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陈吧 关注:21,086贴子:120,071

回复: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同步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四十六章
  今晚高栋的办公室很忙,张一昂前脚刚走,马党培和李卫平一起走了进来。
  “有事?”高栋看着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掏出烟分给他们。
  马党培先开口道:“高局,这案子……差不多可以结了吧?”
  李卫平也接口道:“是啊,老大,林小峰尸体找到了,绑架录音也找到了,现在证据确凿,可以结案了吧?”
  高栋不太乐意地瞥他们一眼,道:“急什么,林小峰DNA不是还没确认过,等明天法医结果出来再说吧。”
  马党培迫切问:“这么说,只要明天DNA确认是他本人,就可以结案了?”
  高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李卫平:“犯罪经过查好了?”
  李卫平苦着脸摇头:“监控里就是找不到别克车,我和马队商量来商量去,判断唯一可能还是别克车被装上大货车运出去了,只有这样,才能躲过服务区监控,才能不用交出通行证下高速,又避开所有监控进入老公路。”
  高栋抿了抿嘴,道:“证据呢?把这辆大货车找出来。”
  李卫平显得很为难:“这……这不太好查,毕竟经过服务区的大货车太多了,几千辆大货车总不能没辆去问。就算问了,司机不承认,我们也辨别不出啊。”
  “司机不承认,那就是有同伙?”
  “那也不是,比方说林小峰本就明确告诉司机,他要用货车把他的车运下高速,给了高额的租车费,司机知道他肯定有某种不法目的,但为了钱还是干了。林小峰把六个人控制了放在座位下,不让司机看到,司机压根想不到他的不法目的是杀这么多人,就按着他的主意做了。现在去调查,司机知道这么做违法,很可能不承认,我们无从判断司机所说的真假。而且几千辆货车此刻在全国各地,根本没办法展开调查。也可能货车是林小峰自己借来的,自己开的,这样要查也很麻烦。”
  高栋转过身,闭上眼睛,沉吟半晌,又转回身,道:“是挺头疼的一件事呐。”
  李卫平道:“我跟马队还有其他几个专案组成员对这个问题专门商讨了一下,林小峰已经死了,犯罪经过想要全部还原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他犯罪的证据链足够充分,并且我们整个调查过程都没发现还有其他同伙的可能。我们觉得以现在的情况,结案没有问题了。”
  马党培也道:“是啊,反正现在凶手已经水落石出了,早点结案晚点结案都是要结的,晚结不如早结。”
  李卫平道:“老大,你也知道我们县局现在的处境……”
  马党培继续恳求:“高局,这事我们知道,上面问责怕是逃不了的,如果能赶在年前尽快结案,问责肯定也要等正月十五过后了……”
  李卫平道:“老大,不瞒你说,我们县局和县政府现在压力都很大,如果能现在结案了,刚好隔了过年,时间拖得长些,事情自然也淡化了,我们也准备趁过年期间想点办法,让这事赶紧翻过去。其他专案组成员我们也问了意见,他们也想快点结案,也好回家过年。”
  高栋长长吐了口气,缓缓点点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我也理解你们现在的情况,这件事我知道了,我再想一下,明天先等法医的结果吧。”
  送走这两位,又有县政府的领导打来电话,询问高栋意见,话中意思也是想早点把这一页翻过去,他们县里也能松口气,就连县工商局和市工商局的人,也都想早点结束,因为闹出这案子,查案虽是公安的事,但工商协会这种东西揭出来,他们也很担心,因为这不是一个地方的事,很多地方都这么做,除了工商的外,税务、消防很多部门都办了附属公司,这是很多部门阳光工资外的收入,靠这块不光养活了许多单位的正式工,更多亲戚朋友的临时工的收入超出财政预算,也是靠附属公司里出。别看县城工商所一家出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很多单位对这案子非常关心,全想快点把事情淡化,趁着过年,过完年事情就过去了。
  高栋坐在椅子里,默不作声,他也在权衡。
  他觉得还是有些疑点,他并不是担心林小峰不是凶手,现在林小峰是凶手的证据很翔实了,他就怕林小峰背后还有人,林小峰是被人利用了。
  万一以后再冒出什么事——甚至翻案,当然,案子不是他一个人查,有责任也是集体的责任,所谓集体的责任基本上就是没责任,但面子上总是会难看,毁了他向来办的案子都是铁案的形象。
  不光专案组其他人想着快点结案,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想?
  早点结案对所有人、所有部门都有好处。
  可是,他心里始终有个顾虑。
  会不会真被徐策说中了,此案另有玄机?
