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联盟吧 关注:335贴子:22,320

大型宣传系列活动——家乡美 正式开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家在浙江省天台县,作为一名天台人 我深知肩扛重任 眼下正是天台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更应该以身作则艰苦奋斗 努力发扬天台传统文化与习俗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 让更多人了解天台 为天台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济公故里天台欢迎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4-25 06:08回复
    天台美食
    天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境内高山流水、满目青翠,有山海之利,而无污染之虞。天台是仙境佛地,道教南宗遵天台桐柏宫为祖庭,佛教天台宗遵国清寺为祖庭,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天台自三国立县,境内居民热爱生活,因此,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美食小吃,这些美食既有人民的创造,也有佛道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别具一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4-25 06: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茶
      茶是天台人待客的第一道关。
      1、茶叶茶。
      2、鸡子茶:水烧开后,打入整个鸡蛋烧成,一般一碗鸡子茶会用两三个鸡蛋,加糖。
      3、其他还有桂圆茶、荔枝茶、豆腐皮茶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4-25 06:09
      回复
        二、粥
        1、大米粥:用铁锅煮,也有用砂罐在炉上炖的。淡。
        2、五味粥:正月初一享用,用大米、芋奶、红枣、老豆腐、缸豆合在一起煮熟而成。近年条件好了,也有加入莲子、薏米等的,不过仍然保持素食风格。咸。
        3、红薯粥:用大米和红薯一起煮成的粥。甜。
        4、红薯干粥:用大米和红薯干一起煮成的粥。甜或者淡。
        5、土豆粥:用土豆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粥。咸。
        6、南瓜粥:用老南瓜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粥。咸。
        7、豆腐皮粥:用豆腐皮、黄鱼鲞、大米煮成的粥,以前妇人做月子吃,现在饭店里到处有。咸。
        8、骨头粥:猪骨头或鸡骨头加大米煮成的粥。咸。
        9、麦碎粥:新割的小麦磨一磨煮成的粥。淡。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4-25 06:10
        回复
          三、饭
          1、大米饭。
          2、菜头丝饭:萝卜丝、芋奶、和大米饭做成的饭。
          3、猪油炒冷饮。
          4、菜饭:青菜和大米饭做成的饭。
          5、酿饭:糯米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4-25 06:11
          回复
            五、米粉类
            1、麻糍
            2、水糕:年糕。
            3、面干
            4、糯米粉丸:有汤的,加糖。没汤的,在松花粉或炒粉里滚一滚,即可吃,所谓类头黄丸就是它。
            5、清明饼
            6、青饺
            7、冬至丸
            8、米粉筒
            9、米粉麦饼头
            10、糯米粉鼓
            11、洋糕:把米粉或麦粉调粘稠,加糖,倒入铺有屉布的笼中,蒸熟,切成块状,即可食用。也叫发糕。
            12、糕廿:米粉加糖蒸制,即可熟食。
            13、浸糖糕
            14、水晶蛋糕
            15、米粉糕:糕块切成细条,烘焙晒干。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4-25 06:13
            回复
              天台九大碗:即八个人一桌,九碗菜,分别是莲子、海参、全鸡、全鱼、小炒、八宝饭、猪肉、笋尖、汤等固定的九大碗,出菜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是天台民间最为敬客的一种待客习俗。“九大碗”碗碗各有其意义,莲子(子)、海参(孙)代表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鸡、鱼、肉象征着六畜兴旺;八宝饭象征丰衣足食;笋尖预示着子孙茁壮成长。主食:做红白喜事的用麻糍,平时用粽、馒头、或者大米饭。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4-25 06:14
              回复
                “糊拉汰”实际上应该写成“糊拉拖”,只因为天台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这样写。“糊拉拖”,顾名思义是把麦粉调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状,用手把它放在锅子里拖拉成圆形的薄饼,一次一个,用不到一分钟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乡民的家常便饭之一。
