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极正宗吧 关注:129贴子:551
  • 10回复贴,共1
初修性命,先炼其性。
欲静其心,先静其身。
静坐之前,扫除杂念,
宽放衣带,不受束缚,
血脉流通,自然无阻。
入坐之时,身如槁木,
心似寒灰,两目垂帘。
不可太闭,太闭则:神气昏暗;
不可过开,过开则:神光外驰。
当以:垂帘为准。
久之,慧光自出。
此即:起初收拾念头之法。
待其心气,适和之后,
唇齿相合,舌顶上颚,
调鼻息、含眼光,凝耳韵,
息不调,则:闭塞喘急。
息调,身心全忘。
塞兑,终日如愚。
盘膝稳坐,左腿向外,
右腿向内,为阳抱阴。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
右手大指,进左手内,捏子诀。
右手在外,为:阴抱阳。
左腿在外,为:阳抱阴。
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


1楼2013-04-18 22:05回复
    修道层次:
    功善有大小,造就有高卑。
    炼精化炁,却病延年,以成人仙;
    炼炁化神,归根复命,以成地仙;
    炼神还虚,调神出壳,以成天仙。
    仙有:几等,
    要皆:天神论功升赏,以为凭,
    非徒:修炼工夫,可自主持者。
    生前,一志凝神,
    死为:灵坛法主。
    生前,聪明、正直、慈惠,
    死为:社稷神只。
    大修功德,广种福田,
    或,捐躯赴难,为国救民,
    虽不得为神,转世必生帝王身。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转世,则为富家翁。
    排难解纷,捐资成美,转世或为:贵宦子。
    如此,良因不一,无非:自作自受,
    天神,不过因其所修而畀之,
    非是:阎罗所能为人造命。
    吾劝学者,不闻道则已,一得闻道,不造其极,则不已!
    如或有:怠心厌心,转而思:我今幸遇仙传,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且良辰不再,乐事不常,恐过此以后,无有好辰好会,
    若不急急修持,恐过此以往,
    千劫难逢,浪流于滔滔滚滚之世,
    欲翻身跳出,就难乎其难矣!
    如此猛省,自然神清炁壮,用功之时,可以精力百倍。
    时具:觉照之心,猛省之力。常常:持守不失,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至于:其中机密之处,虽然,未尽传宣,
    然所争,不过些子之间。
    如果,内修性命,外积功善,无有怠志,自有:天神指受。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奉道勤修之士,为天神特加钟爱,起心动念,天神皆知。
    莫患:道之不得真传,特患:得其真传,而不实用其力!
    凛此言者,要知所奋!@


    2楼2013-04-18 22:12
    回复
      大赞@水若宛城


      3楼2013-04-18 22:13
      回复
        六神通:
        前有:六根震动之景,日月合璧以后,
        有:神俱六通之验。
        深入大定,混沌无知,心窍:豁然开通。
        上观天堂,下观地狱。
        三界十方,一览无余。此是:天眼通。
        能闻十方之音,如在耳边,
        天上地下,闻神人之言语。此是:天耳通。
        渐入大定,灵觉透露,能知:十方众生,
        他心之内,隐微之事。此乃:他心通。
        又,能知:我生前死后之因。
        能知:无数劫来,所有之事。此是:宿命通。
        再静再定,复寂复灭,陡然:心花开放,预知吉凶,
        又能:隔壁见物。能见:风云雷电之所。此是:神境通。
        合前,炼精不漏。炼到:马阴藏相,是为:漏尽通。
        名曰:六通。
        是前采大药,六根震动之变化。
        神俱六通以后,复有:真空炼形一法。


        4楼2013-04-18 22:15
        回复
          顶你。


          5楼2013-04-18 22:29
          回复
            修真之道,
            乃:天下第一件大事,
            亦:天下第一件难事。
            以其:至大至难,
            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
            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
            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
            不能行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
            未曾学道,即欲成道;
            未曾学人,即欲作仙。
            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
            成道者:如麟角也。


            6楼2013-04-18 22:29
            回复
              道,只是这个:“○”而已。
              道之,可道者,非真常之道。
              真常之道者:
              始于无始,名于无名。
              拟议即乖,开口便错。
              设若可道,道是:什么?
              即不可道,何以:见道?
              可道,不是。
              不可道,又不是。
              如何即是?若向这里,
              下得一转语,参学事毕。
              其或未然,须索向:二六时中,
              兴居服食处、回头转脑处校勘,
              这令其:巍巍地、活活泼泼地,
              不与诸缘作对的,到底是个什么?
              校勘来,校勘去,校勘到校勘不得处。
              忽然,摸着鼻孔,通身汗下。
              方知道:这个,元是自家有的,
              自历劫以来,不曾变易。
              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又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况,覆载之间,
              头头物物,都是:这个。
              亘古亘今,只是:这个。
              生天生地,只是:这个。
              至于日用平常,动静作息,只是:这个。
              一切有形,皆有败坏,惟有这个:常在。
              天地万物,亦有败坏,只有这个:不坏。
              人人本有,个个俱全,
              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自家本有,历劫不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坐卧行立,不离这个,
              生育天地,运行日月,
              长养万物,不知其名,
              亘古亘今,只是这个。
              至道之极,虚无空寂,
              无形无象,无名无质。
              视之不见,搏之不得,
              听之不闻,觅无踪迹。
              大无不包,细无不入,
              生育天地,运化无穷,
              不可知知,不可识识,
              多言数穷,不如一默。
              这个“○”便是,休更疑惑。


              7楼2013-04-18 22:30
              回复
                真实修炼,有:真实次第之工夫。真实修炼之:次第,共分:四手。
                下手时,有:和合真种之功;
                转手时,有:修炼舍利之功;
                了手时,有:温养道胎之功;
                撒手时,有:出胎面壁之功。
                如今禅门,未得真传,妄以化人。
                是谓:口头禅、是非禅、老婆禅、皮壳子禅、皮囊子禅,皮囊子禅


                8楼2013-04-18 22:31
                回复
                  心诚意正
                  世闻:心诚意正之所学,
                  俱皆:厌恶。
                  吾等修道,
                  必:不求人知,
                  人知名至,祸来不安。
                  吕祖曰:
                  不知音,莫语告。
                  人人憎,个个笑。


                  9楼2013-04-18 22:32
                  回复
                    道者,先天生物之祖炁。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包罗天地,生育万物,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在儒,则曰:太极,
                    在道,则曰:金丹,
                    在释,则名:圆觉。
                    本无名字,强名曰:道。
                    拟之则非,议之则失,
                    无形无象,不色不空,
                    不有不无。
                    若着:色空有无之象,则非道矣。


                    10楼2013-04-18 22:33
                    回复
                      再看似有所悟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6-15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