  他想了一下,打开电脑,拨打了徐策的电话。


60楼2013-04-28 12:01
收起回复
      第四十八章
      第二天中午刚过,法医就回馈了鉴定结果,尸体就是林小峰,DNA比对完全吻合。
      接着专案组开会讨论了一下,专案组的多个成员,包括其他市暂时调派过来的刑侦专家,都建议可以结案了。大家虽都知道监控里查不出林小峰是怎么把车移出去的,但证据链摆在面前,凶手就是林小峰,没有同伙,凶手已死,犯罪经过无法还原,过程并不重要,结果很确定,就是这样。
      高栋犹豫再三,决定还是按徐策说的,再拖一点时间看看会否查出新情况,于是便本着谨慎原则,告诉专案组诸位,各自回去把资料整理一下,再合计着做结案报告。
      开完会后,高栋去各个组的办公场所转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没在继续查案情,他也理解手下的想法,几千个小时的监控都看过了,没找到别克车,现在继续查也不会有结果,反正凶手就是林小峰确认无误。
      回到办公室,省厅的领导也打来电话,林小峰尸体被发现,省厅和部里当然也第一时间接到了报告,领导告诉高栋,这案子影响敏感,既然结果确认无误了,结案宜早不宜迟,早点结束消除影响,建议他这边快点处理一下,赶在年前把结案报告和所有相关卷宗全部处理完,到时开个表彰大会,公安的事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工商所善后工作,留给他们地方政府去处理,趁着过完年,影响也能降到最低。
      高栋虽然口头应承下来,心中依旧犹豫不定。没多久,大津市的市委办公室打来电话,这回是王振国亲自找的高栋,跟他详细了解了案情,最后说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很感谢公安系统的辛苦工作,凶手既然已经自杀,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同样建议他早点结案了。
      他想起徐策昨天问他的话,是真相重要,还是仕途重要?
      他自嘲般地苦笑摇摇头,想法已经动摇。尽管徐策说了多个案子中的疑点,这些疑点正中他心里想法,可是他在想,再查下去真能查出更多的东西吗?他没有信心。
      即便此刻他把这些疑点说出来,这些只能算是疑点,不能算作翻案的证据,既然只是疑点,自然也能找到各种理由进行解释。
      这就像一大群人穿越沙漠,好不容易看到了眼前的绿洲,你告诉这群人,先别休息,我们再找找,或许能找到更大片的绿洲。别人能答应吗?
      事到如今,林小峰是凶手的证据链很扎实,整个团队显然都想着能结案了,无心追查更多的东西。
      话说回来,前面所有人齐心协力侦查,都没得出更多的线索,放到现在这种心态下,恐怕更查不出了。
      这时,张一昂进来找他,说昨天交代查的事已经办好了。
      高栋看着大多数人此刻都沉浸在即将结案的喜悦心境里,此时还能克制住内心的浮躁,继续按高栋要求办事的,不多了,高栋一时间对张一昂这名跟了多年的下属,甚至有一种感激。
      张一昂道:“老大,我们早上去了派出所,拿到了别克车车身划着‘工商所王八蛋’的照片,加上从单位里拿到的林小峰笔迹,一起发给省厅的笔迹鉴定专家做对比,他们说字肯定不是林小峰写的。字是用利器划在车上的,和正常的写字手法不一样,但他们说因为林小峰的构字习惯和笔画特征与车上的字相差太大,所以还是很容易鉴定的。”
      高栋手指敲了几下脑袋,道:“4S店问了吗?”
      “问了,他们说这辆别克车没有来做过油漆,最近的一次记录是去年上半年来换过一次保险杠,就是那次别克车撞了绿化带。”
      高栋起疑道:“这么说,林小峰没把车开到4S店做油漆,能查到他是在哪做的油漆吗?”
      “我们后来又去工商所,想找林小峰做油漆后拿回来的报销发票,发现报了三千块,用的却是部分餐饮和车票。我判断是林小峰拿到其它店里做了油漆,费用比4S店少很多,他再拿三千块其它发票来多报销。”
      高栋想了一下,道:“有办法查出林小峰是去哪做的油漆吗?”
      张一昂露出为难的表情:“恐怕很难,如果是在本市做的油漆,整个市里的所有汽车修理店一家家去问,总能有结果。可是全市包括各县的汽车修理店至少有上千家,一家家去查,人手、时间都要很多,短时间内做不完。万一,车子不是本市做的油漆呢?那么调查就无止境了。关键问题是,我觉得是不是真有必要这么做呢?林小峰怎么做油漆和别克车消失的事是否真有关联,我想不出。”
      高栋也是同样想不出。
      打发走张一昂后,高栋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徐策的话,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一点,就是别克车的消失。
      一定是这项工作的调查有问题,建议他把这项工作的每步调查都重新走一遍。
      重新做?
      光查监控,就是几组人手的劳动力了,以前查不出,现在就能查出?
      高栋叹口气,摇摇头,压制住心中的各种情绪,把服务区调查有关的全部卷宗拿出来,沉下心,每一页每一行仔细地看过去。
      服务区的调查工作分成两块,一是针对服务区的环境设置,是否确实是个封闭的区域。二是查两头的两个监控。
      高栋再一次把思路逐项分散开来。
      服务区周围没有其他出口,这项结果不会有问题,没必要复查。
      两个监控没有盲区,这点张一昂的几个人亲自去了服务区看过,而且他自己也看过监控,这项结果也不会有问题,没必要复查。
      客车道和货车道之间有护栏,并且有值班人员管理,张一昂那边调查服务区值班人员时,对方很确信表示不会有车穿过去。现在专案组大部分人的猜测是林小峰趁晚上值班人员不注意,挪开护栏,把车开过去上了一辆大货车,此后再把护栏挪回去。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现在也没法追溯了。这项结果可能有问题,但没办法复查。
      监控的结果显示,出监控的别克车比进监控的别克车少了一辆,少的也是工商所的银灰色那辆,而其他车的车牌都和进监控时核对过,完全一致。这项工作是多个组反复查监控得出的结果,也不会有问题,没必要复查。
      问题出在哪?是出在客车道和货车道这个没办法复查的环节上吗?
