋!

      虽然新城已在司马懿的控制下,但孟达生死如何尚不分明。因为司马懿紧闭城门,严禁百姓士兵自由出入,赵云他们想打听点消息都没办法。如果孟达还没死,那么司马懿必然会将他押解回洛阳听候发落,如此以来,还有机会。
      考虑再三,赵云决定等晚上潜入城中一探。因为他们接近新城的踪迹还未曝露,城中并无高度警备。赵云将军队隐蔽起来,叫马超看着军队,又吩咐其弟马岱盯好马超。
      马超听后不干,要求同去。
      “不用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人多反而容易出乱。”赵云没什么好口气。
      哪知道马超的口气也不怎么好:“你去过新城?独身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又不可能逢人就打听方向,你不会迷路?”
      “……”

      人的确不能太完美,太完美容易早死。赵云高寿,与这个郁闷的缺陷是有很大关系的。


      6楼2007-07-11 11:42
      回复
        ——

        赵云做这档事轻车熟驾,翻墙爬瓦的动作无比流畅。家中世代公侯的马将军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当年的魏文帝。
        “好身手。”马超压低了声音凑过去,“子龙,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以前是做哪行的?”
        赵云望天。当年他在牛头山的强盗窝里实习过几个月,这几个月的经历让他的后半生受益无穷。而马超的这个问题,曹丕也问过,但出于一种微妙的心理,赵云不怎么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曾经当过不良少年……

        城中宵禁,等两人摸进城后那是一片黑灯瞎火。找不着路人可以打听情况,他们只好想办法潜入太守府。若孟达没死,必然被关在此处。
        “地方太大了,两个人一起行动目标又太明显。我们分头行动,先找地牢,或是看哪处有重兵把守的。”
        “你不会迷路吗?”

        有时候,赵云真恨马超!
        “迷路也没关系,我会到屋顶上找刚才我们经过的那棵大榕树。半个时辰后,我们就在那树下会合。”
        “好吧,你自己小心。”

        两人说好,便分了手。马超在花园里,借着假山花木掩身一直向北去。淡云缭绕,月色昏朦,园中嘉木成行,柔条毵毵;府内数十处楼台亭谢,参差错落,掩映其间,形胜天然,可见孟达的确是风雅之辈。马超纵然对此一窍不通,却也觉得这园子设计得颇具匠心,很有点曲径通幽的意味……正所谓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实在是很适合约会的地方。

        马超并不知道,还有人和他抱着同样的想法。
        那双手从后面伸出来,搂住了他的脖子。
        “赵云。”
        马超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手搭上了腰间的佩剑。若只是遇见府中守卫,他根本不会如此惊慌;可是哪个守卫会在半夜三更这样吓人的。
        剑身才抽出来一半,那双手就缩回去了。
        “……认错人了。”

        这个时候,赵云还在原地没走出多远,不是他没走,而是他在这迷宫似的园子里窜来钻去总觉得自己在原地打转。他很郁闷,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文人都喜欢把后院搞得这么复杂,象他家,院子一马平川,比练兵场还开阔。诸葛亮以前看不过眼,从自家花园的植物里选了几株好的移过去,结果没几天就被赵云的马啃平了。再后来,丞相家的院子里若是长了杂草,便直接向赵云借马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比如赵云的马从不吃杂草于是单把丞相家的芍药全给嚼了之类的。赵云在急得团团转之际听到不远处有动静,又隐约觉得有熟悉的人声。有了声源作方向,赵云就总算能找到目标了。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花丛,果然看见了马超的身影;又看见他身后还有一人,只以为是他遇上了麻烦,不假思索地奔了过去。

        ——

        有人说,相逢是一场盛大的……劫难。

        位高权重的两人,立场敌对的两人;生死的惨烈与家国的利益,爱恨的纠葛与理念的相悖。雄才伟略的君主,忠勇无双的将军。暧昧情感,止于传说;江山美人,无足轻重。太阳月亮下都没什么新鲜事,任其发展,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俗到掉渣的王道设定。
        所以,赵云和曹丕的脸色,才会如此的、如此的经典。

