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名城吧 关注:5贴子:10
  • 0回复贴,共1

合肥都市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0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141”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十二五”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GDP突破66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全市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5年累计完成2.5万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累计900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55: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控目标。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30万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水、电、气、热、公交等公用设施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巢湖水质进一步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1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00元,年均增长16%。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普遍享有便利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5年累计招商引资12000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0亿美元。
  到2020年,GDP在“十二五”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GDP达2万美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10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引用合肥市政府网


1楼2013-04-14 12: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