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诗词吧 关注:19,788贴子:340,328

回复:【宝藏推荐】鲁迅:文化偏至论——白话翻译及品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流风至今,则凡社会政治经济上一切权利,义必悉公诸众人,而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闲,以大归乎无差别。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更举其他,则物质文明之进步是已。当旧教盛时,威力绝世,学者有见,大率默然,其有毅然表白于众者,每每获囚戮之祸。递教力堕地,思想自由,凡百学术之事,勃焉兴起,学理为用,实益遂生,故至十九世纪,而物质文明之盛,直傲睨前此二千余年之业绩。数其著者,乃有棉铁石炭之属,产生倍旧,应用多方,施之战斗制造交通,无不功越于往日;为汽为电,咸听指挥,世界之情状顿更,人民之事业益利。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且将以之范围精神界所有事,现实生活,胶不可移,惟此是尊,惟此是尚,此又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
(这些观念风行至今,由此,一切社会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行使,全都必须公之于众,而至于风俗习惯,道德宗教,兴趣爱好,言论以及其他行事作为,则全都被要求去除高下之分,贤愚之别,(不同个体的高下贤愚)统归于无差别。大多数同意的便是正确的,个别的反对意见就是错误的。这种以多数统治天下并压制少数异见者的政治,正是十九世纪发展大势的一个特征,并且蔓延至今也不见消停。若再举其他特征,则当属物质文明的进步。在旧教鼎盛时期,威压严酷,学者纵有新见解,也大都缄默不言,其中或有人敢于公布于众的,就往往遭受牢狱之灾,杀身之祸。直至教廷势力败退,思想获得自由,各种学术研究都蓬勃兴起,理论进而转化为实用,物质上的实效便由此产生。因而到了十九世纪,物质文明发展的盛况,足可傲视此前两千余年的全部成就。例举其中显著的,有纺织,冶金,煤炭等,其产出皆数倍于过去,且应用广泛,在军事,制造,交通等方面,其成效无不远超旧时,不论转化为蒸汽或电力,悉从人意:世界的情况顿时大变,生活工作都越发便利。人们长期享受发达物质的好处,对物质文明的信任就越发坚定,渐至于奉为圭臬,视物质为一切存在的根本,并且以物质世界来界定精神世界,再反作用于生活现实的种种,人们对物质文明的信任十分坚定不移,唯物质水平为第一标准,唯物质发达为社会风尚。这也是十九世纪发展大势的一个特征,并且蔓延至今也没有停止。)
(本段所提到的两种“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清醒的认识。)


21楼2013-04-23 12:28
回复
    考试复习耽搁了……今天补上……


    23楼2013-04-27 11: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嗯嗯…顶………可惜是别人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3-05-06 17:24
      回复


        27楼2013-05-23 23:22
        回复
          个人一语,入中国未三四年,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以为大诟,苟被其谥,与民贼同。意者未遑深知明察,而迷误为害人利己之义也欤?夷考其实,至不然矣。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绝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如诗歌说部之所记述,每以骄蹇不逊者为全局之主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社会思潮,先发其朕,则之载籍而已矣。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是以遍施。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加以往之习惯坠地,崇信荡摇,则其自觉之精神,自一转而之极端之主我。且社会民主之倾向,势亦大张,凡个人者,即社会之一分子,夷隆实陷,是为指归,使天下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荡无高卑。此其为理想诚美矣,顾于个人殊特之性,视之蔑如,既不加之别分,且欲致之灭绝。更举黑甚暗,则流弊所至,将使文化之纯粹者,精神益趋于固陋,颓波日逝,纤屑靡存焉。盖所谓平社会者,大都夷峻而不湮卑,若信至程度大同,必在前此进步水平以下。
          (“个人”这一说法,进入中国不到三四年,那些号称识时务的人(新学众),大多认为这是个贬义的词汇,假如被冠以这二字,则仿佛被骂民贼一般。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深究明察其含义,就误以为是害人利己的意思了。究其本意,则完全不是这样。十九世纪末所兴起的“重个人”之说,十分新颖独特,不能同过往观点混为一谈。而考察当时的人文风貌,莫不是大异从前,从认识自己开始,进一步坚持自我,人们大可刚愎而自主,对于世俗常理无所顾忌。正如当时的诗歌小说中所记述的,主人公大多为桀骜不逊之人。这并非执笔的文人们,仅仅凭借空想神思构架出的巧合,而是以社会新思潮的产生作为先兆,这才伴以文学艺术的体现。自从法国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万事之首,继而普通教育以及国民教育,无不基于这点进行普及。人们久浸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渐至领悟为人之尊严,既已明白了自我的分量,则又立刻领悟了独特个性的价值;加之传统习俗的崩塌,宗教信仰的动摇,自我的觉醒,迅速变味为极端的个人主义。而且社会民主的倾向,也同时声势大张,讲求凡是个人,都为社会的一份子,削高添低,以平等为主旨,使天下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再无高下之分。这作为理想可谓十足美好了,但对于现实,对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不同之处,却是视而不见,既不加以分门别类,还意欲将之消除。其中的黑暗与弊处,则在于照此发展下去,将使得文化中凝萃而精进的部分,受平均之力的稀释而趋于僵硬和浅陋,最终衰退,直至消失殆尽。大约所谓的平等社会,大都易于减削精锐而难以改良落后,若真到了完全平等的社会,其进步水平必定不如从前。)
          (摘取一句,供大家讨论:
          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
          译:人们久浸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渐至领悟为人之尊严,既已明白了自我的分量(求同:人人平等),则又立刻领悟了独特个性的价值(求异,张扬个性,不平等)
          挺有意思的。)