      高栋眉头紧皱,翻开服务区的平面图,再次看了起来。
      上面详详细细标注着服务区内的各块区域、绿化、设施、店铺。
      当他视线移到服务区背面的那家汽车修理店时,曾经张一昂随口说的一句话突然在他脑海里重新浮现。
      那个细节曾经只当是和案件无关,听了一遍就过去了,谁都不会刻意留心那个细节。
      没想到,那个最不起眼的细节,是关键!
      一瞬间,高栋像触电般瞪大了眼镜,他手里拿着的文件都不住地颤抖起来。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徐策说得一点都没错,果然是调查环节出了问题!


    62楼2013-04-28 12:52
    回复
        第五十二章
        晚饭后,高栋走到马党培办公室外,朝里看了眼,只有马党培一个人在,高栋走进办公室,合上身后的门,打招呼道:“马局还没回家呀。”
        马党培一脸苦色:“哎,高局,大家都在这么辛苦工作,我哪能这么早回家啊。”
        高栋笑了笑,道:“也就这几天了,案子快到尾声了,再过几天就全部水落石出了。”
        马党培惊喜道:“有眉目了?年前能结案吗?”
        “眉目是有了,年前能否结案现在还不好说。”高栋补充道,“我知道大家都希望早点破案,急也急不了一时。我过来,是想跟马局谈谈省厅关于这次案件问责的消息。”
        马党培脸色马上就转为了紧张,他虽然省厅里也有关系,但当然比不上高栋的关系,他的领导还没跟他透露具体会怎么问责,想必高栋是收到最新消息了。忙问:“省厅怎么说?”
        高栋故意皱起眉道:“省厅领导跟我私下透露了下,说这次问责多少是要做的,关键不是在你们白象县出了这案子,而是案子出来的第一时间,你们什么都没做。”
        马党培不解道:“什么意思?”
        高栋道:“整个案发前后的情况,市局、省厅包括部里都很清楚,1月10号早上工商所的家属就来报案了,说所有人失去联系。可是那天你们县局没做任何实质性的举措。要知道,这些人是在1月10号晚上才被杀死的。如果你们接到报案,立刻警觉起来,派出大量人手做实质性的侦查,当然,这不能保证你们当天就会找到老公路那边,救出人质,但如果那样做,说不定有效果呢?人质也不会死光了呢?”
        马党培当即郁闷地吐苦水:“高局,你设身处地替我们想想,当时遇到这种事,人全部联系不上,第一反应肯定是出车祸了,我们那天当即就派人跟沿路县市的公安问了,都说没有重大车祸。后来就觉得是他们一帮人去哪里玩,故意关了手机了。谁也不可能想到光天化日下,一车人会被人抓走啊。像这种案子,不光我们这儿,就是全国也找不出第二起,没有这种经验,哪能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呢。”
        高栋抿嘴道:“我知道马局你刑侦接触的不多,你没想到还情有可原,李卫平呢,他有多次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他总该安排些人好好查一查吧?”
        马党培道:“卫平那时刚好去上海动手术,要割掉他耳朵下面的肉瘤,不在单位。电话跟他说过,他说没事的,我也没放心里去。”
        “哦?当时他不在单位?”高栋眼珠转了下,道,“他什么时候请假去做手术的?”
        马党培想了下,道:“应该是1月7号走的,他说整形手术要预约,多请几天假。”
        “那他哪天回来的?”
        “1月11号呗,绑架电话打来后,我一边跟上级通报,一边打电话叫他手术别做了,先回来再说。”
        高栋得到了想知道的消息,随即跟马党培敷衍下,说设身处地细想一下,县局的这次处理也情有可原,毕竟谁也没经历过这案子,等他回省厅开会讨论时,会把具体情况详细说说。马党培自然连声道谢。
        高栋出了马党培办公室,火速返回自己办公室,打电话喊来张一昂,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的,凑到张一昂面前,低声道:“我要你马上查一件事,查李卫平从1月7号到1月11号这几天的手机,看看他人在哪里。这件事必须你亲自去办,不要交给任何人。对了,你查的时候不要让任何人看到,明白吗?”
        张一昂严肃地点点头,马上去做。
        半个小时后,张一昂重新返回,同时关了办公室的门,皱着眉艰难地道:“老大,查过了,手机的通话地结果显示,卫平……卫平1月7号去过绍市,当天返回白象县。1月8号都在县里。1月9号又去了绍市,晚上又出现在县里。1月10号和11号,都在县里,没有出去过。”
        听完,高栋心中支撑希望的最后一根柱子轰然倒地。
        李卫平压根没有去过上海,他只在白象县到绍市之间来回,答案非常清晰了!
