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遗寨吴砦
摘自《文化天水》
在陕甘交界的渭河峡谷深处,有一座古老的城池遗址,这就是座落在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的吴砦城。这座古城址距今860余年,乃南宋抗金名将吴璘所筑,故名吴砦。
吴砦故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东接陕西,西连陇右,北出泾源,南下广汉,它与宝鸡的大散关、徽县的仙人关一样,是入蜀的门户,历代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故城东、北、西三面削壁为墙,南面用土筑成,有两个城门,现存的门楼为东城门(图1)。据有关资料记载,城东面长一百四十丈,高二丈四尺,东门上有楼;南面长一百四十丈,高二丈二尺;北面长五十丈,高二丈。故城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南城门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残存的城墙现有约五十米。(图2)
说到吴砦,必然要说及抗金英雄吴玠、吴璘兄弟。吴玠、吴璘是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天水张俊以吴玠为秦凤付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军败,金人深入陕西腹地,吴玠、吴璘是集残兵数千人退保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原。金将没立、乌鲁折合、兀术集兵十万余先后至和尚原,吴玠、吴璘兄弟以矢战法迎敌,屡挫金兵。吴玠还命吴璘在神坌沟设伏,兀术身中二箭败去。
绍兴四年(1134年),兀术、撒离喝刘夔率十万骑入侵,且带家眷,欲誓破仙人关而进四川。
此前,玠命璘弃和尚原,在仙人关右筑垒移原兵驻之。秦州时为金地,金兵直入无阻,吴玠以万人当其冲。璘率轻兵,由七方关倍道而至,与金兵转战七昼夜,始与玠合。金人用云梯、火箭攻垒,吴璘以驻队矢迎战,矢如雨下,死者层积。金攻关西北楼,璘部将姚仲登楼酣战,楼倾,以布帛为绳挽之复正,玠急命统领田晟以大斧长刀左右击金兵乃退。明日大出兵,命统领王喜、王武率锐卒分紫、白旗冲入金阵。金人始霄遁。捷闻,朝廷授吴玠川陕宣抚副使,吴璘州防御使兼知秦州。绍兴九年,迁吴玠四川宣抚使,同年卒于仙人关,追封涪王。
绍兴十年,金人毁盟,诏璘节制陕西诸路军马。撒离喝率十万众渡河入长安趋凤翔,陕右诸军隔在敌后。时璘随胡世将在河池(今徽县),命田晟以三千人迎敌,遗姚仲拒敌于石壁砦(今吴砦秦岭沟石壁砦)。敌撒离喝、胡盏据险自固,连营四十里。璘率兵自河池经利桥,夜袭敌胡盏营,以叠阵法更休迭战,金兵大败,降者万人。
吴砦故城,应是此役后吴璘在渭河南岸御敌而筑。吴璘筑城后,常在东西河滩操练兵马,故吴砦人一直把这两个河滩叫东校场和西校场,沿称至今。乾道三年(1l
68年),以璘利州路安抚使、四川宣抚使,五月卒于兴元,追封信王。吴璘逝于汉中,守吴砦及石壁砦的将士们为祭祀之便,在秦岭南坡松树沟口建立衣冠冢,立碑曰吴璘将军之墓。
吴砦故城历宋、元、明、清、中华民国至新中国六朝,历尽沧桑。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陕甘总督黄庭桂,甘肃巡抚吴达善议请清廷在利桥三岔设立三岔厅,移秦州同城州判入驻。二十五年,三岔厅因被水灾,移署吴砦。二十七年州判高清晏在吴砦建成三岔厅署(图3)。吴砦设厅后,遂建城隍庙,即汉忠烈侯纪将军祠与秦州城隍同。当时吴砦相当繁华,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商贾不绝于道,吴砦城外下店子与隔河相望的新店子是客商歇脚的店舍。
民国二年,张世英入甘在秦州试行自治,将秦州、三岔厅并为天水县,三岔为第六区。十七年,回民杨二、马顺率众自张家川攻破吴砦城,焚毁三岔厅署。
吴砦故城有深厚丰富的文化沉积。吴砦民间至今流传着一句话:先有赵家坟,再有吴砦城,这话虽已无法考证了。但从出土的石球、石刀、石斧、骨针、带孔贝壳以及大量的彩陶器残片和夹砂陶、秦砖、汉瓦残片可以证明,这里很早就有先民繁衍生息。