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七,「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
南柯子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1.怨年华:为虚度岁月而惆怅。
2.年时:有一年的此时。
独自一人云游四方,走在江边落潮后潮湿带沙的小路上,眼前的青山绵延成冷绿。数声鸟啼声,却无由感慨起年华虚度来。岂止一次?天涯处独身一人,咽下凄凉怅恨。白露冷冷,清风拂拂,残月方收,朝霞初现的时候,不觉行到一处绿杨堤畔。
恍然。旧地重游。
便不觉带了欣喜,俯身问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认我否?
那年此时沽酒此处,醉意中确乎有满眼的荷花。
终是兜兜转转,弯弯绕绕,重回旧地。
「行人一棹天涯」
仲殊,生卒年不详,僧人。年少时放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我很好奇原因)。后弃家为僧,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与苏轼来往甚密。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自缢的原因不详。
读词时首句”十里青山远“一下打动了我,为其中的清雅和悠远意境。末句却不禁让人联想到自身,不自觉的旧地重游,该是怎样的喜悦?原来我来过这儿,原来那满池的荷花仍在。也怪不得词人失态,问那荷花可还记得年时沽酒的人家。
出家人断了凡尘俗念,尤显清丽和婉可见其平和的心境,无波无澜,纵情山水。东坡兄说得好”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