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说一句,首先,此贴与红会,壹基金等任何团体无关,与郭美美等相关个人无关,与贪腐等现象无关。
我们只是就事论事的说慈善这回事!
首先,捐款是个人的事情,捐或者不捐,是个人自由。你们懂自由是什么吗?捐了的人,没有任何权利指责少捐的人或不捐的人。没捐的人,也没有任何资格指责捐了的人。这其中,不牵扯到任何“装”或“不装”的问题。捐,是爱心!不捐,是本分!
其次,我觉得。捐款人的主体应该是有生产能力的人,即生产者,而不是纯消费者。
说明白点就是捐款人应该是能挣钱的大人,而不是学生。像中学大学这样的学校,可以适当的捐钱捐物,但不应该以班为单位,而应该在学校里统一放一个大箱子,无记名方式捐助。
而在幼儿园募捐的行为,哄骗幼儿“捐红色的钱”的人,就像一个大人在哄骗幼儿的棒棒糖一样,是臭不要脸!!
再次,我们来继续说说慈善这回事,到底慈善是什么?要怎么做?我见过一个报道,说一个老人,捡废品资助了三十多个人上大学。自己吃的差,住得差,穿得差!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样的事值不值的报道?
我的回答是,他没有感动CCTV,但他感动了我,但我仍然要说,这种事,值得报道,但不值得学习!更不值得提倡!
为什么?
做慈善不是做苦行僧,就像我们上班,一份工作,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然后7点又起来继续干,全年无休。另一份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有双休。这两份工作,前一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还可能过劳死,后一个工作生活两不误,你选择哪种?
慈善事业也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应该是健康的发展,而不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慈善的主体靠普通大众的点点滴滴,汇流成海,而不能靠某个英雄人物的悲壮式献身。
一个捐款,丈夫在公司捐了,妻子还要在自己公司捐,子女还要在学校捐。这不是有病吗?一个家庭是一个小单位,捐一次就可以了,硬要分成三份去搞形式主义吗?
捐款不应该被道德绑架。否则,就变了味了。
我们只是就事论事的说慈善这回事!
首先,捐款是个人的事情,捐或者不捐,是个人自由。你们懂自由是什么吗?捐了的人,没有任何权利指责少捐的人或不捐的人。没捐的人,也没有任何资格指责捐了的人。这其中,不牵扯到任何“装”或“不装”的问题。捐,是爱心!不捐,是本分!
其次,我觉得。捐款人的主体应该是有生产能力的人,即生产者,而不是纯消费者。
说明白点就是捐款人应该是能挣钱的大人,而不是学生。像中学大学这样的学校,可以适当的捐钱捐物,但不应该以班为单位,而应该在学校里统一放一个大箱子,无记名方式捐助。
而在幼儿园募捐的行为,哄骗幼儿“捐红色的钱”的人,就像一个大人在哄骗幼儿的棒棒糖一样,是臭不要脸!!
再次,我们来继续说说慈善这回事,到底慈善是什么?要怎么做?我见过一个报道,说一个老人,捡废品资助了三十多个人上大学。自己吃的差,住得差,穿得差!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样的事值不值的报道?
我的回答是,他没有感动CCTV,但他感动了我,但我仍然要说,这种事,值得报道,但不值得学习!更不值得提倡!
为什么?
做慈善不是做苦行僧,就像我们上班,一份工作,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然后7点又起来继续干,全年无休。另一份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有双休。这两份工作,前一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还可能过劳死,后一个工作生活两不误,你选择哪种?
慈善事业也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应该是健康的发展,而不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慈善的主体靠普通大众的点点滴滴,汇流成海,而不能靠某个英雄人物的悲壮式献身。
一个捐款,丈夫在公司捐了,妻子还要在自己公司捐,子女还要在学校捐。这不是有病吗?一个家庭是一个小单位,捐一次就可以了,硬要分成三份去搞形式主义吗?
捐款不应该被道德绑架。否则,就变了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