        竟然是他,知道答案后回过头去看整起案子,很多疑点瞬间得到了解释。
        李卫平也是一米七多的个子,体重应该比林小峰重些,但在法医鉴定的误差范围内。
        他是刑警,准确说,是名素质极高的刑警,他办案有水平,精通各种侦查手段,当然,他也精通反侦查了,而且作为一名刑警,他过去接受过专项身体训练,会擒拿,有把人直接扭断脖子杀死的能力。高栋还记得以前市里办过公安警队的格斗比赛,他还拿过奖。
        除此外,整起案子的调查过程中,他也是疑点重重。
        当老公路案发后,车辆被焚毁,车内发现五具尸体,搜查队附近找了方圆几公里,没发现其他的线索,高栋准备放弃继续搜查时,李卫平却说应该再找找,或许还能找到线索。结果他安排搜查队从里搜起,果然发现了朱梦羽的尸体。
        朱梦羽包被人动过,其他东西都在,唯独手机不见了。可是大家附近前后找了个遍,没找到手机。
        就在大家又准备放弃搜索时,李卫平和搜查队员在旁撒尿,“意外”地发现了朱梦羽的手机。
        手机已经被摔坏,无法查证手机里的视频文件是什么时候传进手机里的,只在备用的存储卡上,发现了那段视频。
        正是由于那段视频,让整个专案组从猜测林小峰涉案,一下子变成了认定林小峰是凶手。
        为什么不把朱梦羽也杀死在车内,而是带到这么远的地方。朱梦羽没有被性侵,凶手干嘛单独杀她,还用石头砸她的尸体?
        李卫平就是为了制造林小峰对朱梦羽有格外仇恨的假象,尤其故意翻动她的包,其他东西都不动,只拿走她手机。这是要让警方觉得朱梦羽的手机里一定藏有重要信息。
        结果果然从找到的手机里发现林小峰前一次犯罪的证据。
        如果把朱梦羽也杀死在车内,那么朱梦羽手机也跟着车辆被烧毁了,这个最能让大家认定林小峰犯罪的视频证据也不存在。
        可见李卫平这一系列的操作都经过了深刻分析,在警方最需要证据的时候,每当办案陷入困境,李卫平总会找到恰当合适的“证据”,来让专案组更确信是林小峰犯罪。
        林小峰抽屉里的药瓶,毫无疑问,也是李卫平放的。在张一昂他们调查之前,县局的人已经去过几次工商所了,那个时候李卫平就偷偷把药瓶放了进去。并且格外嘱咐,任何人都不要动七个人的东西,把几个人的办公室都锁了起来,等省厅的人过来调查。
        而林小峰的自杀现场,刻意把两部手机和照片留在旁边,还用石头盖着,明显就是为了完好保存“证据”。
        所有案子当初的疑点,只要把凶手放在了李卫平身上,这些疑点都会迎刃而解了,甚至当初看起来是林小峰犯罪疏忽的地方,只要凶手换成了李卫平,那么这些地方都不是疏忽,而是李卫平每一步精心策划的结果。整场犯罪的所有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
        不过整个案子还有更多不清楚的地方。
        譬如林小峰为什么要杀汪海全,也是李卫平指示的吗?
        李卫平跟林小峰有什么关系?
        李卫平为什么要犯下这起大案?
        以及更多的犯罪细节。
        不过这些等把李卫平抓来,一切都会真相大白了。
        原来真是他!……
        高栋疲倦地躺在椅子里,眼神绝望,空望着天花板。
        过了很久,抬头看了眼张一昂,缓缓道:“你先回去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养足精神。”


      67楼2013-04-28 16:00
      收起回复
        第五十五章
          高栋很快召集了所有人开会,这次不光是专案组的成员,也包括了整个县公安局的所有警察。
          会议一开始,高栋就向大家通报了李卫平已经认罪,具体口供还在录。所有人都唏嘘不已,谁也想不到这场大案的最后真凶,居然是他。
          高栋要求所有人保密今天的抓捕过程,他解释了之所以直接在单位公开抓捕,是因为考虑到李卫平手里有枪,并且他身手比大部分普通刑警更好,担心偷偷抓捕引起他警觉后出现意外。
          事实证明高栋是对的,李卫平身上搜出了装弹的手枪,如果不是第一时间控制住,他有可能直接自杀,也有可能最后闹出更大的事。
          此外,这次的案情如何向家属通报,如何向社会公布,还有待更高层的领导意见,在意见公布前,任何人不要对外透露,否则一经查实,必当重办。
          开完会后,马党培单独找到高栋,直到此刻,他的脸上还写满震惊,他做梦也想不到身边一起工作好几年的李卫平,居然是这次大案的真凶。
          不过作为官场上的一员,他深刻地明白,这次的案子无论如何,他都逃不了大问责了。
          案子发生在白象县,他这个公安一把手兼副县长本就难辞其咎;凶手是李卫平,他这个和李卫平朝夕相处的直接领导更是难辞其咎。
          在上级领导眼里,李卫平是凶手,可你马党培跟他一起工作了好几年,又是他的顶头上司,几乎天天见面,你会没发觉任何异常?你是个草包吗?
