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蒺藜者,秋得其刺
---读《说苑》(29)
平时,你自认为交结了不少人,为人办了不少事,可一旦你自己有了什么事,却发现平时围绕在你身边的人统统都不见了,个个避入之唯恐不远;甚至有的人还会对你落井下石,真是一派众叛亲离的凄惨景象。这时候,你心里该做何感想?
阳虎得罪了卫国,北去晋国谒见赵简子,垂头丧气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人了。赵简子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朝堂上的人,我培养的超过了半数;朝中的官吏,我培养的超过了半数;边境上的将士,我培养的也超过了半数。可到现在,那些朝堂上的人,亲自在君主面前排斥我;朝中的官吏,亲自用刑法来危害我;边境上的将士,亲自用武力劫持我。赵简子说:只有贤人才能报恩,不贤的人是不能的。“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非桃李也。”意思是说,那种桃李的人,夏天能在树荫下休息,秋天能得到果实吃;那栽蒺藜的人,夏天得不到树荫下休息,秋天得到的是那棘刺。现在你所栽培的,只是蒺藜,而不是桃李。于是,赵简子进一步告诫他:“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是啊,要在培养之前选择好培养对象,而不能等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因为等你发现培养错了目标的时候,早巳悔之晚矣。
对阳虎的遭遇,很多人都经历过。有句俗语,叫画虎难画骨,画人难画心,说的就是知人之难。为什么知人难?人心隔肚皮,难以一眼看透。一个人,平时嘴里所说的,未必就是心里想说的;平时所表现出来的,未必就是心里想做的。表面上对你奉迎讪笑,暗地里可能早巳对你恨之入骨;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背地里却说不定对你算计发坏,所谓“台上握手,台下踢脚” 是也。为什么?一是怕你的强势对他不利,不敢轻易与你翻脸;二是想通过你的擢拔,得到发达的机会。如果你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识不破他的居心,甚至将其纳为心腹,到头来不自取其辱,才是怪事!很多人被自己的“朋友” 暗算后,归咎于自己的交友不慎,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还是赵简子说得对:“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不管是做领导的提拔培养人才,还是当百姓的交朋待友,都应在事前选择好对象,看准了再付诸实施不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要看走了眼。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择人而树呢?
首先,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也就是说,不要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被一时的假象所蒙蔽了眼睛。不但要听他说的是否好听,还要看他做得是否好看。对越是说得好听的人,越是要提起警惕,巧言令色,历来是小人的特征之一。
其次,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以诚当然没有错,但要看是对什么人。对君子,你当然可以以诚相待,以心比心;但对小人,就应当格外加小心了。你待他越诚,他掌握你的信息越多,出卖你的机率就越多;不知哪会儿,他就会把你当做了攀升的台阶,踩着你向上爬;甚至,为了自己的腾达,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当做绊脚石搬开。因为他最清楚你的软肋在哪儿,所以也就能最有效地对你予以打击。
再次,是要慎己。用臭味相投这个词来形容,可能过于刻薄与狠毒,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无可否认的。你本身如果是蝇营狗苟之辈,如何交得下两肋插刀之友?苍蝇找不到鸡蛋的缝隙,自然无处下蛆;如果你行得正,走得端,无欲无求,那些奸佞小人,自然也近不得你身,甚至根本就纳入不了你的视线,因为那正是你平时不屑于一顾的。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千古知音最难觅。退一步讲,我们既使种不了花,起码可以做到不让自己栽种的蒺藜扎伤了脚板。
---读《说苑》(29)
平时,你自认为交结了不少人,为人办了不少事,可一旦你自己有了什么事,却发现平时围绕在你身边的人统统都不见了,个个避入之唯恐不远;甚至有的人还会对你落井下石,真是一派众叛亲离的凄惨景象。这时候,你心里该做何感想?
阳虎得罪了卫国,北去晋国谒见赵简子,垂头丧气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人了。赵简子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朝堂上的人,我培养的超过了半数;朝中的官吏,我培养的超过了半数;边境上的将士,我培养的也超过了半数。可到现在,那些朝堂上的人,亲自在君主面前排斥我;朝中的官吏,亲自用刑法来危害我;边境上的将士,亲自用武力劫持我。赵简子说:只有贤人才能报恩,不贤的人是不能的。“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非桃李也。”意思是说,那种桃李的人,夏天能在树荫下休息,秋天能得到果实吃;那栽蒺藜的人,夏天得不到树荫下休息,秋天得到的是那棘刺。现在你所栽培的,只是蒺藜,而不是桃李。于是,赵简子进一步告诫他:“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是啊,要在培养之前选择好培养对象,而不能等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因为等你发现培养错了目标的时候,早巳悔之晚矣。
对阳虎的遭遇,很多人都经历过。有句俗语,叫画虎难画骨,画人难画心,说的就是知人之难。为什么知人难?人心隔肚皮,难以一眼看透。一个人,平时嘴里所说的,未必就是心里想说的;平时所表现出来的,未必就是心里想做的。表面上对你奉迎讪笑,暗地里可能早巳对你恨之入骨;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背地里却说不定对你算计发坏,所谓“台上握手,台下踢脚” 是也。为什么?一是怕你的强势对他不利,不敢轻易与你翻脸;二是想通过你的擢拔,得到发达的机会。如果你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识不破他的居心,甚至将其纳为心腹,到头来不自取其辱,才是怪事!很多人被自己的“朋友” 暗算后,归咎于自己的交友不慎,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还是赵简子说得对:“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不管是做领导的提拔培养人才,还是当百姓的交朋待友,都应在事前选择好对象,看准了再付诸实施不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要看走了眼。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择人而树呢?
首先,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也就是说,不要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被一时的假象所蒙蔽了眼睛。不但要听他说的是否好听,还要看他做得是否好看。对越是说得好听的人,越是要提起警惕,巧言令色,历来是小人的特征之一。
其次,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以诚当然没有错,但要看是对什么人。对君子,你当然可以以诚相待,以心比心;但对小人,就应当格外加小心了。你待他越诚,他掌握你的信息越多,出卖你的机率就越多;不知哪会儿,他就会把你当做了攀升的台阶,踩着你向上爬;甚至,为了自己的腾达,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当做绊脚石搬开。因为他最清楚你的软肋在哪儿,所以也就能最有效地对你予以打击。
再次,是要慎己。用臭味相投这个词来形容,可能过于刻薄与狠毒,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无可否认的。你本身如果是蝇营狗苟之辈,如何交得下两肋插刀之友?苍蝇找不到鸡蛋的缝隙,自然无处下蛆;如果你行得正,走得端,无欲无求,那些奸佞小人,自然也近不得你身,甚至根本就纳入不了你的视线,因为那正是你平时不屑于一顾的。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千古知音最难觅。退一步讲,我们既使种不了花,起码可以做到不让自己栽种的蒺藜扎伤了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