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吧 关注:481贴子:31,665
  • 9回复贴,共1

高中诗词鉴赏中的常见意象-集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百度


IP属地:浙江1楼2013-04-14 17:16回复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IP属地:浙江2楼2013-04-14 17:17
    回复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暗示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或盛衰兴亡的变化;暗示送别、思乡和愁绪满怀;还可以象征女性和爱情。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IP属地:浙江4楼2013-04-14 17:17
      回复
        21、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6、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37、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38、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39、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40、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41、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42、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43、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44、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
        45、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46、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47、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48、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49、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50、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51、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52、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53、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54、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55、掣肘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56、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
        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57、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58、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59、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60、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61、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62、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63、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64、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65、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66、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67、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IP属地:浙江5楼2013-04-14 17:18
        回复
          97、翠微 多借指环境美好,犹如仙境一般。
          98、楼兰 汉代西域的国名。诗文中用“斩楼兰”“破楼兰”抒写为国立功,抗击外寇的壮志。
          99、阑干 ①古代建筑附加的木制栅栏;②横料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星斗纵横错落;③形容泪水纵横或纵横散乱的样子。
          100、舟 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101、迟日 即春日,相对冬日短而言,杜甫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句。后人多用来表示“融和的阳光”。
          102、落日 一般用指暮年“落日心犹壮”(《江汉》杜甫)
          103、秋风落叶 常塑造悲的气氛,烘托悲的情绪。
          104、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105、折腰 指屈身事人。
          106、三径 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107、劳歌 送别歌的代称。
          108、五柳 隐者的代称。
          109、风骚 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110、雕虫 喻微不足道的技艺。
          111、黍离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12、桑榆 原指日落余光所照之处,后喻垂老之年。
          113、梅花落 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的感觉。
          114、霓裳羽衣曲 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115、**花 即玉树**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116、杨柳曲 乐府曲调,即折杨柳。以伤心之词写军旅生活,怀念征人。
          117、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42、梅子的成熟 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18、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119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120、周公吐哺:求贤
          121 望帝啼鹃:哀切的思念
          122、塞上长城:守边将领
          123、封狼居胥:建功立业
          124、六月飞霜:指冤案
          125、结草衔环:报恩


          IP属地:浙江8楼2013-04-14 17:19
          回复
            ..............................end............................


            IP属地:浙江9楼2013-04-14 17:20
            回复
              @太阳婆婆_


              IP属地:浙江10楼2013-04-14 17:21
              回复
                dddssjsjdjjdndnsnsjsjsnsn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7-14 2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