          马党培惶恐不安,思来想去,只能去求高栋帮忙说情。
          他知道高栋破了这案,还挖出了系统内部的大毒瘤,这份功劳加上高栋的人脉,以及高栋的年轻资本,他拿下下一届的副厅长十拿九稳了,他绝对会成为省厅的主要领导,并且他是这次案子的负责人,如果他能在上级的讨论会上替自己说话,无疑是最有效果的。
          马党培找到高栋,马上向高栋透露了一条信息,说1月11号下午,老公路被几个大学生发现后,李卫平曾向他建议,案子先不上报,等专案组来了再报,这样专案组会一同背责任,但这个建议被他果断拒绝了,他马党培不是那种人!
          后来县局包括县政府、其他单位、市里的领导都找高栋,希望案子快点了结,也是李卫平向各家单位建议的。他目的当然是最后以林小峰为凶手结案,自己则继续逍遥法外,幸亏高局办案经验丰富,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突破口,才让李卫平现出原形。
          好话说了一堆,高栋明白他的意思,此刻他还需要跟上级详细汇报,无心听他啰嗦,就答应会给他做解释,最后问责会怎么样,他个人无法保证,建议马党培再通过其他关系做做工作。
          一直忙到晚上,高栋片刻都不曾歇过,匆匆吃过晚饭,张一昂就找到高栋,道:“老大,笔录基本上做好了,你看下。对于李卫平的杀人动机,他说来说去就是他看不惯当前社会上许多部门的所作所为,其中以工商所最甚,又因工商所的人直接得罪过他,他要给予他们最致命的惩罚。他坚持说他骨子里社会正义感太强。”
          高栋皱眉,表示很难理解李卫平的想法:“他就这么有社会正义感?”
          张一昂道:“他以前抓犯人时很拼命,你也看到的。”
          高栋叹气摇摇头:“他抓犯人拼命我知道,他一直很有上进心,很想立功。可是现在他日子已经很不错了,整个县的刑侦工作都归他管,他怎么会去做这种事!”
          张一昂略微无奈道:“或许吧,如他自己所说,犯罪欲望太强烈,控制不住,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或许,真是正义感太强?”
          高栋头脑有些发胀,挥挥手,道:“先这样吧,我先看看他的口供。”


        IP属地:四川85楼2013-04-29 21:00
        收起回复
          第五十八章
            对于控制一车人,我觉得并不困难,用强制手段当然是不行的,但可以用药。
            这几年我们县局破的几起迷药案,收缴上来的许多迷药都放在保管室。
            我有保管室的钥匙,我是县局管刑侦的领导,我进去拿点东西,不需要登记。况且我想得很细致,我带了个空瓶子进去,倒了部分药出来,这样即便以后清点,也不会发现少了一瓶药。
            在想好控制一车人的办法后,重点就是躲避监控了。
            关于躲避监控,我首先想到的是对汽车的车身进行伪装。
            我用的办法是贴汽车外膜。
            给汽车贴过外膜的人不多,我也是一次朋友聊起,说他给汽车贴了外膜。
            所谓的汽车外膜和车玻璃上的贴膜一个道理,无非是一个贴在车身外,一个贴在车玻璃内,大部分的汽车装潢店都有这项业务。
            我看了朋友的汽车,车身不细看不会发现贴了层东西。就像许多家用电器,新买来时外面贴了一层透明塑料膜。
            我朋友贴的是透明膜,主要用来保护车身,防止轻微的刮擦。他说还有其他各种颜色的外膜,可以根据需要订制。
            我觉得贴外膜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要把工商所的银灰别克,先做一遍油漆,做成蓝色,再贴上银灰色的外膜。如此一来,这辆车开进监控时,是银灰色的,在监控看不到的地方,我把车膜撕了,就成了蓝色别克,到时开着蓝色别克离开监控,就能骗过去。
            可是光改变车身颜色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无法骗得了监控。
            第一个监控看到银灰别克进去,第二个监控再没看到银灰别克出来,却多了一辆蓝别克,毫无疑问,专案组一定会想到车身变了颜色,依旧会调查这辆出去的蓝色别克。
            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致命问题解决呢?