          28楼2013-06-13 11:03
          收起回复
            这个,是翻译么?


            IP属地:广东29楼2013-06-14 08:56
            回复
              我是来催更的~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3-08-02 12:25
              回复
                求更新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4-02-20 10: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重新看了一遍以前的翻译……觉得好渣┳_┳……


                  33楼2014-03-27 10:11
                  回复
                    至勖宾霍尔(A.Schopenhauer),则自既以兀傲刚愎有名,言行奇觚,为世希有;又见夫盲瞽鄙倍之众,充塞两间,乃视之与至劣之动物并等,愈益主我扬己而尊天才也。至丹麦哲人契开迦尔(S.Kierkegaard)则愤发疾呼,谓惟发挥个性,为至高之道德,而顾瞻他事,胥无益焉。其后有显理伊勃生(HenrikIbsen)见于文界,瑰才卓识,以契开迦尔之诠释者称。其所著书,往往反社会民主之倾向,精力旁注,则无间习惯信仰道德,苟有拘于虚而偏至者,无不加之抵排。更睹近世人生,每托平等之名,实乃愈趋于恶浊,庸凡凉薄,日益以深,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而气宇品性,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有,则常为慷慨激昂而不能自已也。
                    (之后又出现了叔本华,其人既以刚愎自傲,特立独行,世所少见出名;同时又因见昏昧之众充塞人间,如同最劣等的动物,便愈加的主张发扬自我以及推崇天才。而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则更是愤发疾呼,称只有发扬人的个性,才是至高的道德,而无关这一点的别的一切,都是无益。在他之后,又有文学界的易卜生,高才卓见,自称是克尔凯郭尔的诠释者。他所写的书,往往带着反社会民主的倾向,旁征博引,则不论习惯,信仰,道德之属,只要是受制于狭隘的见闻而已然偏颇的,都一并加以抵制。他目睹着近代的人事,每每假托平等之名,里内却越发恶浊,人们的精神凡庸,情感凉薄,并且日渐加深,顽劣愚钝者受到追捧,虚伪奸诈者称心如意,而气宇品性卓尔不群的,反倒是处处穷途,辱没泥淖,长此以往,人的个性尊严,生而为人的价值,将全部化为乌有,每思及此,常使得他慷慨激昂而不能自已。)


                    35楼2014-03-27 10:22
                    回复
                      如其《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狡狯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而其书亦止:社会之象,宛然具于是焉。若夫尼耙,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矣,希望所寄,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意盖谓治任多数,则社会元气,一旦可隳,不若用庸众为牺牲,以冀一二天才之出世,递天才出而社会之活动亦以萌,即所谓超人之说,尝震惊欧洲之思想界者也。
                      (比如他的《人民公敌》一书,讲的是有人因为秉守真理,不阿世媚俗,从而不容于大众;相反狡狯之徒,却能故作高伟,成为愚众的首领,操纵众数,欺凌少数,植党营私,于是双方的战斗就此展开,全书也在此止笔——社会的情态,已然跃于纸上。而尼采,则更是个人主义的极端人物,认为社会的希望,只可在于天才大能;而以民为本的体制,其恶弊无异于蛇蝎。概言之,他认为如果永远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治世,则社会精神将渐趋平庸,其变革与进化的动力将迅速消失,还不如以占绝大多数的庸碌之众为给养,补给少数的天才,希望以此催生一二“超人”的出世,因为只有天才的出现才能带动社会的变革与进化——这便是曾震惊欧洲思想界的,尼采的超人之说。)


                      36楼2016-01-21 12:00
                      回复
                        居然更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01-22 02:43
                        回复
                          哇,跨越3年,看完了,谢谢楼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7-06-26 16:28
                          回复
                            好看。


                            IP属地:浙江40楼2019-12-23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