        曹丕。赵云此刻的想法简单得无比壮烈,要命,是曹丕。
        而曹丕方面,自然是很高兴见到赵云的。月色涟涟,花香暗动,今夕何夕,遇此良人……曹丕在作诗却想不出句子的苦吟之际,都会记起赵云。他觉得如果这个时候赵云在自己面前,自己一定会文思如涌下笔如神。但实际上他错了,再伟大的文人在这个时候,并非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而是统统都蠢得一片茫然。

        如果说赵云和曹丕这时候还有什么默契可言的话,那就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马超遗忘了。
        马孟起在两人间来回看,真是隔了一个眼神就隔了一个世界。曹丕的脸上充满了重获新生般的愉悦,而赵云,即使谈不上痛不欲生,那也是劫后余生的档次了。

        “子龙,是朋友吗?”
        马超没忘记这人叫了一声赵云。赵子龙为马将军这样的问法浑身打了个寒战,半天憋不出声音来。曹丕感动完后倒是一派落落大方。
        “在下曹丕,幸会。”
        说实在话,听见曹丕这么自我介绍,赵云又打了个哆嗦。
        “在下马超。”
        “原来如此,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哪里哪里!”
        马超用胳膊撞了撞身边的赵云,声音压低:“子龙,原来你在这里有朋友接应,居然都不事先告诉我!不过,你这朋友的名字我好象在哪听过。怪事,特别耳熟。”
        “|||||”

        算了,赵云想,在马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他先弄走吧。他抬眼看曹丕,那男人微微含笑,气度潇洒,眼角眉梢写满了不知死活。他居然在新城,这么说来他和司马懿是知道丞相会发兵来救孟达了。
        甚至还知道诸葛亮会派谁来。
        赵云不禁感到一丝丝悲哀,他想这次回去后就向上面递交申请,去守西川得了。至于马超,当然留在成都。

        赵云拽了马超就走,口中说已经知道孟达下落,此地不宜久留。马超还不忘回头和曹丕道别,赵云实在无言,只想这到底是自己是哪辈子造的孽?
        “哎,赵云……”
        听见曹丕叫自己,赵云断然回过了头。眉目绷在薄霜里,看不出心情好坏;月光真皎洁得如水一般,却养不了鱼。
        “我呆会再来找你。”
        “吓?!”

        =待续=



        [ 此贴被月华在2007-07-01 12:09重新编辑 ]


        7楼2007-07-11 11:42
        回复

          他的腿才挨上窗棂,后面就有双手巴上来牢牢抱住了自己的腰。
          赵云一怔,面上不禁发热:“放手!”
          “不放。你难得来一趟,哪有这么快走的?我的头发还没干呢。”
          能够成为理由的说辞遍地都是,只待词穷者去勇于发现而已。
          曹丕的下巴都蹭上来了,赵云骇然,伸手就去拔腰间的佩剑;曹丕的手腕从宽松的袍袖中伸出来,直接按在了赵云手上。这个便宜被占得赵云欲哭无泪:他若松手,正中曹丕下怀;他若不松手,一时相争不下,他整个人都在曹丕怀里……

          “快放手!”
          “不放。”
          “你再不放手我就走了!”
          真可谓急中生智,曹丕几乎是条件反射性地松开了手。
          赵云背对着曹丕深吸一口气,从窗台上下来。面上的绯色如烈酒般结成红云,头发也被弄乱了些;人在三月的桃花阵里,却有什么东西如至清的秋水,慢慢地涨上来。窗外的竹叶沙沙作响,彼此的寂静海枯石烂,前尘往事如轻罗水袖扑面而来。曹丕从没想过要得到这个人的一生,他的愿望如此渺小而无辜,为江河湖海,为云雨雪雾,尽可使他在这一瞬沉溺。

          ……所以,让我做吧!

