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6日
漏签
0
天
辞源吧
关注:
191
贴子:
1,177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5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辞源吧
>0< 加载中...
《辞源》问答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孙武vs孙膑
1976年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送TA礼物
1楼
2013-04-13 17:18
回复
孙武vs孙膑
1976年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马老师回复热心网友提问(摘自新浪博客名叫“辞源编辑”的博友的博文)
前些天我们发表了马志伟老师《辞源资料柜印象》一文,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有热心网友就《辞源》的版本提出了一些疑问,我们特请马老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现附于下:
2楼
2013-04-13 17:20
回复
收起回复
孙武vs孙膑
1976年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辞源》版本问题
马志伟
我写过《〈辞源〉资料柜印象》后,有网友问我《辞源》版本问题。这个问题,我向无研究,只能讲讲我所了解的简单情况:
《辞源》的编纂,始于1905年(光绪三十三年),由陆尔奎、傅运森、蔡文森等主编;至1915年分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
☆这之前,曾汇辑所收单字,定名《新字典》,于1914年出版。
1931年,又由方毅主编,补充新旧词,出版续编。
1939年,增补了见于复词而漏列的单字,并将正续编合二为一印行,称为《辞源合订本》,在香港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1949年,出版简编。内容精简,篇幅只有原书四分之一。
☆1937年起,曾先后由傅运森、丁鷇音等主持,就正续编进行增订,历时十年左右。
☆解放前,由上海商务或香港商务出版的《辞源》是个什么样子? 我没见过,无法描述。
1958年第四季度,开始对旧《辞源》的修订工作。修订方针和体例,曾经黎锦熙先生具体指导。
1964年7月,出版《辞源》修订稿第一册,印数20600册。
☆这册书带征求意见的性质。我现保存一本在海淀旧书店买到的有朱德熙签名的此书。
1976年,国家统一规划,《辞源》的修订工作由广西、广东、湖南、河南四省的《辞源》修订组和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的许多同志共同编辑、审定、完成。这中间更重要的是吴泽炎/刘叶秋两个人,一个作为全稿的第一个读者,一个作为排样的第一个读者,为了对词条作最后的订正,把这一千余万字稿件通读不只一次。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1979年7月出版,第二册1980年8月出版,第三册1981年12月出版,第四册1983年12月出版。至此,1979年版的《辞源》修订本全套出齐。——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辞源》了。
☆这四册书,每册前面是部首索引,后面附四角号码索引。第四册后有全四册的单字头汉语拼音索引。1991年7月,出全四册的四角号码索引单行本。因为编纂《辞源》进一步接触到检字法,商务印书馆对这项研究工作一向非常重视。所以,由林语堂、王云五构思创造,经高凤谦修订完善的“四角号码查字法”能应运而生,1928年10月出版的《四角号码学生字典》实际上也是编纂《辞源》的副产品。
1983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源(修订本)》(全两册)本。
1988年7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源(修订本)》缩印合订本(1册)。
2001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源(修订本)》世纪珍藏版(全四册)。发行2500套。
关于《辞源》版本问题,可能商务印书馆赵克勤、许振生、史建桥等先生掌握的材料要比我多得多。可进一步向他们请教。
另附:《辞源》几位主编简历
陆尔奎:
1862年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晚清举人。44岁时,由蒋维乔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他觉得:“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基于这样的考虑,一进商务,他就向张元济提出:要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中国人只有一本《康熙字典》是不行的。张元济很以为然,拍板成立了商务印书馆字典部,并任命他部长。两年后,他决意编纂《辞源》。本以为完成这件工作要两年时间即可,没想到最后“罗书十余万卷,历八年而始竣事”。他因为编辑《辞源》,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从此不能阅读,也无法工作,直到1935年逝世。
方毅:
1883年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估计是陆尔奎推荐到馆中来的。他入馆即在字典部参与《辞源》的编纂。后因陆尔奎眼疾不能工作,接任辞典部主任。除领导完成了《辞源》的修订工作并出版《辞源续编》外,还编完《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他对音韵学素有研究,曾发起编过一部“音韵学丛书”,拟有书目100余种。1958年去世。
傅运森:
1872年生于湖南宁乡。1909年8月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部任编辑,后调到词典部任职,参加《新字典》和《辞源》的编纂工作,同时仍参加编写《中学师范学校用教科书·历史》。1920年参加编写《新法教科书·历史》。1923年又参加《新学制教科书》的编写工作。1936年与王云五一起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共出版了两辑40种,还有《世界大事年表》 《东亚各国史》等,在史学界影响颇大。到30年代,主持对《辞源》正续编漏列单字作了增补,并勘正文字、词句,合订为一册,到1939年合订本在香港正式出版,为《辞源》出版打开了新的一页。约于1946年去世。
吴泽炎:
1913年生于常熟,193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社会历史系,同年考入商务印书馆,在馆内编译著作多部,1958年起主管商务印书馆汉语词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辞源》三位主编中,吴泽炎贡献最大。陈原曾说过:“没有吴泽炎,就没有《辞源》。”他为修订《辞源》,做了60多万张卡片,耗时20多年,字数多达千万。
刘叶秋:
191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大学(由孙中山创办于1912年,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建国后在天津津沽大学、北京政法学院等校任教,1958年调到商务印书馆参加《辞源》的修订工作。他因所谓历史问题,从1958年到1980年一直以临时工的身份参与修订《辞源》,他的辛苦不比别人少,而心理压力却比别人沉重。直到1980年才转干。他以其扎实的学问为修订《辞源》做了大量工作。
黄秋耘:
1918年生于香港,他的父母都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他从小喜欢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尤其喜欢古典诗词;在香港上小学和中学,接受英语教育;后考入清华大学国文系。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54年调中国作家协会。1976年起负责《辞源》修订工作。1980年,《辞源》修订完毕,黄秋耘以一首七律抒发所感:“不窃王侯不窃钩,闭门扪虱度春秋。穷经拟作埋名计,训诂聊为稻谷谋。怀旧每兴闻笛叹,登高犹作少年游。万家灯火京华夜,月夕花晨忆广州。”
3楼
2013-04-13 17:27
回复
收起回复
qiyuan19902010
1908年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学习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5-12-28 22:02
回复
收起回复
海边的紫贝壳5
1908年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请问楼主!我有一套早期《辞源》的版本!明国四年的!扉页上写了一个字还盖了章!!特别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谢谢了!!
7楼
2017-09-21 13:34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甲亢哥大张伟终极Boss战将开打
2846940
2
美国50万人游行抗议特朗普
2267945
3
吧友爆料苏丹的游戏幕后推手
2123884
4
雷军社媒发声不提SU7车祸
2060937
5
特朗普想让美国人踩缝纫机
1711800
6
向鹏李尚洙新老对决你看好谁
1706616
7
维斯塔潘铃鹿赛道四连冠
1264195
8
全红婵决赛失误憾负陈芋汐
1220604
9
化工职院小情侣忍不住食堂开啃
1198407
10
美国大加关税后各国的应对措施
98730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