            我想出的方案是“瞒天过海”。
            再找一辆蓝色别克。
            当工商所的别克进入监控后,再让第二辆蓝别克进入监控,在两个监控的中间段,把第二辆蓝色别克的车牌换给工商所的别克,同时撕掉外膜,于是工商所的这辆车,就完完全全变成了第二辆蓝色别克,再光明正大地开出监控。而第二辆蓝色别克,则停在服务区内,等待案发后再离开。
            可光这样还是不行。
            服务区内几乎不会有小车停留过夜,如果第二辆蓝色别克停留过夜,肯定会被调查注意,我的计划依旧要破产。
            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蓝色别克留在修车店里。
            大部分情况下,刑警甚至不会调查到这辆车。即便调查到了,也会认为是一辆无关的车。我很清楚,对于服务区的调查,得到的信息将非常多,非常复杂。国内的所有犯罪记录里,从未发生过短时间快速改变车身颜色,逃避打击的案例,所以我认为专案组不会凭空想到这个办法。在明白整个犯罪过程前,没人会想到修车店那不起眼的一辆蓝色别克,是最关键的破案线索。
            如此一来,你们会发现工商所的银灰别克进入监控后,就再也没有出来。随后必然会怀疑车身做了伪装,继而核查进出的每辆车,却发现,所有出去的比进来的少了一辆,就是找不到工商所的银灰别克。那么想当然地会认为这辆车一定是上了某辆大货车运走了,调查大货车的话,工作量超出了专案组的能力范围,而且结果也一定是一无所获。
            我自认为这是个非常安全的犯罪设计。
            我通过实际的线路考察,最后选定了绍市服务区这个最佳的犯罪地点。
            这里面积大,车流量大,工作人员势必不会注意到每一辆车,尤其是,修车店的那一辆。——我到现在依旧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巧,老大会注意到这辆停在修理店的蓝色别克。我想换成一般刑警,就算调查过修理店,就算知道店里停了一辆蓝色别克在维修,可是这车是蓝色的,还是案发后才离开的,应该想当然认为和案子无关,不会把它和别克车消失联系起来。
            对于借一辆蓝色别克,很容易,县局就有一辆现成的。
            可是我有个担心,案发后专案组的调查里,一定会核对每辆进出服务区的别克商务车的信息。如果核对牌照时,发现是白象县公安局的车,我怕会引起怀疑,所以我必须再弄一张车牌,当然不能是假车牌,必须是对应蓝色别克的真车牌。
            我想到了我朋友,因为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在绍市一个区的人民法院当副院长,好几次去绍市是他接待我的,开的是辆蓝色别克。如果借用他单位的车,换上他单位的车牌,这样查监控核对车辆信息时,一辆绍市牌照的车进绍市服务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所以我向他借了车,把他的车牌换到县局的这辆上面,进行犯罪。
            在进行整场犯罪前,还有个影响成败的大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让林小峰配合。


          118楼2013-05-01 14:26
          收起回复
            第六十一章
              第二天是1月11号,早上我戴上手套——避免留下指纹,拿出王红民和林小峰的手机,用王红民的手机打通报警电话后,打开林小峰的手机,播了那段录音。随后我去了绍市服务区,把汽修店放着的县局别克开回来,下高速时用的是丰田车的通行证。
              为什么事后调查高速通行证时,工商所的别克通行证没下高速,而且全省高速并没发生过谎称通行证丢失的情况?
              因为工商所的别克车下高速,用的是县局别克车的通行证。县局别克车下高速,用的是丰田车的通行证。而这辆无论谁都不会想到和案子有关的丰田车,此时此刻还停在高速上,我把它停在了奉化服务区。
              我原本准备等过完年,彻底风平浪静后,再回去把它开出来,到时谎称丢了通行证下高速。反正车主是个企业老板,有好几部车,我借了他的车后,他不会催要的。
              1月11日,我拨打了绑架电话,里面威胁的杀人时间故意定在了1月12号晚上,因为我知道这个电话过后,当天上面就会派专案组到县里,安排人质的解救工作。如果第二天过去后,人质还没发现下落,第三天或更晚,发现人质都死了,那么救援失败的责任就要专案组背了。此后警方就会开始侦办这次命案,迫于救援失败的问责压力,专案组必然希望尽快破案。利用专案组的破案心理,在恰当的时候,把林小峰犯罪的线索一个个展现出来,想必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可是运气不是太好,出了点意外,1月11号我刚打了绑架电话,谁知道当天尸体就被发现了,而且是在专案组赶到县里之前。如此一来,专案组没有责任了,急于破案的压力就不存在了。
              当搜查工作开始两天后,搜查队还没找到朱梦羽的尸体,老大觉得现场搜不到其他东西了,准备放弃,这时我着急了,建议继续搜查,并且刻意重新安排搜查的方向,很快就让搜查队找到了朱梦羽的尸体。
              看到她的包里被翻动过,唯独少了手机,此时大家肯定会觉得手机里有线索。
              第二天,我故意和搜查队员一起在旁小便,于是很“意外”地找到了那只手机。
              朱梦羽手机里的视频是我用电脑传进去的,为避免被技术人员发现文件的建立日期,我把手机弄坏,把视频备份到存储卡内,等着专案组看到。
              在没有这段视频前,尽管现场留下的脚印与林小峰基本符合,扭断脖子的杀人手法也符合林小峰当过兵的经历,可是大多数人仅是有点怀疑,并不是确信是他干的。
              当视频一露面,当大家发现去年的毒杀案是林小峰干的,于是,惯性思维,自然而然就会认定这次案子的凶手也是他。