          “多亏你拦住了我。”被曹丕抱住时,赵云这么说,声音有一点沙哑:“我都差点忘记一件事。”
          “啊……”魏文帝的声音飘在云端暂时落不了地。
          “我答应过夫人,要替她揍你一顿的。”

          揍曹丕的理由其实也遍地都是,赵云朝花夕拾,全然免去掘地三尺的劳苦。

          ——

          曹丕喊了十多声护驾,没人理会他。多年服侍皇帝的内侍们就在门外打盹,对于室内乒乒乓乓的交响乐以及皇帝的惨叫声有点儿兴趣缺缺。当年在寝宫外亲耳听见曹丕对郭贵人说了那句“你是我的女王”后,今晚的这点小场面,他们还真是八卦不起来。
          过了一会里面骤然安静了下来,众人不禁松了口气,心想这接下来就该是吹灯拔蜡。半夜三更的,大家都歇着吧。

          曹丕被摆平在榻上,看着上头的赵云,他的头发垂下来,扫在面上痒痒的。凭心而论,这个情景太销魂了。那张脸近在咫尺,百看不厌相对忘倦。被扁得只剩半条命的曹丕终于明白了什么才叫欲仙欲死。
          赵云面无表情,揪住他的领口准备把他拎起来。
          “那个……”
          “你还有遗言要交代?”
          曹丕点点头,赵云沉下目光。
          “这句话不说我纵死也不瞑目。”
          “你说。”
          反正再无聊的话这也是最后一次听了。赵云有十足的自信能把持住,不至于失态。

          “其实……”曹丕扯了扯嘴角:“马超长得真不错啊!”
          赵云无言,把曹丕按回去,直拳。

          “说好了不打脸的。”
          曹丕盘腿坐在榻上,手里端着面铜镜哀怨。赵云嘴里咬着段皮绳扎头发,面上仍有淡淡的血色,大约是刚才揍得太卖力了。眼圈黑了一边的魏文帝丢开镜子,反手撑住下颌望着他的动作。
          YY是件美好的事情。
          “心手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他用轻浮的口气故意念着这些浅显易懂的情诗,生怕句子生僻了赵云听不懂。赵云手都扶到窗户上了,听到这念叨,回过了头。
          “什么意思?”
          “……大致而言就是喜欢到要死不活的意思。”早知道就直接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得了。

          赵云安静地望着他,眼瞳就象一轮黑色的朔月,似曾相识的澄澈,纵然一眼望到底,却别无它物。
          “你真的那么喜欢我?”
          曹丕的下巴从掌心里滑出来了。
          “你刚才说什么?风太大了我没听清楚……”
          赵云笑了一下,在暗色的月读里。那个笑法不免刻薄,但终究是个笑脸。
          “你让出皇位,我随你走,如何?”

          一瞬间的万物俱籁百般安宁,月光淡淡的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于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
          半晌后曹丕一闪一闪地眨巴眼睛:“听起来不是很划算……”
          赵云亦点头:“其实我也发觉了。”
          刚推开窗户,曹丕就弹跳起来,扑上去又抱住了赵云。
          “你还想怎么样?”
          “哇,你这话说得好象刚才是我把你怎么样了似的。”
          “放手。”
          “别这样嘛,买卖不成仁义在,万事都有得商量!这样吧,明晚子时,我在城外北面的樟树林等你。你会来,对吧?”

          赵云微微侧脸,目光以一种很刁钻的角度瞪了曹丕一眼。
          “哼。”


          9楼2007-07-11 11:44
          回复
            这篇极戏谑的手法实在是太赞了,而且娓娓道来从容不迫,文字旋转得漂亮潇洒,语言调和得俏丽倾城~~~~

            全部都来膜拜!

            话说我终于放下一块石头了~~~


            11楼2007-07-11 11:48
            回复
              一直觉得这种调侃方式读起来很洒脱


              14楼2007-07-11 17:34
              回复
                ……这文章太赞了!这种毫不露端倪的幽默,笑得我几乎腹痛啊啊!

                太好了太好了!

                膜拜下!


                15楼2007-07-11 18:40
                回复
                  终于偷偷用单位的电脑给打出来


                  16楼2007-07-12 12:09
                  回复
                    又是遗憾
                    又是痛恨


                    17楼2007-07-12 12:10
                    回复
                      好强.....


                      18楼2007-07-13 00:10
                      回复
                        好...强...


                        19楼2007-07-13 10:17
                        回复
                          膜拜。鞠躬ing。可以跟俺们家明月媲美。
                          54我54我- 


                          20楼2007-07-13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