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秘密吧 关注:12贴子:809
  • 7回复贴,共1

【文学】《红楼梦》考据勘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YY心得


1楼2013-04-19 20:16回复
    【1】金陵12钗判词及结局
    前几天整理海棠篇,对“西府海棠”这个名字很好感,随便查了下典故和“阆苑仙葩”,才发现谬误很多年。
    印象中解读一直很思维定势:“阆苑仙葩”===“绛珠仙草”,但并不合理,严重失衡。


    2楼2013-04-19 20:21
    回复
      2025-05-29 14:33:20
      广告
      《金陵十二钗》出自《红楼梦》第5回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情景回顾: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
      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
      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 可怜风月债难偿”
      关键词:
      “春梦随云散 , 飞花逐水流”
      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金陵十二钗正册”-----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
      “金陵十二钗副册”-----下边二厨则又次之。


      3楼2013-04-19 20:39
      回复
        (5)当然,【潇湘妃子】==【香妃】===【明妃】,但真实身份并非纳兰容若的“表妹”,也不叫林黛玉,否则《石头记》作者不需要“假语村言”啦
        林黛玉出场虚拟的家世自相矛盾,即高贵清华又贫寒窘迫...
        其实呢,“绛珠仙草”的含义很明确:
        “太虚幻境”中“绛珠妹子”的生魂至尊无上,凤冠霞帔,暗示潇湘妃子身份尊贵且为“世外仙姝”;
        “绛”,红色,朱也;
        “珠”,谐音“朱”,而“还君明珠”典故里的“明珠”即“爱女”。
        随便翻翻古文诗词,都能找到一大把将皇宫御苑形容为仙境阆苑的,元春省亲环节就不少,所以“仙草”不言而喻=====“帝女花”。
        -----------
        “绛珠仙草”其实就是明朝朱家皇帝的孤女,前明公主,帝女花。
        所以不难理解《红楼梦》中,林黛玉对皇宫、皇族、皇权...毫不掩饰的蔑视不屑,包括摔宫花,顶撞元春,羞辱北静王和那个从未出场的皇帝...
        林黛玉虽然薄命,风骨却最傲然,因为她有资本!!!
        在她眼里,满朝权贵不过是乱臣贼子而已...


        7楼2013-04-19 23:08
        回复
          关于“副册”和“又副册”: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看了不解。]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很明显就是:
          晴雯、袭人...等大丫头、填房丫头,相当于偏房小妾、姨娘。
          (晴雯本是贾母赐予宝玉的首席偏房;
          而袭人是经过王夫人认证的妾,与宝玉已有夫妻之实的未来姨娘,贾府主子下人们也对此心知肚明;)
          晴雯和袭人的判词后面详解。

          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金陵十二钗副册》只点明香菱,本身是位贵族小姐,却沦落风尘,为婢为妾
          “根并荷花一茎香”:点明“香菱”原名“甄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两地即双土“圭”,加上“孤木”为“桂”,意思是自从香菱遇到夏金桂,就被折辱凌虐致死。
          PS:
          香菱判词中虽有“生”字,但并非香菱产子之意,高鹗的后续显然不靠谱。
          【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中的“莲枯藕败”,莲枯,香菱死亡;但“藕败”理解为难产就很牵强;
          藕并非莲子,而是指莲根----姑苏甄家破败颓废。

          入了“薄命司”名册的,自然要杯具早夭收场,说到底,入了名册的都是姑娘、小姐、妻妾、姨娘、填房大丫鬟级别的“主子”,而非被呵斥、压迫、凌虐的普通奴婢下人:
          所以“又副册”除了晴雯、袭人,还可能有鸳鸯、平儿、司棋...
          但一定没有紫鹃和芳官!因为我最喜欢她们,要活的好好的,也不要嫁给那些坏男人。
          “副册”除了香菱,则可能有龄官、尤三姐、尤二姐....
          应该也不会有林红玉这么伶俐义气的女子,脂砚斋点评里提到她嫁给贾芸,也算有福报。