                  不过要做得好,还得讲点技术。譬如,麦粉调水的稠薄,锅里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与否,都要恰到好处。否则,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紧贴在镬面上起不来,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当然,在巧妇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张张薄如纸、圆如镜、透光亮,揩些油、葱、蒜,吃起来香味四溢,松软适度,可口极了。
                  天台风俗,新媳妇下厨,夫家常让她做“糊拉拖”或“麦饼头”考考她的手艺。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4-25 06: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图片】饺饼皮一般是用麦粉做的,也有用粽丝刷把稀米浆刷在鏊上,变成又薄又软的“米筒”皮子,在这上面撒些红糖,做成甜的。这与一般饺饼筒做成咸的,是大异其趣的。在皮子上面放上肉片、猪肝、蛋皮、金针菇、粉丝、笋丝、芹菜等各种配料,包裹成长条形,再敷油在“鏊”上烤至两面黄,即可食。
                    饺饼筒相传为济公所创。济公在国清寺为僧,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这些采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众欢迎,而被提拔为衣钵僧。这便是饺饼筒的来历。此后每逢岁时佳节,乡民往往把“饺饼筒”当作祭品。尤其在清明节、七月半、大年夜的时候,更是不可缺少。 “饺饼筒”做得讲究点,人们称之为“五虎擒羊”,就是以肉片、猪肝、蛋皮、鱼肉、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汰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发亮,是最好的下酒物。不会喝酒的,以饺饼筒和粥而食,味道也很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4-25 06:26
                  回复
                    天台原有“十景糕”,是在糕上印上天台山十景图案,后来就成了“什锦糕”,品种多样,带有喜庆色彩。新媳妇回门时,娘家总要准备些花糕、寿桃糕、元宝糕之类的东西,连同红鸡蛋、喜糖,分送夫家所在的左邻右舍,称“伴手羹”。
                      花糕,是把麦粉团放到木模上印制出来的。主要图案有“寿”字,“双喜”字,吉祥结、梅花,也有印成云朵形、鱼形、鸟形的,这种糕点一般是甜馅或实芯的。从外形来看,无异是一种艺术品。
                      寿桃糕,做法与馒头相近。把麦粉捏成桃形,在顶上切一个蒂头,蒸熟就可以了。元宝糕,是把粉团捏成“山”字形。嫁娶、做寿、赕神仪式上都用得着。
                      重阳节,天台有发洋糕的习惯。“发”和“糕”字含有“发财”、“步步登高”的意思。制作时,把米粉或麦粉调粘稠,加糖,倒入铺有屉布的笼中,蒸熟,切成块状,即可食用。与此相近的是“糕栏”,米粉加糖蒸制,即可熟食,也可将糕块切成细条,烘焙晒干,即成“粉糕”(这“糕”字音“告”),更高级的叫“浸糖糕”。每逢年节,人们把它和米胖糖、花生糖、芝麻糖等配盘招待宾客。
                      附带说一说麦果,是把麦粉团压扁,放在锅上烙,等它的一边鼓胀起来像小包一样就行了。一般切成菱形,意思是给四方的鬼神享用。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冥食”。七月初三夜,乡民把它与寿桃糕、元宝糕、豆腐、刀头肉块等祭品,垫在树叶上,敲锣打鼓放在路口,称之为“放路灯”,意在施食饿鬼,祈求平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4-25 06:31
                    回复
                      水晶蛋糕是天台筵宴上最富特色的点心,因它不用麦粉而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又称“天台糯米蛋糕”,深受欢迎。 糯米蛋糕用糯米粉、鸭蛋、白糖三种原料按相等比例拌和制作。三斤原料,可以做三斤糯米蛋糕。制作的关键是要将鸭蛋打搅得相当成熟,用手打搅需几千下。这样,蛋糕才会“发”。 糯米蛋糕的特点是香、软、甜。冷热都可以吃,更适宜于冷吃。由于糯米不易腐败,便于携带,近年来名声雀起,畅销各地,国人竞相仿制。而且在国外(如日本、韩国)也打开了市场。【图片】个人真心觉得好好吃,我老爱吃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4-25 06:32
                      回复
                        春节的早饭,天台人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来煮“五味粥”。五味粥就是在大米中加上红枣、赤豆、毛芋、蕃薯、豆腐这五味伴料煮成的稀饭。
                        对五味粥来历和演变的说法有多种。最近看了一些有关弥勒佛方面的传说,又得知一种说法,五味粥的“原创者”是曾在国清寺挂过单的“布袋和尚”。【图片】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因是奉化长汀村人,又叫长汀子。世称是出生古印度弥勒佛的化身。他16岁时为逃避婚姻,偷偷跑到离村一江之隔的岳林寺剃度出家。又为躲避养父母(因他是其父在江中捞来的)的寻找,由岳林寺住持闲旷禅师介绍到距家八十来里的天华寺,在柴头手下干活。他年纪轻轻,每天爬山涉水,从事打柴。打柴是重活,体力消耗大,他又正值长身体的时候,没办法,饥饿难耐的契此只能一早一晚拼命往肚子里灌稀饭,肚子大得像是怀了八个月的身孕一般。从此,他变得大腹便便———真正是吃饱了撑的。