              为了充分完成证据链,我在工商所检查时,故意在林小峰的抽屉里留下了那个只有他指纹的药瓶,等着过几天专案组的人亲自发现。
              与此同时,我抽出时间,晚上再次来到水库旁,将林小峰钱包里的合家照、他的手机以及王红民的手机,放在地上。这几项东西都只带了林小峰自己的指纹,我一怕天气下雨会冲坏指纹,二怕有人经过看到手机会拿走,所以故意盖上石头,不让人发现,只等着专案组过来。
              另一处林小峰侧面帮到我的地方就是他的个性了,他性格内向,这点很容易让人把他跟极端犯罪者联系到一起。
              自从去年国庆期间我找过林小峰后,我一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包括他的网上的个性签名。我反复告诫过他,决不能把我们的事告诉任何人,包括他老婆。
              他把柄在我手上,却又不能向旁人吐露心声,想必他日夜活在恐惧和不安中。于是他在网上的微博和签名里,暗暗表达了这样一种情绪。我觉得这简直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当专案组调查他时,发现他前几个月的异常,更会认定他早就在策划这起谋杀案了。
              自此以后,林小峰犯罪的证据链已经充分,唯独犯罪动机和犯罪过程不清晰,导致难以快速结案,而且我看出老大对结案还在犹豫。
              我需要尽快结案,需要尽快以林小峰是凶手,杀人后畏罪自杀结案。所以找到了马党培,告诉他必须赶在年前结案,这样过年期间可以活动一下,过年后事情也淡化了,到时问责程度一定低,甚至可以避免不被问责。
              马党培经我的点拨,深表认同,快速开始活动,发动各种关系,希望专案组快点结案。
              关于犯罪动机,大家普遍觉得不重要,凶手已死,真正的犯罪动机再也无法知道了。而犯罪过程模糊,我当然不能真的让专案组弄清楚,于是和马队商量各种可能,诱使他也认为别克车上了某辆大货车开走了。
              不过这一切,在老大坚持没结案后,发现了别克车消失的秘密而彻底宣告失败了。


            132楼2013-05-01 14:44
            回复
                第六十七章
                吃过晚饭,张一昂带着整理好的几十份调查笔录和其他信息找到高栋,道:“老大,这里是今天的调查结果。”
                高栋拿进手里按了按,足足一叠,这些可不是宣传材料里的套话空话,这些东西他都要详细看过,晚上注定是要加班了,皱了皱眉,道:“对了,骆慧慧那边,有侧面调查过她案发前后的情况吗?”
                “查了,案发这几天她都在医院上班,通话记录也查了,案发前后不但没和李卫平的手机联系过,甚至陌生号码都没有联系。我们专门找人侧面了解过,没看出她案发前后有任何异样。包括近几个月来,只有李卫平零星打过她的电话,她从没主动给李卫平打过电话,同样她手机里也没有其他陌生号码多次出现的情况。她的上网聊天情况也查了,李卫平发过她消息,她从没回过。”
                “李卫平这几个月和骆慧慧有见过面吗?”
                “不清楚,调查的人都说没见过她和李卫平在一起,但我想如果两人真有私情,这种关系也一定偷偷摸摸,不让其他人发现的。我问了李卫平,他矢口否认。在现在情况没调查清楚前,是否需要直接找骆慧慧做专门的笔录,还要看老大你的意思。”
                高栋转过身,想了想,分析道:“我需要想想,毕竟骆慧慧是受害人家属,如果没有证据去调查她,发现最后搞错了,嗯……挺尴尬的,而且她是王家的人,需要谨慎些。你也忙了一天,这些材料我先详细看一遍,你回去休息吧。”
                打发走张一昂后,高栋坐进椅子里,点起一支烟,一页页地翻看着这些材料,把每个细节都在脑子里印下痕迹。
                看完所有材料,他闭上眼睛,竭力思索着李卫平和骆慧慧的真正关系是什么。
                大学期间,李卫平曾疯狂追求过骆慧慧,但被拒绝,此后两人多年来未曾发生过联系。
                前年李卫平在白象县再次遇到了骆慧慧,此时李卫平未婚,也没有女朋友,而面前曾经自己深爱过的人,已经嫁作他人妇,并且有个令人羡慕的丈夫。尽管单纯的体制行政级别上,李卫平比王红民高,但无论长相、财富、家世背景,王红民都比李卫平高出了狠狠一大截。
                李卫平应该心里会充满嫉妒吧?
                如果王红民打了李卫平一巴掌确有其事,那么李卫平杀王红民的动机太好理解了。
                可是李卫平不光是杀王红民,更把工商所其他人也一并杀了,他是出于自身的正义感?
                从与他共事几年的人的口中,确实说李卫平有很强的正义感,他杀王红民的动机很充分,因此也一并杀了其他人,这点似乎也说得通啊。
                这几年来,李卫平和骆慧慧在网上偶有联系,彼此也偶尔通过几个电话。不过案发前几个月的联系频率并未增加。也没人见过李卫平和骆慧慧在一起。
                案发几天,骆慧慧在上班,期间未表现出异常,手机和网上联系情况也和往常一样。
                她真的和案子无关吗?
                高栋叹了口气,以他对李卫平这个人的了解,他出生农村,家里条件不太好,他本人是个很上进的人,这样一个人已经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应该会选择继续积累政绩,更进一步才对,冒险去犯重罪,仅为他心中的那个所谓正义感?不合适。
                还是要再找李卫平问问。
                高栋把资料合起放好,离开县局回到宾馆睡觉。
                接近十二点,高栋被手机铃声惊醒,接起是张一昂:“老大,我手下刚打电话,李卫平割脉自杀,现在送到县人民医院正在紧急抢救。”
                高栋顿时从床上跳起来,大叫道:“死了没!”