          8楼2013-04-20 00:10
          回复
            既然《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为“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群芳碎”的薄命司群芳之首,那么她们的生平必然可歌可泣。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警幻仙子将《红楼梦》定义为【怀金悼玉】,那先看看“金镶玉”姐妹组合的曲牌吧: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9楼2013-04-20 00:49
            回复
              关于这2首曲子究竟是谁的生平遭遇,暗示了怎样的悲剧?红学爱好者一直木有定论。
              {比较热门的观点是:
              《枉凝眉》要么是写林黛玉一人;或者写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
              《终身误》要么是写薛宝钗婚后被冷遇,或者写贾宝玉对宝黛姐妹的感情纠葛。}
              其实作者的表达很明确,《红楼梦》是【怀金悼玉】。
              这里的“玉”指林黛玉,妙玉,也包括贾宝玉和通灵宝玉;“金”指薛宝钗的金锁和史湘云的金麒麟。
              薛林并列群芳之首,但史湘云才是幕后BOSS和创作《红楼梦》的上帝之手。《金麒麟伏白首双星》点明:
              史湘云原型才是最后陪伴贾宝玉原型的那个“金玉良缘”;薛林过早杯具。
              (其实仔细观察《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对联竞赛,不难发现史湘云的才情灵气犹在薛林之上,且本性娇憨豪侠,妙笔纯天然偶得,并无争强好胜之心,最是难得。)

              《红楼梦》12支曲子以自白或旁白的方式创作,【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这样从【怀金悼玉】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枉凝眉》和《终身误》。
              可以作各种解读,一石数鸟。
              1)《枉凝眉》和《终身误》分别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视角审视贾宝玉。
              2)《枉凝眉》是林黛玉与薛宝钗感慨与贾宝玉的情缘孽债;《终身误》是贾宝玉回复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表态。


              10楼2013-04-20 01:24
              回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阆苑-----即西王母的昆仑山,指仙境;
                阆苑仙葩:可理解为“绛珠仙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赤瑕宫),也可理解为“花中神仙”西府海棠;也可理解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武则天传奇中牡丹乃天庭谪仙)。
                美玉无瑕:可理解为“神瑛侍者”或“通灵宝玉”、甄宝玉(贾宝玉明显有瑕疵),也可为林黛玉及妙玉、林红玉等分身,“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是“无暇”;
                “水中月”指贾宝玉,宝黛初见就是《西江月》词牌,且形容宝玉“面如满月”;
                “镜中花”指林黛玉,“菱花镜里花容瘦”,空灵缥缈之美
                题目为《枉凝眉》,貌似以写林黛玉为主,毕竟“展不开的眉头”“罥烟眉”“黛为画眉之石”...都是林黛玉的标识。

                3)我意外有了新解:
                《枉凝眉》是史湘云作为旁观者,见证感叹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始末。
                若阆苑仙葩===西府海棠==史湘云,美玉无瑕==林黛玉;
                “若说没奇缘...心事虚化”是双簧:
                1则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缠绵幽怨,爱恨纠葛、空费痴情;
                2则贾府破败后湘云与宝玉意外重逢,结为夫妻后不久,宝玉意外身亡,湘云的幸福幻灭;
                史湘云独守空房,嗟叹;黛玉被牵肠挂肚;
                湘云为水月,黛玉为镜花,吻合“凹晶馆”中秋赏月,湘云黛玉联诗伏笔“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史湘云身材“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宝黛的木石前盟,是黛玉“还泪”却投错了胎,错付芳心,真正的神瑛侍者为甄宝玉。
                而湘云与宝玉的“云雨”姻缘,一开始就错置于林黛玉暗示的阴影(金麒麟一节),湘云是宝玉心中黛玉女神的替补;宝玉最后死时,只得了湘云的眼泪来陪葬。
                湘云上辈子又欠了什么债?
                (从这个角度,史湘云才是最可怜最坚强的女子,所以很喜欢她,仅次于黛玉。)
                这个,好像有点逻辑BUG,太费劲了...回头润色。
                不过史湘云的图腾----海棠花确实《红楼梦》中着墨最多
                这个YY解读仅为了平衡:
                《终身误》中是贾宝玉对林薛姐妹的表态,为薛林金玉组合,若再单独为颦卿作曲;就有点太欺负宝姐姐啦...
                所以2首歌都是金玉组合却“异曲同工”,《枉凝眉》是林史闺蜜;《终身误》是林薛闺蜜;渣男被群攻,拍砖吐槽,哈哈
                关于史湘云的判词和结局,后面探讨。
                我坚决不认可史湘云与卫若兰的CP,理由一堆。


                11楼2013-04-20 0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