                        在打柴期间,他受尽了柴头等三人(是被追捕的逃兵,谎称被劫入寺的)的各种欺侮,吃尽了苦。一天,天华寺来了一位背着一只口袋的流浪僧人。他衣衫褴褛,满脸污垢,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恶臭。他要求在寺院挂单,任凭知客怎么推辞都不行。只好把他安排在契此住的工具棚里,与契此同住。契此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他每天不顾上山砍柴的劳累,精心照顾这位僧人。契此还千方百计为他治病。半个月后,无名老僧说:“你上山,我也想跟你到外面看看,可是,又怕走不动。”契此说:“我可以背上你啊。”无名老僧点点头,指着自己带来的那只布袋说:“我就钻进这只大布袋里,你背着我上山吧。”刚开始,契此觉得布袋很沉、很沉,压得他气喘吁吁,浑身是汗。但走着、走着,却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仿佛那老人化作了一根羽毛,一片树叶,变成了一缕清风,一片白云……等到了山顶,契此将布袋卸下来时,布袋已是扁扁的,他急忙打开布袋一看,哪里还有老僧的踪影。据说,那位无名老僧是文殊菩萨显化的。从此,这只变幻莫测的布袋就跟随了契此一生。由于他随时背着这只布袋,世人就称他为“布袋和尚”。
                        后来,天华寺被官兵烧毁,僧人并入岳林寺。在闲旷住持扩建、改造岳林寺时,布袋和尚在协助筹足木料后,就离开岳林寺,开始了近十年的云游,遍做善事。他居无定所,行无踪迹,在杭州、宁波、天台、福建武夷山一带的各大寺院留下了踪迹。
                        一天,布袋和尚来到天台国清寺,在国清寺里做了一名专司灶火的苦行僧。寺院的柴草复杂多样,既有各种庄稼秸秆,也有山上砍来的松枝杂柴。布袋和尚烧火的时候,经常发现柴草有稻粒、豆粒、松子、果子等东西,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统统塞进了他的那只布袋里,也不知究竟做何用。
                        眼看北风吹、雪花飞,到了腊月初八,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是天下佛徒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这日,国清寺举行“成道法会”,山里、山外的信众都来国清寺参加,全寺的僧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掌管米粮的库头只想着去参加诵经仪式,忘记了将这天中餐要用的米粮出库就去了大雄宝殿。到了做午饭的时候,等米下锅的饭头急得团团转,而因法会仪式极其庄严,绝对不允许中途打扰,弄得大家束手无策。
                        看看将近中午,再不煮粥,全寺僧人以及来参加法会的重要施主将要饿肚子了。这时,布袋和尚拎出了他那宝贝布袋,将他平时从柴草里挑拣出来的各种米豆杂粮、干果山珍,一股脑倒进锅里,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
                        中午,法会结束,僧人与重要施主步入斋堂用饭,只见碗中之粥色彩斑斓,红红绿绿,大家心里在嘀咕:“天哪,这是饭,还是菜,这种大杂烩能吃吗?”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品尝这种从未见过的杂粥。一吃,感到这种粥居然如此香滑甜美,非常可口!大家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斋堂里是一片忘情的喝粥声……
                        饭后,大家才从饭头的口中得知了这粥的来历,那么是什么东西煮的粥,如此好吃?饭头是这样回答的:“因为库头参加法会,我们无米下锅,是布袋和尚将布袋里的杂粮凑合煮的,具体是什么东西,还得问他”。当大家来到灶火间一探究竟时,哪里还有布袋和尚,他早早往临海方向去了。
                        从此,每年腊八,寺院里开始用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果品制成七宝五味粥,又称腊八粥。并且,寺院以此粥供佛之后,请前来拜佛的信徒食用。至今国清寺于腊八节与每月初一、十五用红枣、桂园、赤豆等果子杂伴煮粥。渐渐地,在宋朝时期此风气传入民间。天台民间春节早餐吃五味粥亦由此演变而来。以前,五味粥熟后,盛上一碗,点香燃烛先请灶君,再祭请祖先,然后全家开食。
                        如今,五味粥已不再是春节里才能够享用的佳肴,而是平日里老百姓们也可以经常品尝的美味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4-25 06:35
                        回复
                          前排坐等楼主上美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4-25 09:15
                          收起回复
                            我介里是醒狮之乡。生蚝出名,还有白切鸡…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4-25 09:3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貌似又饿了。。。


                              17楼2013-04-25 13: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