                “还……还在抢救,不……不知道。”
                “你们都他妈的猪猡啊!”高栋大怒挂断电话,穿上衣服急忙跑出去。
                车子疾驰到医院,抢救室外面已经围了一大堆警察,有张一昂的人也有县局民警和随后闻讯赶来的。
                高栋皱眉瞪着张一昂,低声道:“怎么样了?”
                张一昂灰着脸道:“还好发现得快,医生刚说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查了他过去体检记录是O型血,现在还在输血。如果……如果再晚半个小时,恐怕……就出大事了。”
                高栋冷哼一声,这么重要大案的凶手,如果在公安局里割脉自杀了,这事责任谁背得起?没人背得起。所有人都会被记大过,高栋别说破案立功,恐怕要直接以重大责任事故降级问责了。
                他愤恨地扫视一眼,马上认出张一昂手下的两个今晚值班警察,此刻两人都低着头,甚至瑟瑟发抖,高栋冲上去一手一个抓着领口直接拖到角落,沉声问:“怎么回事!我问你们两头猪怎么回事!李卫平割脉自杀?他刀哪来的?你们给的?”
                “不……不知道,不知道怎么有块刀片,我和小方听到轻微呻吟,感觉……感觉不对,进去看,他……他被子盖着,被子上有血,我们……我们翻开被子,看到……看到他手上有块刀片,都是……都是血……”两个人压根不敢看高栋一眼,刚才张一昂已经对他们俩破口大骂了,如果晚发现十几二十分钟,李卫平死在里面,他们两个马上可以不用干滚蛋了。这本就不是一般的案子,一般的案子嫌疑人在局里死了,涉事民警都难逃干系,重则渎职罪判刑,更不用提这么重大的案子,公安部点名限期破案的案子。高栋早就叮嘱过他们,看好李卫平,说他可能有自杀倾向,千万不能让他出事。结果还出了割脉自杀的大事,两人此刻感觉像在做梦,浑浑噩噩的,仿佛这一切都是假的。
                这时,高栋看到县局很多人赶到楼上来,马党培也是眼神惊慌,他抿抿嘴,又瞪两人一眼,冷声抛下一句话:“你们等着,这事没完,回头我肯定找你们算账!”
                扔下他们,高栋向其他人走去,马党培几乎带哭腔地问:“人……人没事吧?”
                高栋皱眉道:“医生说暂时没生命危险。”
                这时,又有新的刑警赶到,也是张一昂的手下,见了高栋,马上道:“老大,李卫平应该是从县局的卫生间拿的剃须刀片,他下午上过厕所。我们刚去卫生间看过,纸篓里有个拆掉刀片的剃须刀。”
                县局一名刑警道:“是的,县局有时候值班人员早上起来就在卫生间梳洗,那里确实放着一些梳洗用品。”
                高栋瞪着张一昂道:“你下面的人第一天当警察?看犯人怎么看的?我有叫你们二十四小时盯着吗?他这样的人上厕所你们不跟的?”
                张一昂尴尬地急忙拉出下午值班的人员,斥责道:“下午李卫平上厕所你们没跟着?”
                那人不敢抬头看任何一人,慌张道:“跟……跟着的,一直看着的,就是……就是他偷偷拿了把剃须刀,没……没看到。”
                马党培知道李卫平已经没有生命危险,这时也急忙替高栋打起圆场:“高局,我想这几个人……嗯……他们也年轻,干警察没几年,经验不足。话说回来我们县局也有责任,我们值班人员不该把剃须刀等危险用品留在卫生间。毕竟县局不是监狱,管理那么严格,以往抓来的人,从来没想过他们会自杀,所以……所以这里有点疏忽。我看……人暂时没事,先吸取教训,这事就以后再说吧。”
                高栋听得出,马党培也是替他在说话,尽管人没死,但李卫平居然在里面割脉自杀,差点酿成大祸,上级如果知道当时李卫平是高栋手下看管的,高栋也没面子,马党培这么说,自然是想替高栋把这件事藏起来,不用报告上级,至于高栋手下,随他以后怎么处置,外人也不用过问。
                高栋点点头,道:“好,暂时也只能先这样。”随后再三叮嘱张一昂的人,现在开始,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盯着李卫平,不管他睡觉还是大小便,面前必须有人看着,再出任何问题,负责看守的整个小组都可以滚蛋了。


              152楼2013-05-02 13:09
              收起回复
                谋官4已经连载完毕
                此楼今天起开放灌水。。各位灌水随意,不再删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楼2013-05-02 15:52
                收起回复
                  刚在天涯看完,对楼主崇拜中,我和老婆都喜欢看你写的小说。我在享受推理的过程中更感受到了社会的无耐,看完后心情很沉重。谢谢!


                  165楼2013-05-02 16:05
                  收起回复
                    孩子到底是谁的!!!


                    167楼2013-05-02 16:15
                    收起回复
                      真正的凶手应该全文都没出现。应该是那个孩子的父亲!


                      168楼2013-05-02 16:25
                      收起回复
                        悲催啊,王确实是喜当爹,李最后也喜当爹了


                        来自手机贴吧170楼2013-05-02 16:39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171楼2013-05-02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